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视乙肝消除歧视,专家建议乙肝病毒感染者应定时筛查

南方都市报APP • 健闻
原创2023-04-08 17:55

 乙肝病毒感染者应每半年到一年到医院进行肝功能和乙肝病毒载量等相关检查,若符合抗病毒治疗指征,应及时启动治疗。在近日由吉利德科学主办的媒体观影活动上,中国工程院院士、流行病学专家庄辉表示,乙肝主要通过母婴、血液、性接触等传播,日常生活接触并不会传播,彻底消除乙肝歧视,乙肝患者和乙肝病毒感染者才能更积极地进行疾病筛查和抗病毒治疗。

微信图片_20230407221322.jpg


日常生活接触不会传染乙肝病毒

其实很多“乙肝战友”都把2003年称为“乙肝战友的自救元年”,那年中国的乙肝感染者发起了一场自救,大家都在论坛上反映情况,比如:找不到工作,上学时受到一些限制,小孩上不了幼儿园,或上大学时因为查出来乙肝感染了而上不了学,以及公务员的录用和体检中设置限制。乙肝患者组织益友互助公益负责人成卓表示:“这场自救中,一些媒体和医学专家都参与进来,做了不少的努力。最大的改变就是从法律法规上正式承认了乙肝携带者不存在对周围人群的威胁,可以正常地生活、学习、工作。”2010年人社部、教育部、卫生部三部委联合发布通知取消入学、就业体检中“乙肝五项”的检查,乙肝感染者在求学、求职上面的权利才得到了一定改善。

mmexport1680924423638.jpg

乙肝患者组织益友互助公益负责人成卓

“我国在乙型肝炎病毒预防、防治方面是取得了瞩目的成绩。”庄辉表示,二十年前,我国每10个人里面就有1个乙肝病毒携带者。1992年以后,实施新生儿乙型肝炎疫苗接种,现在新生儿一生下来在24小时之内接种乙型肝炎疫苗的已经达到95%,打完三针的达到了99%。乙型肝炎流行率由原来的10%降到了6.1%,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整整减少了4000万;5岁以下儿童的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率已经从近10%降到0.2%。

“然而,对于乙肝群体的社会歧视还是长期存在。”成卓进一步分享道,“2019年由益友互助社群发起、671位乙肝感染者参与的调研结果显示,58.7%的乙肝感染者希望获得减少就业歧视的相关支持,有近半数乙肝感染者表示无法做到自我认同,想要获得自我接纳的帮助或心理辅导。”

mmexport1680924085713.jpg

中国工程院院士、流行病学专家庄辉

谈及乙肝歧视,庄辉认为:“乙肝歧视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大众对乙肝的误解,对病毒传播途径的认知偏差。母婴、血液和性接触是乙肝病毒传播的三大主要途径。乙肝病毒并不经呼吸道和消化道传播,日常生活、工作等无血液暴露的接触,不会传染乙肝病毒。”

18岁以上至少要筛查一次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值得注意的是,现在有不少乙肝病毒感染者,由于担心被歧视以及对自我的不认同,长期不愿意到医院进行肝功能、乙肝病毒载量等相关筛查。庄辉认为除了歧视,低治疗率是横亘在乙肝感染者面前的又一挑战。慢性乙肝是发生肝硬化,甚至是演变为肝细胞癌的主要病因之一。世界卫生组织于2022年6月正式发布《2022-2030年全球卫生部门关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和性传播疾病行动计划》,提出 “2030年消除病毒性肝炎公共卫生危害和HBV感染者80%的治疗比例目标”。据估计,2016年我国一般人群慢性HBV感染者为8600万例,其中约2800万例是需要治疗的慢性乙肝患者,但治疗率却只有17%。

庄辉呼吁道:“面对乙肝,我们应该正视这个疾病,只有越来越多的人了解了它的传播途径,才能减少社会上对乙肝感染者的歧视;另一方面,乙肝感染者也应该勇敢面对疾病,不焦虑不漠视,积极进行规范的抗病毒治疗。”许多检测出乙型肝炎病毒阳性的人群已经进行了一线的抗病毒治疗,且抗病毒药的效果很好,可以把乙肝病毒载量降下来,甚至查不到病毒载量了。这时,一般接触者不会发生传染。

500x333_fd8ee7b99856b894d5acc6db34cf76ba


另外,庄辉提醒道:“我们要加强筛查,凡是18岁以上的人群至少要筛查一次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尤其是对高危人群进行筛查。”如果筛查出来为阳性可以早诊断、早治疗,避免肝脏发展成肝硬化、肝癌或者肝病相关的死亡风险,不要走到肝移植。”

对于乙型肝炎病毒,庄辉提醒,筛查、诊断、治疗、预防很重要,新生儿要接种乙肝疫苗,如果新生儿阶段没有接种,儿童期需要补种。

尽早开始抗病毒治疗可延长生存时间

日前发布的2022年《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倡导更积极的抗病毒治疗,以进一步减少相关的肝脏炎症、纤维化、肝硬化、肝癌及肝病相关死亡。本次指南更新强调,以下人群只要血清HBV DNA阳性,无论其谷丙转氨酶(ALT)高低都需要尽早抗病毒治疗,这些人群指的一是有肝硬化或肝癌家族史的乙肝病毒感染者,二是年龄大于30岁的乙肝病毒感染者,三是无创指标或肝组织学检查,提示肝脏存在明显炎症(G≥ 2)或纤维化的,四是有HBV相关肝外表现(如 HBV相关性肾小球肾炎等)的感染者。

庄辉解释:“扩大慢性乙型肝炎的抗病毒治疗非常必要,因为只有尽早开始抗病毒治疗,坚持规范治疗,才可以让更多慢性乙肝患者长期获益,延缓或减少乙肝相关肝功能衰竭、肝硬化失代偿、肝癌和其它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命质量,延长生存时间。”

77375b5dbedf6526d20e6bf0aa8c182.jpg

2022年发表在BMC Cancer的研究数据显示,有效的抗病毒治疗可抑制乙肝病毒复制,进行抗病毒规范治疗5年后,乙肝患者的肝癌发生风险可下降50%左右。庄辉院士表示:“现有一线抗病毒治疗药物具有安全、有效、耐受性好、耐药发生率低、可及性高等特点,是我们进一步扩大慢性乙肝抗病毒治疗适应证的基础和保障。”

IMG_20230408_112647.jpg

吉利德科学全球副总裁、中国区总经理金方千

吉利德科学全球副总裁、中国区总经理金方千表示:“我们已将病毒性肝炎、HIV防治,抗真菌感染和肿瘤领域的11个全球领先的药物引入中国,其中,8个药物进入国家医保目录,以可负担的价格,惠及有需要的患者。自去年开始,吉利德还在国内大力推动研发团队和能力的建设,以期实现更多三期临床在中国的同步开展,帮助加速创新疗法的审批,以更早惠及更多有需要的患者。”

采写:南都记者 曾文琼

实习生:蒋源

编辑:曾文琼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