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交会进行时,汇聚了互联网、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的新能源车企出海话题备受关注。
4月17日下午,由中国对外贸易中心、广东省商务厅、SGS、南方都市报社、广东省汽车流通协会等联合主办的“新能源 新经济 新格局:广东新能源汽车贸易发展论坛”在广交会展馆A区举行。
“新能源车企出海有哪些难关”、“汽车降价潮对行业影响几何?”聚焦热点话题,现场气氛活跃。同时,针对国内新能源车企出口现状、政策、趋势、挑战和应对策略,与会的行业头部企业代表、智库专家进行深度解读,发表真知灼见。
广东成新能源汽车产销第一大省
商务部外贸司副司长肖露在致辞中表示,2022年我国出口新能源汽车78万辆,金额超过200亿美元,均实现了翻倍增长。今年一季度,新能源汽车生产数量和销售金额继续保持了两位数的高增长,目前我国的新能源汽车销往161个国家和地区,更多自主品牌车企参与全球汽车市场的竞争,在海外逐渐成为绿色智能、高品质和个性化、便利的车企代表。
商务部外贸司副司长肖露致辞。
广东省商务厅厅长张劲松在致辞时披露了一组数据:广东已成为全国新能源汽车生产和消费第一大省,诞生了以比亚迪、广汽埃安、小鹏为主要代表的新能源汽车龙头企业。2022年,广东省新能源汽车产量129.73万辆,同比增长142%,零售量75.6万辆,同比增长77.6%;新能源汽车出口7.1万辆、增长4.3倍,出口额88.3亿元、增长4.7倍,势头强劲。
广东省商务厅厅长张劲松致辞。
2022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提前完成了渗透率20%目标。同时,新能源汽车“生产所在地约等于消费市场”的地域特征明显。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新能源汽车分会秘书长章弘表示,2022年,广东省新能源车上险量达到了75.69万辆,比上年同期增长了80.82%,在全国所占的市场份额为14.46%。他认为,广东省能成为新能源汽车产销第一大省与政府在政策上的支持力度和推广力度是分不开的。以广东省为例,这里不仅是比亚迪和广汽乘用车的大本营、还有造车新势力小鹏汽车的加盟。政策驱动下,企业的茁壮成长又加速本地市场的活跃。
张劲松表示,近期,总书记专门来到广汽埃安新能源汽车公司考察,走进企业展厅、总装车间、电池生产车间等,了解企业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和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等进展情况,这是对广东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充分肯定和巨大鞭策。
新趋势:新能源汽车加速出口
章弘介绍,新能源汽车出口比较强的地区是上海、广东、江苏、湖北等地。北方地区微型电动车在新能源车出口具有较大的优势,天津、北京、河北的低速电动车表现相对较强。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新能源汽车分会秘书长章弘。
从新能源车企出口数据上看,第一梯队:特斯拉中国、上汽乘用车、东风易捷特、比亚迪,他们都具有海外销售渠道布局结构稳定,品牌接受度相对高的特点,如产品更迭有续,质量有保障,其增长空间会很大。第二梯队:创维汽车、长城汽车、江淮汽车,虽然出口量不高,但销量较稳定,说明这些厂家正在搭建销售渠道和品牌认识。
据相关数据显示2022年全球新能源车销量增长55%,其中59%的占比来自中国,占世界增长的32%。
张劲松指出,从全球来看,当前新能源汽车已进入加速发展的新阶段,新能源汽车全球销量从2020年的320万辆上升到2022年的1000万辆。据分析预测,今年有望达到1360万辆。推动广东新能源汽车贸易高质量发展,对于拓展新能源汽车国内外市场、支撑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服务制造业立省具有重大意义。
广东出台促进汽车出口政策利好
新能源发展面临重要机遇期。汽车市场发展,离不开国家层面的宏观政策支持。今年,稳增长、扩大内需、地方补贴政策将带动底层消费复苏。
围绕新能源汽车出海痛点,从中央到地方正在聚焦问题,发布配套政策补齐短板。
肖露介绍,目前正通过加快国际产能布局、海外投资建厂、品牌收购合资合作的方式,推动骨干企业持续推进海外市场本地化发展,整车企业、动力电池企业和附件企业共同出海,建设海外的本地化供应链。从政策环境看,我国正在加快打造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贸区网络,目前签署了19个自贸协定,覆盖26个国家和地区。这些自贸协定的生效和实施,有助于我国新能源车企进一步提高国际市场竞争力。
