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广州第八批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200多精品广州塔开展

南都N视频APP · 南都新文旅
原创2023-04-25 14:30

由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主办,广州塔旅游文化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承办的“流动的文脉——广州市第八批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展”,于4月25日在广州塔开幕。这次广州市48个新入选第八批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的首度集中呈现,展览自即日起持续7月25日,市民游客可于广州塔首层环形展廊免费观展。

微信图片_20230425121358.jpg

广州非遗名录体系日益健全,迄今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总数达216项

自2021年12月起,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正式启动了第八批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推荐申报工作,最终于2022年10月形成了第八批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其中新增项目42个,扩展项目6个,项目总量和新增项目数量皆创下历年之最,集中凸显了大湾区的人文特色和承载了广府地区历史文化记忆。

目前,广州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总数已达216项,实现了《广州市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实施方案》明确的“到2022年认定200个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的目标。该次在广州塔举办的专题展览,是第八批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的首度集中亮相,展览见证着广州非遗名录体系日益健全的历程,更是广州非遗保护传承水平明显提高和保护传承环境明显改善的写照。

为进一步提升广州非遗的能见度和知名度,使岭南文化特色更加突显,广州塔旅游文化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与广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还将联合举办非遗互动体验活动。

跟随“流动的文脉”,细赏广州非遗

据主办方介绍,该展览选取2022年10月份新公布的48个第八批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展出200余件非遗精品佳作,展现出本批次名录项目服务国家战略功能更加突出、岭南文化特色更加凸显、濒危项目得到抢救性保护、大众实践项目获广泛认可等特点。

展区分为“心口相传”“刚柔相济”“妙手生花”“匠心独具”“炊金馔玉”五部分,分别展示了民俗、民间文学与曲艺、传统体育与传统舞蹈、传统技艺与传统医药、传统美术、传统美食等各具特色的内容板块,整个展线如同一条徐徐流动的城市文脉,进一步强化了“千年商都”“海丝发祥地”“岭南文化中心地”“食在广州”等城市符号的文化内涵。

“心口相传”板块展示民俗、民间文学、曲艺三个非遗类别,内容包括素馨花传说、越秀山故事、宾公佛传说、广府婚礼习俗、粤语相声、广州茶艺等6项心口相传的非遗项目,共展出48件非遗作品。其中,越秀山故事展区收集了以蛋雕、团扇、卵石画、泥彩塑、内画壶、葫芦画等各种方式讲述的越秀山故事,让承载了两千多年以来广州乃至岭南社会发展脉络的越秀山故事以一种新姿态出现在众人眼前。现场设有粤语相声场景,以扇子这一相声经典元素为舞台背景的设计灵感,以黄俊英经典作品《广州话趣》与广式幽默词句为点缀,创造出记忆中充满岭南地区独特方言魅力的场景,结合多媒体互动设备,沉浸式体验粤语相声现场,粤语相声沿袭了北派相声的表演模式及表现手段,但剧目均结合粤语的语言特质与本土文化进行创作,题材能切中广州社会的热点,引发观众的热切关注和强烈共鸣。

微信图片_20230425130701.jpg

“刚柔相济”板块展示传统体育与传统舞蹈两个非遗类别,内容包括太极拳、洪拳、龙形拳、熊氏易筋经、广东醒狮、龙舞等6项刚柔并济的非遗项目,共展出17件非遗作品。通过实物结合动态影像的形式,充分体现岭南传统体育与舞蹈中所包含的哲学内涵与人文精神。

微信图片_20230425131403.jpg

“匠心独具”板块展示了传统技艺、传统医药两个非遗类别,内容包括广钟制作技艺、龙舟龙头龙尾制作技艺、花都水碓香粉制作技艺、广式竹木盛器制作技艺、广州珐琅制作技艺、夏桑菊制作技艺、中一安宫牛黄丸制作技艺等7项充满匠心的非遗项目,共展出50件非遗作品。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展出的仿乾隆广钟,从中可以看出西洋、宫廷、岭南艺术的完美融合。广钟为宫廷御用贡品,其设计和制作由当时宫廷派员督办,是中国钟表发展史的一个巅峰,也是世界钟表史的重要组成。

微信图片_20230425130656.jpg

“妙手生花”板块以传统美术及其相关信俗为专题,内容包括岭南押花艺术、通草画、篆刻、竹编、剪纸、灰塑、沙湾鲁班信俗等8项妙手生花的非遗项目,共展出67件非遗作品。其中,以“二十四节气”为题材创作的岭南押花作品引来众多观众驻足,岭南押花艺术特色鲜明,它承载着花城广州的花文化,继承了岭南地区传统的植物采集、干燥压制、拼贴方法,其创作理念为因材施画,风格擅长保留植物的天然形态、纹脉和色泽,与广式美学相契合,并展现岭南女性的独特匠心,呈现出与岭南画派、岭南中药标本等元素相结合的具有岭南风格的装饰效果。

微信图片_20230425130931.jpg

“炊金馔玉”板块以传统美食及其相关礼俗为专题,内容涵盖粤式羊肉煲制作技艺、广式白切鸡制作技艺、广式牛杂制作技艺、广式甜品制作技艺、广式肠粉制作技艺、广府宴席礼俗等21项非遗项目,共展出20件非遗作品。展区里各具特色的婚俗礼饼、新年礼饼、龙船饼、中元节礼饼、中秋月饼等食物模型,辅以图文展板和视频对各类广式美食进行深入浅出的介绍,展示广府美食技艺及其承载的人文内涵,反映了“食在广州”用料广博奇杂、配料多而巧、技艺精良的烹饪艺术。开幕式当天还邀请部分传承人提供特色非遗美食,供现场观众品尝。

800x600_644760b9bdcef.jpg

800x600_644760b9be8de.jpg

微信图片_20230425121412.jpg

采写、摄影:南都记者 肖阳

通讯员:穗文广旅宣

编辑:肖阳

南都N视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