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全面发展!广州协和学校实施十二年一贯制“六和”课程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教育
原创2023-04-16 18:31

南都讯   4月16日,广州协和学校在校内立基堂举办“六和”课程发布会。校长、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何冠南作了关于“六和”课程的设计与思考的讲座,教研处主任、正高级教师郭永峰详细解读了六和课程的结构与内容。现场还展示了和雅课程的“诗语人生,和雅润心”、和致课程的“随机现象探究”、和合课程的“寻根之路”等三个课堂案例,现场的学生家长沉浸在人文气息浓厚,科学探索性强的课程当中,发布会现场和操场展示区都热闹非凡。

WX20230416-175536@2x.png

广州协和学校校长何冠南分享了关于“六和”课程的设计和思考。

发布会上,广州协和学校校长何冠南分享了关于“六和”课程的设计和思考。他表示,“协和”蕴含着广州协和学校的目标、定位和追求。“协”的本质是和谐,是做人做事的最佳境界,因此学校的教育也将围绕着“和”着手整合现有课程资源,挖掘学校优势,建设“和乐、和正、和雅、和致、和合、和心”的“六和”协和十二年一贯制特色课程。

随后,学校教研处主任、正高级教师郭永峰介绍了“六和”课程的内容与结构。广州协和学校在横向上以“和”为核心,建立跨学科学习的主题和项目;在纵向上,小学、初中、高中融通,从基础型,到拓展型再到研究型,根据学生的发展规律和需求研发课程。

WechatIMG662.jpeg

学校教研处主任、正高级教师郭永峰介绍了“六和”课程的内容与结构。

例如在注重和谐共生,实践创新,生态文明,持续发展的“和合”课程模块的“寻根之路”主题中,三个学段学生就分别围绕小叶榕气生根生长的这个主题,结合教材知识点,从不同的生命系统结构层次上开展学习。小学部“柱子一样的根”用积木制作出大榕树的模型,探究支柱根的作用,达成从结构认知功能的目标。初中部“空气中的根”,利用放大镜和显微镜从细胞水平上区分根尖细胞的结构特征,形成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命观念。高中部“弯曲生长的根” 是从大榕树气生根背光生长的真实情景出发,运用已有的生物学知识、证据和逻辑,在分子水平上分析与探究植物生长素的作用。

WX20230416-181603@2x.png

广州协和学校“六和”课程中的“和致”学习活动展示。

校长何冠南表示,学校通过六个课程模块的目标,能够从运动健康、品格意志、人文审美、科学思维、生态自然、精神情怀的方面培养出身心健康、品行优良、底蕴深厚、思维深刻、视野宽广、抱负远大的英才。他认为,教育应关注人的价值尊严和主观体验,关注人自身发展的潜能,因此,学校的课程设置应适合全体学生,需要与学生经验建立联系,适应学生的个性差异。

 

采写:南都记者  叶斯茗  实习生  吴纪蓝  通讯员 戴宏辉  陈哲

部分图片由学校提供

编辑:叶斯茗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