广东省商务厅外贸处副处长赵光华。
广东省商务厅外贸处副处长赵光华表示,2023年3月,广东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广东省促进汽车出口若干措施》,聚焦我省汽车出口短板弱项,结合基层和企业意见诉求,从五个方面补齐短板,为企业出口创造有利条件。
一是支持发展汽车出口龙头企业及服务机构。大力培育引进汽车出口龙头企业。对新设立的汽车出口贸易公司、汽车零部件全球(区域)采购中心、第三方检验检测认证机构给予支持。
二是支持汽车企业开拓海外市场。鼓励汽车制造企业与电网等公司关联企业联合“走出去。汽车出口企业在海外推广自主品牌、收购知名汽车品牌,广东省按实际支出不超过50%的比例给予支持,单个企业每年最高资助500万元。争取在综合保税区内开展汽车整车及其零部件保税维修业务,推进汽车发动机、变速箱等产品保税再制造试点。
三是完善汽车出口基础设施。改扩建或新建汽车出口配套基础设施、鼓励国际国内船公司参与建设和运营,吸引汽车检验检测认证机构入驻,大力发展多式联运,打造辐射华南地区的汽车出口基地。支持有条件的汽车出口口岸申报综合保税区,设立汽车出口监管仓,发展汽车保税贸易。
四是提升汽车出口运输能力。加大对中欧班列、集装箱出口汽车的支持力度。鼓励船公司增开或加密以广东口岸为始发地、目的地的滚装船国际航线,吸引滚装船国际航线在广东增加停靠点。鼓励汽车出口企业集中货源,与航运企业签订长期协议,稳定外贸滚装船班次。支持汽车出口企业、航运企业、港口企业购置滚装船,在广东建立外贸滚装运输船队。
五是加大财政金融支持力度。优化出口信用保险扶持政策,支持汽车出口、海外设厂投保项目。鼓励有条件的地市设立汽车出口基金。支持各地通过贴息、奖补等方式降低汽车出口企业融资成本,保障企业融资需求。鼓励商业银行针对广东出口汽车提供境外消费金融产品。
价格战下,车企两极分化加剧
今年,新能源汽车增长势头有所放缓。根据乘联会预计。一季度新能源车厂商销量148万辆,同比增长25%,低于2022年同期140%的增幅。
究其原因,随着新能源国补的退市,加之春节假期,员工放假,工厂停工的影响,车辆的交付量直接受到影响。另一原因或是新能源车企间的“价格战”,导致消费者持币观望态度强烈。今年以来,已有特斯拉、比亚迪、长安集团、广汽集团、小鹏汽车、赛力斯、一汽集团等近四十家新老势力加入降价大军,且价格战有愈演愈烈之势。
此外,全面复工复产刚刚启动,居民收入还在逐渐稳定的过程当中,只有当消费者收入日趋稳定,消费预期逐渐明朗之际,新能源汽车的产销量才有可能平稳上升。
截至目前,一季度销售数据显示,从销售规模与变化趋势看,车企“两极分化”日趋严重,甚至部分车企形势已经变得极为严峻。
不掌握核心技术,供应链体系与全球化布局尚不完善,且盈利能力与资本实力较差的车企可能在未来的产业竞争中将长期处于弱势地位,难以走得更远,甚至最先出局,随着新能源汽车竞争加剧,新造车企业的市场格局将持续发生变化。
如何应对挑战,有哪些关注重点?
在接受南都·湾财社采访时,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总工程师兼产业研究部部长许海东表示,在新能源赛道,合资品牌、豪华品牌开始发力后,自主品牌面临“后劲”是否充足的问题,下一步挑战来自如何更好地满足消费者需求。例如电池单体能量效率更高、智能网联技术进一步扩展等。
章弘认为,动力电池、电动机、电动机控制器、车芯片半导体是值得关注的四大垂类领域。其中,动力电池性能仍未固化,还有较大提升潜力;而中国在稀土资源的优势,也让永磁电动机成为值得期待的发展重点。
中国已建成全世界最强的动力电池产业生态。与以往中国产品发展依赖于国外高端装备不同,中国目前动力电池产量第一,技术世界领先。在动力电池发展的同时,中国的动力电池制造设备也是世界第一。目前材料价格涨幅过大,电池成本又有所上升,这只是暂时现象。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动力电池成本低是中国新能源汽车最明显的优势,为中国新能源汽车普及和动力电池参与世界竞争都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瞄准出口寻增量
车企纷纷开启全球化策略
广汽埃安第二智造中心部长钟剑指出,“未来,行业将从单一的‘产品’竞争,升级到‘产品+生态+科技+成本’的竞争市场方面,随着国际新能源市场持续增长,十四五期间国内新能源车企迎来出口机会期”,钟剑指出。在国内率先确立EV+ICV技术路线、建立国内首家纯电专属工厂,广汽埃安表示2022年加速国际业务,明年九月将发布首款全球车型。
广汽埃安第二智造中心部长钟剑。
