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讯 4月21日,黄埔区图书馆开发区西区馆暨广东省科技图书馆黄埔分馆正式启用。这是广州东部首个科技主题图书馆,作为广东省科技图书馆黄埔分馆,将突出为园区、企业、人才、居民等多个群体,开展科普活动、知识产权服务、科技查新等精准服务。
广东省科技图书馆(广东省科学院信息研究所)党总支书记、馆长(所长)裘钢表示,该图书馆将以科普活动、科普教育传播科学思想,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家精神,推动全民阅读;以知识产权服务网点、科技信息站点布局推动企业技术进步,助力产业经济发展。培育创新文化,营造创新氛围。进一步提高公众科学素养,努力成为广州东部乃至广州全域的科技引领型图书馆。
4月21日,黄埔区图书馆开发区西区馆暨广东省科技图书馆黄埔分馆正式启用。 黄埔区图书馆供图
智能书架+虚拟现实,图书定位更清晰
或许不少人曾在图书馆里遇到这样的困难:检索到图书的在馆信息,绕了一大圈终于找到书架的具体位置,然而,面对书架里百上千本图书,想要搜寻到自己想要的那一本不容易。有时,找到了检索结果呈现的具体点位,却完全不见目标图书的身影。在黄埔区图书馆开发区西区馆,这样的问题将被解决。
黄埔区图书馆开发区西区馆位于广州市黄埔区青年路东园六街,为黄埔区图书馆直属分馆,馆藏文献达10万册(件)。今年4月初,该图书馆经过升级改造正式进入试运行阶段。
据介绍,升级改造后的黄埔区图书馆开发区西区馆,是全面基于智能书架与虚拟现实技术,实现图书检索定位和3D虚拟实景导航等智慧化服务的公共图书馆;通过智慧物联管理平台对馆内设施设备进行网络自动化、自助式统一管理,无缝链接黄埔区图书馆文化数字学习中心。
黄埔区图书馆副馆长陆锐梁表示,待相关程序上线后,读者通过黄埔区图书馆公众号进入西区图书馆线上分馆查找图书时,可在线获取3D导航视频,从进入图书馆门口至图书所在书架的路线规划图将详细呈现。
陆锐梁还表示,目前,图书馆里的读者可通过书架上的智能书架终端检索图书信息,“得到搜索结果后,图书所在的哪个书架哪一层会亮起指示灯,帮助读者快速定位。”每个书格设有感应装置,图书被取出时,感应装置会实时监测并反馈至检索后台,为读者提供更加实时的馆藏信息。
黄埔区图书馆开发区西区馆内部。 黄埔区图书馆供图
紧扣“科技”主题,围绕企业、人才多群体精准服务
走进位于黄埔区图书馆开发区西区馆三楼的少儿数字投影互动区,根据投影画面指示“点击”相关按钮,即可变换场景或播放少儿科普书籍。此外,馆内还设有社科阅览区、少儿阅览区、报刊阅览区、科技专题阅览区等区域,围绕科技智能主题开设数字展厅、数字阅读区、VR/AR体验区等,给读者带来全方位、沉浸式的科技体验。
比如,在科技文献资源共享方面,广东省科技图书馆计划与黄埔区图书馆打通线上平台链接,读者在黄埔区图书馆提交科技文献需求,广东省科技图书馆可通过馆际互借、原文传递等方式提供相应服务。知识产权服务方面,科技型企业或相关研发人员如需查找国内外技术研发动态、专利布局等科研资料,广东省科技图书馆也将通过黄埔分馆提供相应的帮助与支持。
黄埔区图书馆开发区西区馆内部。
多元融合,打造公共图书馆“黄埔模式”
作为黄埔区图书馆直属分馆之一,升级改造后的开发区西区馆正式启动,意味着黄埔区图书馆“三位一体”整体布局进一步完善。
近年来,黄埔区图书馆立足总分馆服务体系建设,从强化创新驱动,优化文化供给出发,开展跨界合作、融合共建,走出了公共图书馆服务多元融合的路径:在全国首创“政府资源补给+企业自主运营+社会力量参与”的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黄埔模式”,建成各类型公共文化新空间500多处,达到每7000人拥有一个公共图书馆的全国领先标准;首创“1+3+150+N”模式——以“埔阅万家,开卷黄埔”为1个主题,面向企业员工、社区居民、校园师生3大板块服务对象,截至2021年12月,已开展150场各类出新出彩活动,受众近35万人。
此外,黄埔区图书馆还通过整合阅读品牌所具备的基础性资源,深入挖掘具有黄埔特色的文化元素,充分展示黄埔文化底蕴,打造“黄埔有故事”特色活动品牌、“品阅黄埔”常规活动品牌,创新推出“埔阅万家”阅读推广系列活动的黄埔名片式文化品牌。
据悉,今年4月,“黄埔读书月”期间,黄埔区图书馆共推出118场阅读活动,与广大读者共享书香。
南都广州新闻部出品
采写/摄影:南都记者梁思华
编辑:梁思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