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数据确权全球趋势如何?清华等首创企业数据精准确权路径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大数据研究院
原创2023-04-24 20:49
专题图.jpg

数据确权与合规是企业数字化、智能化发展过程中共同面临的难题。在4月24日的数字中国创新大赛上,清华大学技术创新研究中心、DAMA(国际数据管理协会)等机构专家共同编写的《企业数据确权与全球合规趋势报告(2023年)》(简称报告)发布,提出全球通用的“企业数据精准确权路径”。

首创“企业数据精准确权路径”

2022年12月发布的《关于构建数据基础制度更好发挥数据要素作用的意见》(简称“数据二十条”)提出,推进数据分类分级确权授权使用和市场化流通交易,健全数据要素权益保护制度,逐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数据产权制度体系。这标志着政策层面已明确,以数据确权为前提的数据产权制度体系,将成为推动数据流通、交易的有力抓手。《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也提出要加快建立数据产权制度,开展数据资产计价研究,建立数据要素按价值贡献参与分配机制。

报告对中美欧在相关法律法规进行整合梳理显示,近年来中美欧频繁出台立法,加强监管执法,网络与数据安全以及个人信息保护越来越受重视。虽然各国都在推动数据安全保护与开发利用,中美欧不断探索行之有效的流通机制,也开始在数据交易及流通和防止数据垄断方面逐渐发力,但目前均尚无关于数据确权相关立法。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清华大学技术创新研究中心副主任李纪珍教授对此表示,此次报告中首创的企业数据精准确权路径,是针对AIGC时代数据确权与合规治理挑战,提出全球企业通用的数据确权理论和方法体系,希望与全球各国政府及行业企业共同推动数据流通与数据资产价值的发现,“该方法体系在中国大型央企进行了实践,并总结出中国电力数据精准确权应用指引!”

“自下而上”确权实践值得关注

在针对企业数据确权与合规调研中,96%受访者认为数据合规涉及法律监管、数据安全,是企业必须履行的义务。但是,企业数据确权与合规挑战,面临缺乏专业人才、制度标准和案例,未形成稳定合规流程,理论技术存在难点,缺乏高层战略重视等多项难题。报告认为企业数据确权可以分为被动、主动两种路径,精准确权为企业数字化经营提供一种适用于不同国家法律体系、全球通用路径,更重要的是可以适应智能化时代数据治理要求。

在总结企业数据确权与合规实践落地方案的基础上,报告还提出一些建议,包括企业在规划设计数据流通平台或产品的阶段要充分考虑数据流转的场景与环节,建立基于数据分类分级的安全可信保障底座;在数据平台产品落地前的测试和试运行阶段应根据业务特色、数据流转的场景特性,在合规基础机制之上针对数据交互操作设计合理的合规方案落地路径,制定明确数据权属及权利的政策文本,等等。

针对生成式人工智能爆发式增长对数据确权与合规的全新挑战,报告梳理了中国、美国、欧盟数据确权相关法律要求,总结AIGC合规治理框架以及数据合规趋势。报告认为,综合国内外有关AIGC治理相关政策文件可知,其合规框架可大致分为人工智能专项监管规制,以及数据安全、隐私与个人信息保护等领域较为成型的立法监管,均以规制相关企业主体的全生命周期数据处理流程或算法伦理治理等角度展开,缺少以数据要素确权的视角对AIGC相关企业主体及其数据资源予以规范。因此,基于AIGC领域数据应用而产生的“自下而上”的确权实践值得引起关注,企业数据确权的新兴理论探索,以及实践经验总结是学界与行业共同努力的重要方向。


出品:南都大数据研究院 数据安全治理与发展研究课题组

采写:南都记者 袁炯贤

编辑:袁炯贤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