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德:以竹绿美助力打造百亿产值产业推动高质量发展

南都N视频APP · 探粤
原创2023-04-14 20:32

清远英德市西牛镇小湾村营下营栋、八份山原来是一片荒山,4月14日上午,在英德市四套班子领导成员的带领下,该市部分市直单位及西牛镇的干部职工共600多人积极开展“百亿麻竹领航,共创绿美英德”义务植竹活动,仅用半天时间就让这个面积425多亩的山地全面种上了麻竹苗,披上了新装。统计显示,当天该市共有17000多名干部职工参加植竹,共种下麻竹笋苗17万多株,创下了英德有史以来单日出动人数最多和单日种植麻竹苗最高纪录。

近年来,英德市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突出位置,把良好生态环境作为乡村振兴的支撑点、农民生活品质提升的着力点,全力以赴打造麻竹笋百亿产值产业,以高水平生态环境保护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WechatIMG40228.jpeg


以竹为特色把绿美生态建设与实现百亿产值产业有机结合

“种竹也是一种绿美体现。我们要用辩证的方法看待事物,好的竹子不仅可以绿化美化,还可以带来丰厚的经济效益。而麻竹就是既可绿美生态又可以增效致富的植物。”英德市委书记张杨彬表示,根据省委、清远市委“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和绿美广东工作部署,英德结合当地实际创新做法——将义务植树改为义务种植麻竹。

图片4.png

麻竹又称“剥皮黄金”、“蔬中第一珍”。英德市西牛镇是中国麻竹笋之乡,种植麻竹笋历史悠久。目前,全市麻竹种植面积达80万亩,主要分布在该市西牛、大洞、水边、浛洸、大湾、九龙、连江口等镇,其中西牛麻竹笋、麻竹叶还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2022年麻竹笋鲜笋产量约105万吨,产业综合产值达40亿元,带动从业人员8万多人,成为全国麻竹笋种植面积最大、产量最高、交易量最大的地区。

据清远权威部门发布信息显示,在日本的麻竹笋市场上,超五成麻竹笋来自清远市(90%以上来自英德市)出口,笋干产品更是占日本笋干市场的95%以上。在日本竹笋饮食文化的带动下,美国、加拿大以及东南亚等地对清远市竹笋的进口量也在逐年增加。


前所未有工作力度

单日植麻竹苗17万多株,创英德有史以来最高纪录

去年清远市提出了“要集中精力推动农业主导产业发展,围绕清远鸡、英德红茶、连州菜心、丝苗米、麻竹笋等打造五个百亿产值产业”工作目标。

围绕成功打造英德两个百亿产业之一——“麻竹笋百亿产业”的目标,英德表示将全力做大做强麻竹笋产业,力争在“十四五”期间把麻竹笋打造成为“百亿”支柱产业。

800x532_6439277870028.png


立足生态区域优势和麻竹笋特色产业基础,英德坚持“一区多园”发展,以西牛镇为核心区,辐射周边水边、浛洸、石灰铺、石牯塘、横石塘等镇,申报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以“工业化、市场化、多元化、法治化”发展理念加快推进麻竹笋产业发展。目前,英德已协调规划土地用于产业园项目建设。该市农业农村局、市麻竹产业协会、市农商银行和市泰隆村镇银行共同签订了《麻竹产业发展战略合作框架协议》。金融机构为麻竹笋产业群体授信28亿元并提供利率优惠。

除了政策扶持,该市不少麻竹笋企业也在寻找新的突破口。位于西牛镇的英德市大粤北食品有限公司,正加紧打造一个麻竹笋公共服务平台,为麻竹笋产业电商化提供各种定制服务,推动麻竹笋产品在网购销。

“麻竹笋产业是一个富民产业,市委、市政府有信心,也有决心发展好麻竹笋产业。”英德市委书记张杨彬表示,打造麻竹笋百亿产业,英德注重顶层设计,加强麻竹笋产业发展研究,强化为民情怀,树立系统思维,逐步形成以龙头企业为骨干,农业经营主体为纽带,农民专业合作社和专业种植大户为基础的多种生产经营主体共存的新型农业经营格局。通过标准化、品牌化建设,把麻竹笋产业作为支柱产业、富民产业来培育,同时以麻竹笋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为契机,建立麻竹笋研发中心,依靠高等科研院所先进的技术和专业人才进行科研攻关,组织企业制定麻竹笋行业质量标准,助推企业从粗加工转向精深加工,支持龙头企业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改善生产条件、应用先进技术、建设初精加工设施,以提升其规模化、绿色化、标准化、集约化生产经营能力,提高麻竹笋的附加值。挖掘英德麻竹笋种植历史,讲好竹文化故事、做好竹文化文章推动“研学旅行”提档升级。


图片7.png


2023年是英德深入推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的关键一年。结合实际,英德坚持以“以竹为特色,以竹绿美英德”的发展思路,围绕“打造麻竹笋百亿产值产业”的目标,提出在保护森林的前提下新增麻竹笋种植面积14万亩的工作目标。

图片8.png

今年2月13日,英德市委书记、市第一林长张杨彬及市四套班子领导成员、市绿化委员会成员单位主要负责人等一行,冒着瓢泼大雨分别前往连江口镇、西牛镇、望埠镇,开展2023年推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义务植树活动,吹响了“以竹绿美英德”的号角。

4月14日,该市全面推行林长制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市绿化委员会办公室根据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和要求,紧紧抓住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的契机,坚持全市“一盘棋”统筹推进,策划组织开展了“2023年英德市‘百亿麻竹领航,共创绿美英德’义务植竹活动”。要求各镇(街)、市直(驻英)各单位要提高思想认识,深刻认识推动绿美广东生态建设和推进麻竹百亿产业的重要性,坚持一把手亲自抓,科学谋划,压实责任,落实好种植地块和竹苗,抓实抓细各项具体工作,做到科学种植,确保麻竹苗的成活率。


WechatIMG40240.jpeg

与此同时,该市下发了《关于做好麻竹笋种植面积统计及积极开发山林资源扩种麻竹笋的通知》,将14万亩的任务指标分解量化下去,要求各镇(街)鼓励发动辖区内各村居在“五边”(山边、水边、路边、镇村边、景区边)和商品林区域开展人工造林或低质低效林改造,用于种植麻竹。

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4月14日各镇(街)、市直(驻英)各单位统一开展规模空前的造林种竹活动,共种植麻竹苗超过17万株、面积6700亩。其中西牛、望埠、黄花等重点镇,活动当天种麻竹均超过500亩以上。通过组织开展义务植竹活动,把群众植竹的积极性调动起来。

英德市委书记张杨彬表示,英德通过创新方法,以竹绿美,旨在实现绿美生态环境和推动麻竹笋产业成功打造百亿产值产业,真正实现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助力乡村产业振兴,推动成功建设为强富绿美新英德。


WX20230414-183108@2x.png



记者:陈诚

通讯员:黄振生

编辑:陈诚

南都N视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