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在身边 |离职员工泄露商业秘密被判6年罚500万

南方都市报APP • 奥一新闻
原创2023-04-26 18:37
微信图片_20230426164112.jpg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小到一张图,大到一项科技成果,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关系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即日起,奥一新闻开辟“知识产权在身边”栏目,从你我息息相关的生活领域入手,展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重要性,共同营造全社会尊重知识、崇尚创新的良好氛围。

假冒注册商标、侵犯商业秘密、刷好评抄信、抓取微信公众号用户信息......知识产权犯罪行为离我们的生活并不遥远。在今日举行的知识产权工作专题新闻发布会上,奥一新闻获悉,2022年广州两级法院共审结涉知识产权案件53791件,执行到位金额1.35亿元。其中皮某某侵犯商业秘密一案,认定被告人因泄露商业秘密造成经济损失7400余万元,判处被告人有期徒刑六年、罚金500万元。


在线审理网络著作权纠纷,平均需21分钟

法治是知识产权的最好“保护伞”。进入新发展阶段,知识产权作为国家发展战略性资源和国际竞争力核心要素的作用更加凸显。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不断涌现对知识产权司法能力和裁判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司法如何在知识产权保护中发挥主导作用?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副院长吴筱萍表示,广州法院将知识产权司法保护与一带一路、大湾区建设等国家战略深度融合,及时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的工作意见》,为两级法院强化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同时加强协作配合,着力构建“大调解,大保护”网络体系。

她还特别提到,针对广州法院涉知识产权案件数量多、体量大的现状,不断深化科学技术在司法审判中的实际应用,着力提高审判质效。比如广州互联网法院开发全要素审判“ZHI系统”,实现网络著作权纠纷案件全部在线审理,平均庭审时长为21分钟。

据介绍,2022年广州两级法院共审结涉知识产权案件53791件,其中刑事案件 632件;民事案件 44448件;执行案件8711件,执行到位金额1.35亿元。


创新商业秘密保护工作制度

商业秘密是企业存续、创新的命脉和根基。商业秘密保护工作不仅关系到企业的创新发展,还关系到小微企业的竞争活力。

据会上发布的《广州知识产权发展与保护状况(2022年)》显示,2022年广州立案查处商业秘密侵权案件3 宗,办结全市首宗商业秘密侵权行政处罚案。

奥一新闻获悉,被告人皮某某,系广州莱某电子有限公司的实际控制人、生产部经理。2001年,日本牛某电机株式会社的子公司牛某香港有限公司在广州成立某电机厂。2005年6月至2012年8月期间,被告人皮某某入职牛某电机厂,先后担任N**制造部经理、N**品质部经理等职务,在任职期间能够接触并掌握到属于不为公众所知悉的“水银投影灯芯”产品的相关技术信息。其间,皮某某利用职务便利,以不正当手段获取该厂的“水银投影灯芯”产品的生产工艺技术信息。

2015年,被告人皮某某离职后成立莱某电子公司,生产制造与“水银投影灯芯”产品生产工艺实质相同的灯芯产品并对外销售。2022年11月,广州市白云区人民法院作出有罪判决,以侵犯商业秘密罪判处皮某某有期徒刑六年,并处罚金500万元。被告人皮某某不服判决,提出上诉。2022年12月19日,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二审维持原判。据了解,该案入选广东反不正当竞争十大典型案例,成为全省反不正当竞争和知识产权保护行政执法领域典型案件。

近年来,广州在商业秘密保护工作制度、机制方面加强创新,现已将商业秘密保护纳入广州市知识产权专项资金管理办法,争取商业秘密保护专项资金。 越秀、海珠、黄埔、番禺、南沙 5 个区获批省“黄金内湾商业秘密保护创新工程”先行区。南沙区启动建设“黄金内湾”商业秘密保护基地。


采写:奥一新闻  管玉慧

编辑:管玉慧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