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日上午,由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深圳监管局、国家税务总局深圳市税务局、深圳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深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深圳市科技创新委员会、深圳市南山区人民政府指导,深圳市银行业协会、深圳外资金融机构同业公会、深圳市保险同业公会、深圳市南山区金融发展服务中心联合主办,工行深圳市分行承办,银行、保险、担保、资产管理等多方金融机构参与的“深惠万企 圳在行动”科创企业金融服务专场对接会顺利举行。本次活动邀请了高校学者、政府机构代表、金融机构代表、科创企业代表齐聚一堂,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全面探讨科创企业高质量发展之路,活动直播观看人次超过100万,引起了广泛关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和衷共济:“金融活水”滋养科技创新土壤
活动现场,深圳市南山区人民政府副区长蹇娜,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深圳监管局党委委员、副局长陈飞鸿,工行深圳市分行党委副书记、副行长潘强分别发表了致辞。
蹇娜表示,南山区是深圳市科技、信息、人才资源最密集的核心区域,创新创业活跃,走出了腾讯、中兴、大疆、创维等知名企业。西丽湖国际科教城更是部省市共建重大战略平台,布局了以南科大为代表的高校集群和以鹏城实验室为代表的实验室集群。作为服务型的政府,南山区政府通过贴心的政策、暖心的服务,为企业打造舒心的发展环境。为推动金融服务的科技创新,南山区政府联合金融、创投、高校等机构,围绕20+8产业,以项目路演、投融资对接、投资人对话等形式,开展了一系列科技金融活动,从政策支持、金融服务驱动入手,加快推动南山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提升科创企业金融服务的能级,持续为中小科技企业输送金融“活水”。
陈飞鸿表示,当前深圳正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构建“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转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的全过程创新生态链。深圳银保监局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和银保监会的工作要求,不断强化监管引领,推动辖区银行业、保险业优化科技金融服务,牵头联合人民银行深圳市中心支行、深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深圳市金融工作局印发了《深圳银行业保险业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联合深圳市知识产权局推进知识产权质押登记线上化试点落地,推动设立全国首家知识产权金融协会,构建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三链合一”的科技金融生态圈。未来,深圳银保监局将继续推动金融政策与产业政策、科创政策、财税政策有效协同,持续提高服务科创企业的力度和精度,促进“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助力更多科创型中小企业创新发展,为深圳建设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和产业创新高地贡献金融力量。
潘强表示,在服务科创型小微企业上,工行深圳市分行建立了集团内首家科创企业金融服务中心,创新多款科创企业专属融资产品,并与担保、保险、创投等机构深度共建联盟合作生态,为科创企业提供从初创到转型的全周期综合服务。在监管机构的指导下,工行深圳市分行按照“深惠万企 圳在行动”金融服务对接活动的统筹部署,积极延伸服务触角,组建了超300人的青年先锋队进社区、进园区、进协会,通过专业高效的服务,广泛传递工行科创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温度。未来,工行深圳市分行将始终坚守金融政治性与人民性的本色,立足新发展格局、贯彻新发展理念,持续加大对经济实体支持力度,为深圳科技再攀高峰和深圳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力。
圆桌对话:大咖代表畅聊科创企业破局之道
