编者按: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党的二十大报告专门提出,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加快建设农业强国。2022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2022—2035年)》,对推动实施扩大内需战略进行了长远谋划。
南都·湾财社携手国台酒业,以“促消费·共振兴”为主题,启动“乡村振兴广东实践深调研”活动,将走访广东15个特色村镇,深调研乡村旅游、预制菜产业园、生态农业、乡村民宿等,发掘一批广东“三农”发展的鲜活故事、美丽乡村建设的经验成效,展示各地乡村发展的新模式和新前景。
3月16-17日,南都·湾财社携手国台酒业发起的“乡村振兴 广东实践”深调研走进惠州,调研香港青年蚯蚓创业公司、粤港澳大湾区绿色农产品供应基地、惠州岩茶基地、世鼎文旅、惠州云顶温泉等,涉及农产品种植、文旅行业等内容。
乡村振兴广东实践深调研·惠州
3月中旬,在广东省惠州市博罗县泰美镇的粤港澳大湾区(广东·惠州)绿色生产供应基地,一片繁忙:集配中心前大货车正停靠在冷库前装载供出口的水果;质检完成的校园放心餐打包完成,正在等待配送;加工车间内,工作人员正在消杀;粮库区平房仓里小麦满仓,二期项目正在建设……
建成运营首期15万吨粮库
“这里目前正在边建设,边运营。”广东供销绿色农产品生产供应基地运营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于宁向调研团介绍,粤港澳大湾区(广东·惠州)绿色生产供应基地,是围绕《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及广东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打造的现代农业与食品产业集群。
基地由中国供销集团与广东省供销集团合作共建,占地1500 亩,总投资50 亿元,于2020年11月正式动工。
调研团来到该基地粮库,从楼梯登上10多米高的平房仓,一入仓就闻到麦香,这里储存了数千吨小麦。据介绍,基地建成运营首期15万吨粮库,已承储惠州市储备粮7.51万吨、储备肉608吨,被纳入粤港澳大湾区粮食供应应急保障中心。
借力农业和交通优势,发展预制菜产业
得益于惠州市博罗县农业资源优势,园区正大力发展预制菜产业。
梅菜扣肉、碌鸭、辣子鸡……在广东国惠膳餐饮有限公司橱窗里,展示着10多种预制菜样品。广东国惠膳餐饮有限公司2020年落户基地,从事预制菜研发和生产。该公司负责人表示,泰美镇供港蔬菜基地不在少数,荔枝、番石榴、葡萄、凤梨等水果更是有口皆碑。
“有了这些资源,预制菜原材料可以就地取材,减少运输成本。”上述负责人表示。
目前,基地牵头创建了博罗县预制菜产业园,已引入净菜加工、生鲜出口、中央厨房、预制菜生产等首批40余家行业头部企业进驻。
打造湾区联农带农惠农示范区
除了是食材食品加工、农产品保供及出口平台,这里也是联农带农的重要枢纽。
“以前公司采购蔬菜、肉类等原材料,是跟农户或农场对接,要一个个联系确认。现在,公司只需将需求告知基地。”园区内预制菜入驻企业负责人表示。调研团现场获悉,基地依托广东供销农产品公司与周边乡镇的大型菜场签订协议,设立了采购点,高品质瓜果蔬菜的供应有了保障。
据介绍,基地正以产业园、农产品综合服务站、“供销农场”为载体,探索供销特色联农带农模式。
其中“供销农场”实行“固定分红+收益分红”,促进农户增收。2022年初,基地还组织系统和园区企业采购博罗柑橘1.1万吨,帮助解决当地“困橘”。
建成农产品供应链服务创新基地
调研团现场了解到,预计到2025年,粤港澳大湾区绿色农产品生产供应基地将实现农产品年流通服务量500万吨以上、产值300亿元以上。接下来,惠州博罗海关即将进驻,提供通关监管和检验检疫一站式服务,建立多环节检测和全程溯源体系。
于宁透露,基地将力争2024年底前全面建成运营。接下来,将定期举办大宗农产品展销会、采销大会等活动,服务大湾区优质生活圈、乡村振兴和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乡村振兴广东实践深调研·点评
作为服务粤港澳大湾区、服务全面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的代表性重点项目,绿色农产品生产供应基地发挥了强大的民生保障作在交流沟通中,国台酒业销售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华南分公司总经理戚马带由衷地赞叹。
戚马带表示,基地项目对整个惠州农业的发展起到巨大的引领和带动作用,通过粤港澳大湾区(广东·惠州)绿色农产品生产供应基地这一平台,推动一二三产业联动,扶持地方建设,促进乡村振兴。
地区不同但模式相似。国台酒业助力乡村振兴方面也是一直在贡献自己的力量的。“粮为酒之肉”。高粱是酿造白酒最好的原料选择之一,因为它能增香而无杂劣味道的干扰。而红高粱种植连接了种粮人、酿酒人、卖酒人,连接了一二三产业,推动红高粱基地高质量建设,既是酿酒产业、企业的发展要求,更是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
截至2021年底,国台酒业高标准化红高粱种植基地已经扩展至遵义、安顺、黔西南等8个市县,直接带动含7800户贫困户在内的45000余种植户致富增收,户均增收7680元。“十四五”期间,国台酒业计划发展高标准化红高粱种植基地20万亩;到2025年,在河南省采购优质有机小麦量达到10万吨。
借助“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脱贫模式,国台酒业将越来越多的农民吸纳进来。国台酒业将企业的发展与农村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打造有机酿酒原粮基地,是响应中央号召、与地方政府共同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切实举措,践行着工业反哺农业、带动当地乡村经济发展的责任与担当。
策划:王莹
统筹:马建忠 陈养凯
采写:南都·湾财社记者 黄驰波 詹丹晴
摄影:谢桂城 谭辉宙
编辑:黄驰波,陈养凯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促消费•共振兴 乡村振兴广东实践深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