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7日,在光明科学城论坛上,深圳医学科学院(筹)创始院长、深圳湾实验室主任颜宁,发表了题为《光明科学城的医学科学研究——打通基础与临床的一些探索》的演讲。南都记者获悉,当天颜宁还公布了另一个新身份——光明致远基金会理事长。
颜宁。
颜宁在演讲中介绍,深圳医学科学院要打造科技教育人才三位一体的创新高地,喊出了“打造生物医药的深圳”这一口号,目标是建成一个立足深圳、带动湾区、辐射全国,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医学科技战略机构。相信历经几代人的共同努力,在世界生物医药的版图上,深圳将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虽然现在说的是豪言壮语,但我们会脚踏实地向前,有信心去实现这个目标。”
颜宁说,正因为有深圳这样的沃土,他们得以大胆尝试,期待在经费使用、人才培养、管理架构等方面探索出一条新路。她认为,进行前沿科学研究的关键是引进和培养最优秀的人才,并提供宽松、没有后顾之忧的科研环境,“临床转化也是我们将要进行的任务之一,我们的目标是培养下一代医学科学家,使他们既懂临床又懂科研。”
今年3月,颜宁获聘为深圳湾实验室主任。“当把深圳医学科学院和深圳湾实验室放在一起时,可以看到光明科学城的生物医药研究体量有多大,相信深圳的未来是光明的。”她说,过去半年,深圳医学科学院的建设速度已经超过了预期,来到深圳后发现一切皆有可能,“我们深知任重道远,所以唯有行胜于言,不负所托。”
演讲当天,颜宁还公布了另一个新身份——光明致远基金会理事长。此基金会致力于协助生物医药领域科技创新和人才高地建设,推动我国生物医药发展、促进人民生命健康。颜宁表示,除了来自政府的支持外,她还希望通过社会捐赠,为科学家提供后顾无忧的经费支持,打造宽松的科研环境,吸引最优秀的人才,“我们不设项目,就是支持人,支持他们去深耕细作,做出真正原创性的发现。”
南都此前报道,去年11月举办的2022深圳全球创新人才论坛上,颜宁宣布已向普林斯顿大学递交了辞职申请,将全职回国,协助创建深圳医学科学院。据了解,2007年,不到30岁的颜宁就成了当时清华大学医学院最年轻的教授和博士生导师。十年后,颜宁离开清华大学,成为普林斯顿大学分子生物学系首位雪莉·蒂尔曼终身讲席教授,并于2019年当选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采写:南都记者 韦娟明
编辑:张亚莉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科学家在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