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凶猛。从3月8日开始,深圳流感的风险等级为“中”,至今已持续一个月。深圳家长们也发现,孩子班上经常有同学因此请假。监测提示,深圳目前流感活动水平较高,处于流感流行期。中小学校和托幼机构等集体单位是流感聚集性疫情高发场所。深圳疾控提醒,市民要做好手卫生,近期少去人多通风不良的公共场所,校园要格外重视预防流感工作。
100个门诊病例中,有11个是流感症状表现的病人
深圳市疾病风险综合预报结果显示,未来一周(4月5日-11日),深圳市流感的风险等级为“中”。最近一周(3月27日-4月2日)全市流感监测哨点单位的流感样病例就诊指数(ILI%)为11.3%,即平均100个门诊病例中,有11个是发热超过38℃、伴咳嗽或咽痛等流感症状表现的病人,全市哨点单位流感样病例就诊指数和流感病毒检测阳性率均有明显上升,且病原学监测结果显示,以甲型流感病毒为主(占阳性标本的100%)。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流感病毒可分为甲、乙、丙、丁四型。在人群中呈季节性流行的是甲型(甲型H1N1亚型和甲型H3N2亚型)和乙型(Yamagata系和Victoria系)。相较于乙型,甲型更容易在人群中快速传播,历史上多次大规模暴发的流感都和这个类型病毒有关。
去年6月初,深圳甲流流行,今年则提前到3月初。深圳市儿童医院感染科雷旻医生介绍,甲流已经在深圳流行一段时间,相对之前有所回落,但还是处于流行期,流感病人比平时要多。
怎么知道自己有无“中招”?
流感通常发病“急”,如果在流行季节出现下面这些症状则要注意:
发烧(可达39-40℃)
咽痛、咳嗽、鼻塞、流涕
头痛、肌痛、乏力
值得一提的是,流感很容易和感冒混淆,要做检测才能确诊。具体包括——核酸检测、病毒分离培养、抗原检测和血清学检测。
哪些人中招后,后果很严重?
一般来说,每个人都容易感染流感,但这些人中招,会更容易变成重症:
5岁以下(尤其是小于2岁)的娃;
65岁及以上老人;
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高血压除外)、肾病、肝病、血液系统疾病、神经系统及神经肌肉疾病、代谢及内分泌系统疾病(如糖尿病)、恶性肿瘤、免疫功能抑制等情况的人;
肥胖者(BMI >30kg/㎡);
孕妈,产后或流产后还不到2周的女性;
孩子和老人中招,有啥要注意?
孩子
在确诊前,不要擅自喂孩子消炎药或者抗生素。最保险的做法,就是尽快带娃看医生。
老人
大于65岁的,是重症风险人群,所以一旦出现症状,要及时就医;
尽早予以抗病毒药物治疗。
家里有人中招,怎么办?
患者
① 尽量住一个单间,房间通风;
② 注意个人卫生,咳嗽打喷嚏要注意遮掩口鼻;
家里其他人
① 一旦出现严重流感症状倾向,及时去医院;
②陪患者去医院时,要戴好口罩;
③尽可能固定一位没中招的家人照顾患者,并注意做好防护。
怎么避免中招?
① 常洗手、咳嗽遮口鼻;
②不要“扎人堆”,避免和有呼吸道症状的人接触,实在“避不过”,就做好防护;
③ 常通风,定期消毒门把手、扶手等容易“窝藏”病毒的角落;
④ 打流感疫苗。
这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最好在流感季来临前打。没打疫苗的孕妇、老年人、慢病患者、低龄儿童等高风险人群,尽快接种可以很好预防。
雷旻医生介绍,流感疫苗需要每年接种,接种后并不是绝对不得流感,只是得的机会会降低,临床症状会轻一些。因为流感变异程度比较大,每年可能出现变化,所以疫苗不一定百分百覆盖。但需要更多人接种,才能竖起免疫屏障。
采写:南都记者 李榕
编辑:李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