据了解,本次活动开展了以“破局—科创企业高质量发展之路”为主题的圆桌论坛,由深圳大学中国经济特区研究中心教授袁易明主持,并邀请了工总行普惠金融事业部(乡村振兴办公室)营销专家陈诗礼、深圳担保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温卫民、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深圳监管局普惠金融处副处长罗后平、深圳市同创伟业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郑伟鹤四位嘉宾共享智慧、共话发展。在主持人“犀利”的提问下,几位嘉宾在各自专业领域围绕如何服务科创企业高质量发展侃侃而谈,针对科创企业成长生态、蓝海投资趋势、金融支持等热点话题进行了精彩的演讲和讨论,不断交流碰撞智慧的火花,为线上线下参与的观众带来了一场精彩纷呈的干货分享。
论坛上,主持人提及数字经济如何服务深圳科创小微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问题,工总行普惠金融事业部(乡村振兴办公室)营销专家陈诗礼表示,银行传统信贷业务以人工评审为主,主要通过历史财务报表数据对企业经营情况进行判断。但科创企业往往发展迅速,财务报表难以反映科创企业的真实发展情况。因此,传统信贷作业模式下科创企业申请银行融资面临通过率低、流程冗长、融资成本高等痛点。近年来,工行在科创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上不断探索和创新,通过数字普惠的高质量发展助力科创企业高质量发展。一是获客准入数字化,在持续挖掘行内结算交易、代发工资等数据资源基础上,工行积极引入税务、海关、电力等外部数据,智能分析小微企业日常经营行为,实现客户在线智能准入,提升获客规模和效率。二是获客准入专业化,工行深入研究科创企业的特点,设计了包含科研资质、创新能力、研发实力、成长性、成长潜力和经营管理能力等6个维度、30多个细项指标的评分测额标准,借助数字智能模型构建了分层分级准入体系。三是审贷数字化,目前工行已实现授信线上化、业务审批自动化,企业获取融资的时间和人力成本大幅下降,体验显著改善。四是贷款管理智能化,工行建立了高效高质的普惠贷款智能风控体系,推行“系统智能监测+基层人工干预”、强中后台联防联控管理机制,极大提高了贷款管理工作效率,普惠贷款质量保持较优水平。近期工行还实现了抵押类普惠贷款业务的“线上抵押”和“线上签约”功能,企业主足不出户即可办妥从贷款申请、办理抵押到发放贷款的整套流程。
工行答卷:当好深圳科创金融服务排头兵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加快建设科技强国。而深圳作为科技之城、创新之都,正努力加快建设具有全球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金融则是科技创新发展的重要支撑。如何更好地将金融资源精准地投向科创产业,提升金融支持科创质效,已成为金融机构的重要课题。
会上,深圳市南山区金融发展服务中心详细介绍了科创企业政策支持,与会金融机构分别就科创金融服务开展了宣讲,并现场为科创企业答疑解惑,提供金融服务政策深入解读,将惠企政策宣传、补贴指导、专属金融产品精准触达科创企业,融“百家”之所长,解企业之难题。
工行深圳市分行还重磅发布了“普惠科创金融伙伴”,提供更加聪明、精准、流畅的线上金融服务,科创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利器”再添一员。科创小微企业通过微信扫码或者工银微金融企业版小程序便可进入融资测额页面,实现“一点即达、一触即贷”的便捷融资体验,为科创小微企业“做减法 ”,让科创金融服务“变简单”,让科创企业贷不难、贷不贵、贷不累。
作为最早扎根特区改革开放前线的国有银行之一,工行深圳市分行在金融服务科技创新方面当仁不让,将金融支持科技创新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作为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以普惠金融创新产品为着力点,根据科创企业发展规律、经营特点和金融需求,持续提升对国家高新技术、专精特新、单项制造冠军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水平。该行主动打破传统信贷思维,不单纯依赖财务报表和抵质押物作为风险评价标准,探索根据研发能力、人才团队、科技创新成果等创新实力进行评分测额,创新推出科创贷、专精特新贷和兴科贷系列产品,提供专线审批通道、专项规模保障、专享利率优惠,并为科创企业提供政策宣传、补贴指导、结算优惠等增值服务,已服务国家高新技术、专精特新、单项制造冠军小微企业超1500户,提供融资支持近70亿元,推动了科技成果从应用研发到产业化的全过程有机衔接,为深圳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据悉,2023年3月末,工行深圳市分行普惠贷款余额迈入千亿关口,服务小微企业及个体工商户突破2.6万户,是工商银行全国首家突破千亿规模的城市分行,充分彰显了国有大行践行金融政治性、人民性的担当作为。下一步,该行还将继续坚持创新引领,持续提升数字普惠服务能力,聚焦科创、专精特新、“20+8”产业集群和个体工商户等重点领域,不断强化金融供给,扎扎实实以高质量普惠金融服务中国式现代化进程。
文章来源:张景梅 柯晓静 张岳/工行深圳市分行
编辑:林燕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