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3日,中国深圳创新创业大赛第六届国际赛总决赛在龙岗坂田星河领创天下举行。经过激烈角逐,“新型CCUS碳捕集工业环保处理技术”项目摘得桂冠。比赛颁奖仪式将于4月15日在第二十一届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上进行。
21个晋级项目展开最后激烈竞争
本次总决赛邀请投资、产业和技术领域9位知名专家担任评委。21个晋级项目通过“现场路演+评委问答”展开激烈竞争。
“上述获奖优质项目整体呈现出技术水平高、商业前景广、成果潜力大等特点。”现场评委、欧洲科学院院士、俄罗斯自然科学院院士、南方科技大学讲席教授林间先生说。
来自绿色低碳行业的“新型CCUS碳捕集工业环保处理技术”得分最高。技术团队采用自主研发的可逆化碳捕捉技术与自主研发的MS-019碳捕集分离膜材料。经过规模化成本核算每吨捕集成本远低于国际上的现有的醇胺溶液处理技术,在捕捉后的二氧化碳可再生应用为聚碳酸酯材料、矿化水泥预制件、再生甲醇燃料等。
“Cell4D–细胞的‘人脸识别’”参赛项目结合人工智能,为细胞疗法、药物发现及精准医疗赋能。Cell4D是全球首款无标记、实时、高通量、低成本的细胞力组学芯片。针对每一种疾病,都可以高效采集独特的细胞力学指纹特征大数据。
“下一代革命性单光子技术的量子硬件产业化”来自高端装备行业,团队将开发新一代、高性能单光子探测器系统,以及量子通信网络所需的多通道高计数率单光子探测解决方案,为全球构建光量子互联网及大规模光量子计算提供硬件支持。
“欧卡无人驾驶环保船”来自海洋经济行业,项目专水上无人驾驶技术与其细分市场下的产品落地能力,聚焦城市水域自动清洁场景,推出SMURF/TITIAN等水面无人驾驶清洁智能装备产品线。“我们从技术和产品两个维度发力,争取从河湖到所有水域全覆盖,成为民用无人船独角兽!”团队负责人信心满满。
最终,“新型CCUS碳捕集工业环保处理技术”项目摘得桂冠;“‘Cell4D-细胞的’人脸识别”“ Schnell LiFi China”“下一代革命性单光子技术的量子硬件产业化”3个项目夺得二等奖;“金属纳米材料高精度绿色量产”“欧卡无人驾驶环保船”“Enhance VR- Promoting brain health with virtual reality games”“基于太赫兹远红外芯片的工业无损检测及产业化”“智慧海事”“新型自清洁光伏玻璃涂层”6个项目夺得三等奖。
参赛选手中博士超一半
深创赛第六届国际赛于2022年7月启动,共吸引了全球55个国家2218个项目参赛,覆盖亚洲、北美洲、大洋洲、欧洲等国际主要创新区域,大赛国际化、高端化、多元化水平不断提升。
据统计,本届大赛选手中博士学历共1133人,占比52.8%,硕士及以上学历选手共1849人,占比86.2% ,参赛项目选手拥有专利及软件著作权402项。其中,由龙岗区负责的四个分站赛选手中,有58.2%拥有博士学历,有87.9%拥有硕士及以上学历,均超过本届大赛平均水平,参赛项目拥有专利及软件著作权201项,占比50%。
另外,本届大赛七大行业决赛共产生42个奖项,其中龙岗承办赛区获得17个奖项,占全市40%,晋级总决赛的21个项目中,有10个来自龙岗承办赛区,占比近半。
这是一场高端赛事与城区高质量发展的“双向奔赴”。
资料显示,龙岗是深圳的人口大区、产业大区,常住人口超400万人,2022年实现地区GDP4759亿元,PCT国际专利申请量7504件,位列深圳第一,连续五年位居中国工业百强区榜首。
截至目前,龙岗拥有2座中国重点实验室、3家诺奖实验室等诸多创新平台,拥有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等知名高校,集聚了信息通信、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龙岗与深创赛渊源深厚,合作紧密,是深创赛的发源地,承办历届大赛总决赛及其他赛事逾50场。经过多年的政策赋能、环境优化、产业升级,龙岗已发展成为全球创新创业者大展宏图的“新高地”,连续举办的国际赛也成为龙岗不断对外开放、加深国际交流的闪亮名片。
项目落地龙岗,最长可用3年免费空间
总决赛前,还举行了国际赛意向落户选手签约仪式,26个项目与光明区、宝安区、龙岗区“牵手”。其中光明区签约4个;宝安区签约11个;龙岗区本次落户意向项目14个。值得注意的是,意向落户龙岗的企业数量创历史新高,主要来自生物医药与健康、新一代电子信息、新材料等领域。
这成为龙岗区将举办国际赛与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中心工作紧密结合,探索从“以赛引才、以赛引智、选才招商”新模式的一个缩影。“我们重点对接高校、孵化器、学术协会等创新项目密集载体,通过承办精彩赛事,不断做好全区宣传推介、招才引智、招商引资、成果落地工作。接下来将持续做好对接服务,发挥政策效能,助力参赛项目落户发展。”龙岗区人力资源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值得一提的是,龙岗正探索建设“深圳国际人才创业园”,可为项目提供最长3年的免费空间和最长6个月的免费住宿。借助园区区位优良、空间优异、扶持优厚等方面的优势,打造国际赛专属落地空间,为落地项目提供“肥沃的土壤”,形成人才集聚优势,营造一流国际人才生态。
采写:南都记者 颜鹏 通讯员 陈新鹏 周燮
编辑:颜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