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天,曾因疫情被延期或取消的马拉松“跑起来”了。南都、N视频记者获悉,仅4月16日这一天,就有8场马拉松赛事鸣枪开跑,其中包括时隔4年再次重启的武汉马拉松。此前在无锡马拉松赛中打破全国纪录的24岁宁夏小伙何杰,也在武汉马拉松赛事中一举夺冠。今年2月,他还曾在延期举行的2022深圳马拉松赛中夺冠。
4月18日,他告诉南都、N视频记者,这种“跑马热”是多方面推动的,例如赛事越来越多,提供了参赛的平台。人们也越来越关注自身的健康。还有各个品牌的助推,不同机构的资本注入,让马拉松领域越来越受关注。“其实2019年是中国马拉松的一个高峰,遇冷三年后,又逐步回暖,我们是回到了三年前的状态。”
何杰(左一)参加2023武汉马拉松。受访者供图
谈“跑马热”回归:这是多方面推动的
有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田径协会认证的马拉松有300余场。南都此前报道,受到新冠疫情、赛事审批趋严等因素的影响,百亿级别的马拉松产业按下暂停键。2020年、2021年、2022年,城市马拉松、越野跑等赛事的次数锐减甚至完全停滞。
而据《2023中国田径协会路跑工作报告》,今年上半年,全国共备案133场路跑赛事,范围涉及26个省级行政区,路跑赛事呈现回暖态势。从赛事数量上可以看出,马拉松热基本恢复到疫情前水平。在参赛人数方面,今年北京、武汉、扬州等地马拉松赛事均有超过2万名选手参赛。
4月16日,2023武汉马拉松准时鸣枪,2.6万名跑者开跑,中国选手表现不俗,包揽全程项目前三名,这也是汉马首次由中国选手包揽冠亚季军。中国选手何杰夺得2023年武汉马拉松全程项目冠军,成绩2小时12分35秒。
今年以来,何杰参加了三场马拉松赛事。此前,他在3月19日进行的2023无锡马拉松赛中,以2小时7分30秒的成绩获得男子组亚军,打破了全国纪录。2月19日,他在延期举行的2022深圳马拉松赛中,以2小时13分29秒的成绩获得马拉松男子组冠军。
在2023武汉马拉松中夺冠的何杰。受访者供图
对回归的“马拉松热”,何杰向南都记者表示,“过去三年的实际情况,很难举办聚集性的大型活动。其实2019年是中国马拉松的一个高峰,遇冷三年后,又逐步回暖,我们是回到了三年前的状态。”
作为专业马拉松运动员,在何杰看来,这种“跑马热”是多方面推动的。他向南都记者解释,“例如赛事越来越多,给大家提供了参赛的平台。大家也越来越关注自身的健康,崇尚运动,跑步年限久了,慢慢就想去挑战一下马拉松。另外还有各个品牌的助推,不同机构的资本注入,让马拉松领域越来越受关注。”
谈“参赛带货”:马拉松市场好与商业助推分不开
今年3月,何杰在无锡马拉松赛事中刷新了封尘逾15年的中国马拉松纪录,参赛时穿的国产跑鞋成了公众关注的焦点之一。对于“参赛带货”这一新趋势,何杰向南都记者介绍,“如今中国马拉松市场环境这么好,能够成为一项全民参与和关注的运动,与商业助推其实是分不开的。马拉松原本是一个小众项目,关注度很低,在早期运动员保障也没有现在这么好。商业品牌的支持,让运动员有了更好的训练保障,不断更新换代的运动装备,也助力我们创造好成绩。”
新华社报道,2018年中国境内举办马拉松及相关运动规模赛事(800人以上路跑赛事、300以上越野赛事)1581场,年度总消费额达178亿元,全年赛事带动的总消费额达288亿元,年度产业总产出746亿元。
尼尔森发布《中国马拉松人群与消费洞察报告》显示,2019年,中国跑者平均花费为11418元,主要支出为跑步装备和赛事开销。其中年轻人为跑步进行服务和知识付费的意愿更高。衍生旅游方面,有50%的跑者有外地参赛的经历,其中71%会品尝当地美食、特色小吃,64%会在当地旅游观光。
何杰认为运动员和品牌是相互成就的,“品牌给我们实现价值的通道,我们用自身成绩和影响力为品牌实现助推。包括我在打破纪录时穿的那双跑鞋。商业化与专业竞技并不冲突,反而越来越多的商业机构能够进来一起推动我们这个很艰苦的体育项目,大家都能共赢,这是我作为运动员愿意看到的。像国外的NBA、F1,包括马拉松六大满贯,商业化的运营,客观上放大了赛事的影响力,也实现了多方的共赢。”
谈今年计划:希望参加杭州亚运会马拉松
今年的马拉松赛事遍地开花,越来越多民众有机会参与其中。何杰对初跑者如何添置装备也给了自己的建议,“参加马拉松需要穿速干排汗的衣服,不要穿棉质的T恤,另外有一双在训练中适应磨合过的跑鞋。我认为相比于球类运动,冰雪运动,其实马拉松是最不烧钱的运动。1000块钱左右的跑鞋,完全可以买到和运动员一摸一样的同款。日常训练的场地,大家也不用花钱。从这个角度看,马拉松花费是不太大。我的建议是,你比赛日穿着的装备,一定要是日常跑过穿过的,不管衣服裤子鞋子,不要穿新的去比赛,需要日常的磨合。”
至于今年的马拉松参赛计划,何杰称希望能够参加杭州亚运会的马拉松比赛。“因为这是国际的舞台,也是在自己国家办亚运会,能够身披国服作战是每个专业运动员的梦想,我也一样。”
另外他还计划参加银川马拉松。他说:“因为这是我家乡首府的赛事,作为宁夏籍的运动员,我希望家乡的人们能够不用通过电视机、手机屏幕,而是能在现场看到我的比赛。至于具体计划,还要听教练和队伍的安排。”
采写:南都记者 梁子珊 实习生 何茵桃 苗玉薪 黄鹰
编辑:梁子珊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热点人物访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