抢抓全球化机遇的,还有新势力与新能源上下游产业链。比如,累计研发投入超140亿元、积极探索“跑、飞、行”的智能交通大生态的小鹏汽车,其全球化战略的首站试点便落地挪威,2021年其在挪威交付了438辆新车,并逐步拓展北欧与荷兰的规模交付。验证直营+代理新模式、跑通海外标准认证交付,小鹏汽车国际业务中心总经理戴闯表示将加快全球业务拓展。
小鹏汽车国际业务中心总经理戴闯。
国内锂电龙头亿纬锂能,近年也紧抓新能源热潮下的出海机遇。近期率先发布大圆柱和大铁锂产品、分别布局了广东惠州、马来西亚和匈牙利等三大全球总部,惠州亿纬动力总裁杨俊表示,未来将持续进行产品创新。
惠州亿纬动力总裁杨俊。
在国内新能源产业的出海领域,二手车的出口或成为未来垂类的想象空间之一。“瞄准一带一路区域,打好新能源、燃油、商用二手车的‘三线并进’的策略,把新能源车以更低的价格带进相关区域,去走有中国特色的二手车出口道路”,广物优车总经理助理郭俊荣表示。
广物优车总经理助理郭俊荣。
SGS华南汽车电子产品项目负责人李聪则提醒,紧抓出口机遇的新能源产业要尤其注重海外测评体系、文书规范等细节,不要因为小失误耽误出海进程。
SGS华南汽车电子产品项目负责人李聪
【专家声音】
低碳助力
新能源车海外发展
全球产业和消费正开启新一轮调整和升级,整体更加注重体验感、健康、低碳和可持续,新能源汽车已成为全球汽车产业转型发展的主要方向和促进世界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引擎。
从国际市场需求看,世界经济低碳化转型推进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在碳排放法规加严和主要国家的经济政策推动下,为新能源车企海外发展提供了广阔市场。
SGS知识与管理服务事业群华南和中西部总监张秋妹表示,欧盟委员会在2021年7月提出应对气候变化的一揽子计划,其中包括,从2035年开始禁止燃油车,全面启用新能源车来满足它的低碳目标。这意味着。由汽油、柴油等化石燃料驱动的车型2035年起无法在欧盟上市。此外,欧盟拟实施的新电池法规,也对电池的碳足迹专门做了要求。
SGS知识与管理服务事业群华南和中西部总监张秋妹。
降价潮下,新能源汽车行业如何更好规划和破局?在场专家也给出不同视角的新思考。主研新能源隔热硅材料,金三江创始人任振雪从上游制造业视角指出,在原料成本的创新上有助于终端进一步降本增效,从而行业持续发展。艾媒咨询集团创始人张毅从消费视角出发,提出整车企业需要对目标市场的个性化做适配调整。在供给侧改革发力外,广东省汽车流通协会会长严斐也特别提及汽车使用环境的改善,政策鼓励下充电桩、停车场的配套完善都将促行业长期向好。
新能源车智能化的两面性
谈及新能源汽车的网络与信息安全,张秋妹向南都·湾财社记者表示,新能源车的智能化有两面性,一面是提高驾驶员的便利性,降低驾驶员的疲劳度,另一面也面临着信息的安全管理风险。这涉及到了如何来规范管理这些风险,从而确保网络和个人信息安全。她表示,针对新能源汽车的网络安全和信息安全,已经有ISO标准出台,预计未来会有更多的相关行业法规标准出台,对新能源汽车从整车到供应链进行规范。“从实际来看,我们接触到的汽车厂商里,已经有车企开始有意识地去做设备信息收集的保护工作。”
【亮点】
智库报告首次完整呈现
国内400款在售主流
新能源乘用车型全貌
面对花样百出的新车型,消费者到底应该关注哪些信息?动力性能、智能化、安全性、续航焦虑、充电便捷性、二手保值率等问题,每款车型能得到的分数到底如何?这些问题,不但关系着每一位消费者,也与这个赛道上的所有企业息息相关。
在过去大半年,南都湾财社针对2022年国内在售的300多款新能源乘用车型,提炼出了四大维度、16项指标,通过“厂商提交数据+第三方机构统计数据+公共调查数据”交叉比对的方式,进行了繁杂的数据收集和评比打分工作,发布《2022新能源汽车百强报告》,首次完整地呈现国内400款在售主流新能源乘用车型的真实全貌。
报告显示,从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趋势来看,大湾区有三大优势:一是珠三角历来都是制造业的核心基地,有非常多优秀的消费电子类、电池类企业,有研发、资源整合、成本控制等优势。二是大湾区是手机产业基地,在芯片制造等领域的积淀比较深,这个是其他区域所不具备的。三是大湾区有充足的人才储备和活跃的创业氛围,民营企业发展很快,出现不少具有竞争力的品牌。
出品:南都湾区财经新闻中心
策划:王莹
统筹:马建忠 陈养凯 戴越 贺蓓
采写:南都·湾财社记者 黄驰波 陈盈珊 实习生 毕然
摄影:南都记者 张志韬
海报设计:张许君
直播:N视频记者 阮增豪 彭雨欣 武艺璇
编辑:陈盈珊,陈养凯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专题|湾企出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