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影节闭幕|“天坛奖”揭晓,《白塔之光》斩获五项大奖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娱乐
原创2023-04-30 23:18

南都讯 记者傅圆媛 4月29日,由国家电影局指导、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和北京市人民政府主办的第十三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圆满落幕。在为期8天的时间里,全球影人在北影节的召唤下,共同绘就了光影筑梦的美好画卷,让电影之光永续传承。

本届北影节以国际性、权威性、群众性的特色为全球电影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能, 已经成为中国参与全球化进程、发挥国际影响力的重要媒介,成为一年一度的盛大节日,为北京这座世界历史文化名城、全球唯一的“双奥之城”增添了魅力风情。

image001.jpg


1

“天坛奖”架设国际沟通桥梁

彰显中国文化自信

第十三届北京国际电影节盛邀全球优秀影人,荟萃世界电影精品,促进各国交流互鉴,成为国际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

本届北影节主竞赛单元“天坛奖”收到了来自93个国家和地区的1488部电影报名,其中外国影片占比超过80%,呈现出数量增长快、风格类型多元、作品水准高的良好态势。七位重量级中外嘉宾组成的“天坛奖”国际评委会阵容强大,以专业视角引领行业风向。

image003.jpg


颁奖礼上,“天坛奖”十大奖项全面揭晓。

新加坡导演陈哲艺和梅婷率先揭晓了最佳女配角为出演《图腾》的蒙特塞拉特·马拉尼翁;以色列导演那达夫·拉皮德和王宝强宣布田壮壮凭借《白塔之光》获得最佳男配角。王宝强询问拉皮德,如何看待主角和配角的关系,拉皮德睿智回答:“就像每个人都是自己生命的主角一样,正是这样他们才能成为好的配角。”

image005.jpg


image007.jpg


image009.jpg


优秀的电影音乐不是“画外音”,而是“画中情”,董冬冬、陈曦、周深为最佳音乐奖开奖,获得该奖项的影片是《图腾》托马斯·贝卡;赵小丁和泰国导演萍帕卡·托维拉为最佳摄影《白塔之光》的朴松日颁奖;苏有朋和编剧芦苇感慨好导演与好编剧的相遇是一种缘分,凭借《白塔之光》获得最佳编剧奖的张律从他们手中接过奖杯;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陈彦和张颂文为最佳艺术贡献奖开奖,张颂文表示这个奖项是对电影人创作力的表彰,获得该荣誉的是《白塔之光》。

image011.jpg


image013.jpg

image015.jpg

image017.jpg

image019.jpg

image021.jpg

image023.jpg

吴彦姝、周冬雨以女性电影人对演艺事业的理解和共鸣为切入点,揭晓最佳女主角奖,这一奖项由电影《惩罚》的安东尼娅·塞赫尔斯和电影《曼妙之旅》的丽娜·雷诺共同获得,这是北影节首次颁发双最佳女主角奖;关锦鹏和莫文蔚为最佳男主角获得者《白塔之光》的辛柏青颁奖;土耳其导演努里·比格·锡兰和阿根廷电影评论家、马塔布拉塔国际电影节主席费尔南多·胡安·利马一同揭晓最佳导演获得者为《图腾》莉拉·阿维莱斯;张艺谋、葛优搭档默契、话语幽默,为最佳影片颁奖。在葛优眼中,好电影的标准是靠“比”,“比谁敢中场休息,电影看一半,歇20分钟,让观众出去吃爆米花、喝水、上厕所,最关键的是中场休息之后,大家还都能回来,而且一个都不能少!”最终,这个大奖由《惩罚》摘得。

image025.jpg

image027.jpg

image029.jpg

image031.jpg

image033.jpg

image035.jpg

image037.jpg

本届北影节还授予张艺谋导演终身成就奖,他从老友陈道明的手中接过奖杯。在致敬短片中,可以强烈感受到张艺谋导演作为中国“第五代导演”领军人物的才情横溢、步履不停,就如他所说,“电影是拍给心看的东西”。时至今日,他依然不负热爱,拓展着电影的艺术空间,激励更多中国电影人继续前行。颁奖现场,全场影人、嘉宾集体起立祝福张艺谋导演,他也谦虚表示,这个奖应该叫“终身学习奖”,或者“终身坚持奖”。

image039.jpg


2

紧密联结全球影人

鲜活呈现时代发展

一座城市就是一部电影,第十三届北影节闭幕式暨颁奖典礼用电影连结时光,鲜活地呈现出时代发展,为北京“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写下了完美的注脚。

