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4日,家庭餐饮解决方案品牌“锅圈”向港交所递交上市招股书,正式开启上市进程。根据财务数据,锅圈近三年收入近141亿,并于去年实现盈利。招股书称,锅圈食品(上海)股份有限公司希望通过上市募集资金,用于通过提高上游产能及效率增强供应链能力,投资建设食材产品预制中心及产品研发,拓展门店网络,以及用于品牌建设及市场营销活动,以及提升数字化能力等。
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底,锅圈在中国拥有9221家零售店,涵盖中国29个省、自治区及直辖市,非省会城市的地级市、县级市、乡镇等下沉市场门店就占了7成。不过,南都记者梳理发现,锅圈在近几年快速“跑马圈地”开店的节奏中,存在收入高度依赖加盟商、砸钱市场营销而轻研发、主力产品受季节性因素影响大等风险。
靠加盟商赚钱,关店率逐年上升
招股书显示,根据第三方机构弗若斯特沙利文统计,按在家吃饭餐食解决方案产品的零售额计,锅圈在中国所有零售商中排名第一。按零售销售额计,为中国最大的家庭火锅及烧烤品牌。
南都记者梳理招股书注意到,锅圈收入主要依赖向加盟商销售产品,来自加盟店的在家吃饭产品销售额占总量的9成以上,并声称“不收取或依赖加盟费”。截至2022年底,锅圈的9221家零售店中,包括9216家加盟店及5家自营店,加盟店占总门店总数比例高达99.9%,且约29%的加盟商经营超过一家门店。有业内人士指出,加盟商数量越趋向庞大,管理难度越会随之增加,更容易对企业的经营指标带来直接影响。
据统计,2020年~2022年,锅圈关闭的加盟门店数目分别为28、194及279家,关店率分别为年终时加盟门店数目的0.7%、2.8%及3.0%,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其中2022年,锅圈关闭了279家加盟店,同时也净增2352家加盟店。关店原因包括加盟店未能遵守特许经营协议,以及加盟商因个人原因主动停止经营。
招股书在风险环节表示,公司过去的收入增长很大程度上依赖门店网络的快速扩张,而广泛的门店网络主要包括由加盟商经营的加盟店。“尽管我们已建立强大的加盟商管理系统以培训我们的加盟商及其雇员,并监督及管理我们的加盟店,我们可能无法如我们本身的自营店般直接及有效地监察及管理加盟门店的运营。”
“我们的经营业绩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该等加盟店的业绩,有关业绩亦反映我们加盟商的营销能力及管理技能。表现欠佳的门店(如总数重大)将对我们的收入及盈利能力产生重大不利影响。”招股书说明称,“若我们的供应商加盟商不能维持有效的产品质量监控制度,可能会对我们的品牌声誉、业务及运营造成重大不利影响。”
三年累计亏损超2亿,广告和推广开支超3亿
在财务业绩方面,2020~2022年,锅圈总收益分别为29.647亿元、39.578亿元、71.735亿元,同比增幅分别为33.5%、81.2%。毛利分别为3.293亿元、3.553亿元、12.49亿元,同比增幅分别为7.9%、251.5%,主要由于在家吃饭产品及相关产品销售的明显增长,带动总收入增加。但有声音认为,随着疫情影响的逐渐褪去,消费者重回线下餐厅店就餐,可能会给主打“在家吃饭”的锅圈食品销售带来一定冲击。
锅圈在2020、2021年内分别录得亏损0.43亿元、亏损4.61亿元,主要归因于人力增长及对加盟商进行的推广活动中投入资源,以支持其门店网络扩张及建立品牌知名度。2020年9月,锅圈官宣岳云鹏为品牌代言人。值得注意的是,2021年,锅圈的销售及分销开支达到了6.29亿元,同比剧增186%;在销售及分销开支中,广告和推广开支为1.85亿元,占比近三成,相当于2020年的4.6倍。相比而言,其研发费用在2021年仅348.7万元,远远低于市场推广花费。
2020~2022锅圈销售及分销开支明细
南都记者统计发现,三年下来,锅圈的广告和推广开支达3.63亿。2022年,锅圈实现盈利,录得利润人民币2.41亿元,不过暂未摊平前两年的亏损,不过这一年,其广告和推广开支有了明显的下降,在销售及分销开支中的占比下降至22%。招股书说明称,主要是因为:“我们过往于广告及推广活动的投资已建立相当的品牌影响力,故我们于2022年减少有关投资”,同时也因为改进和利用数字化管理系统提高了销售和分销效率。
据招股书介绍,展望未来,锅圈预期继续投资于品牌推广活动,通过在在线及线下销售及营销平台上战略性地投放广告,诸如电视广告、社区团购及社交电商平台(抖音、快手、小红书)提升品牌知名度,进一步扩大客户范围。“我们的品牌推广及营销工作可能会产生大量成本,而我们在销售及营销方面的努力可能不如预期有效。”
收入依赖火锅产品,易出现季节性波动
火锅产品、烧烤产品是锅圈两大收入板块。其中,带有鲜明季节性的火锅产品,是锅圈收入的主要来源。招股书显示,2020~2022年,火锅产品销售收入占比分别为81.9%、79.7%、75.8%,占总收入绝大部分;烧烤产品销售收入占比分别为5.8%、7.6%、10.1%,其他产品(饮品、一人食、即烹餐包等食品)销售收入占比分别为12.3%、12.7%、14.1%。
火锅消费存在较为明显的季节性。“我们的业务受天气、假期及学校假期等因素影响而出现季节性波动。尤其是,我们的大部分收入来自火锅产品,而火锅产品通常在寒冷季节更受欢迎。过往,我们于10月至次年2月的销售额通常较高。”招股书提到,为在一定程度上抵消季节性影响,锅圈丰富了产品组合,包括烧烤产品、零食、饮料及酒类饮品,并期望满足更多餐饮场景的需求,如露营、在家零食、水果及简餐,以及一人食餐品等。
据悉,锅圈也在探索露营这一新消费场景,“尤其适用于我们的烧烤产品,以进一步扩大我们的业务边界,一站式满足营地餐饮需求。”然而,招股书也坦言:“我们无法保证,有关多样化产品组合将减少消费者对我们火锅食材需求季节性波动的影响。展望未来,随着我们不断扩大门店网络,我们的财务状况及经营业绩或会因季节性而波动。”
采写:南都记者 汪陈晨
编辑:甄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