颁奖典礼由尼格买提、蓝羽、李杰、悦悦担任主持,影人代表何冰、关晓彤一同介绍节目内容。综述片《雨燕衔春回》由演员周迅配音读诵旁白,讲述着电影在人们心中投映的感动与浪漫;在王圣迪、郑昊森两位小演员的歌声中,“天坛奖”奖杯闪耀出场,让人们看到电影之光的薪火相传;杨坤演唱的歌曲《送你一朵小红花》动人心扉,慰藉电影人一路跋涉的艰辛,赞赏他们的坚韧勇气。

image041.jpg

image043.jpg

电影是一份事业,更是一种信仰,选择了电影就是选择了追逐光亮的一生,拼尽全力,无怨无悔,周深带来一首《光亮》致敬逝去的电影人,感谢他们曾经用作品点亮人们心底的光明,大屏幕上出现的一张张熟悉的面孔,勾起了人们对他们的怀念之情;曾经与张艺谋合作过电影或者“双奥”开幕式表演的孩子们——林妙可、林浩、李华飞、吴海市、唐亚宁、柴松、张慧科、李振强、李振芳、2022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的“小鸽子们”与马兰花儿童声合唱团一起表演了歌曲作为礼物送给张艺谋导演,也鞭策电影人征途漫漫,惟有奋斗;呼兰的脱口秀《一个都不能少》让人们在欢笑之余,感受到电影艺术的辉煌离不开电影人的执着付出,台前幕后,一个都不能少;毛阿敏演唱的《天坛之约》传递出对于中国电影未来的憧憬与向往,期待着北影节的“一年一会”。

image045.jpg

image047.jpg

image049.jpg

闭幕影片之一《长空之王》的主创刘晓世、王一博、于适、翟宇佳、王子宸、芦鑫一同亮相颁奖典礼,这部青春热血、激情澎湃的励志大片彰显着中国电影展翅奋飞、冲上云霄的豪情。在即将到来的五一档,《长空之王》将“领航”更多的中国电影,勇于追梦,创造新的奇迹。

image051.jpg


3

文化惠民被影迷点赞

电影市场潜力无限

北影节信守对于影迷发出的“来北京看世界最好的电影”的承诺,得到影迷的认可和点赞。历经十三载,北影节共展映中外影片4000余部、1万余场次。今年“北京展映”单元精选了180余部中外优秀电影作品,在28家合作影剧院及体验空间进行集中放映,开票当天便再现了“手慢无”的抢票盛况,十秒之内,4K版本的《悲情城市》《天若有情》及IMAX版本的《2001太空漫游》就售罄。在抢票观众年龄分布上,25岁以下年轻观众与去年相比提升11%,由此可见中国电影市场的蓬勃态势和巨大潜力。

备受瞩目的“天坛奖”主竞赛单元入围影片和“注目未来”的参选作品让观众热情高涨,今年北影节增设了粉丝入围影片观影专场及映后交流活动,而三部入围“天坛奖”的中国电影《消失的她》《瞧一桥》《白塔之光》更是吸引大量影迷先睹为快,足以证明观众对于国产影片的殷切期待和坚定信心,更多的“中国故事”正在通过北影节进入国际视野,传播中国声音。

image053.jpg

image055.jpg

image057.jpg

“北京展映”在延续经典单元设置的基础上设计了“丝路十年 联想未来:电影亚洲连线”等多个特别策划主题,为大家奉上新颖、丰富、立体的电影作品,各种难得一见的“宝藏影片”让观众一饱眼福,沉醉于难忘的世界电影之旅。“云上共享”单元通过流媒体平台,让电影节目与全国电影观众实现共享。

北影节已经成为全球XR生态的重要一环,今年“北京展映”XR单元拓展了电影节多样化的叙事探索,延展元宇宙迭代边界。

4

迈向电影强国之路

推动世界电影交流共享

本届北影节延续“电影强国论坛”品牌,三场核心论坛为中国电影勇攀高峰提供多维发展路径,坚定中国电影的蓬勃走向,彰显北影节的国际性、专业性、引领性。

 “用电影语言讲好中国故事”的产业论坛深度探讨了如何用好电影这个世界媒介,展示出更加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推动世界电影交流共享,促进人类文明的交融互鉴。

“以光影之桥 促文明互鉴”的国际合作论坛视野开阔、思想新颖,坚信电影行业于变局中开新局,再创辉煌。

聚焦“现实主义电影作品的探究、追求和打造”的创作论坛积极推动中国现实主义影片在适应新时代社会生活的基础上面向未来,走向世界的叙事体系。

image059.jpg

1266x480_644e74ec15448.jpg

1270x845_644e74ec1bd48.jpg

中国导演张艺谋,土耳其导演、编剧努里·比格·锡兰,德国导演、编剧弗洛里安·亨克尔·冯·多纳斯马尔克和中国香港摄影师、导演、作家杨凡带来极具深度的四场电影大师班,金句频出,为电影从业者授业解惑。

1270x845_644e752877445.jpg

1270x845_644e752873768.jpg

1268x730_644e752864297.jpg

1269x604_644e7529208eb.jpg

以及“中国电影投融资峰会”“青年电影人论坛”“中国影都发展论坛”三场专题论坛,进行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有益探索,聚焦行业热点问题、畅谈前沿创作理念,勉励中国电影人携手共进,共赴新征途。

1268x433_644e75625069c.jpg

1268x375_644e7562525e7.jpg


5

带动全产业链创新

打造永不落幕的电影节

今年北影节“北京市场”全面重启线下活动,整合国内外电影全产业链优质资源,成为国内电影市场的风向标和新人新作的重要孵化器,受到业界充分认可。

北京市场今年开创了诸多“第一次”。第一次将活动场地调整到网红打卡地朝阳区郎园Station,组织五大板块内容,打造三大平台;第一次打造了北京最大的电影文创衍生品展会,带动群众文化的消费增长;第一次增设“首席制作人”团队,激活影视资源,为创作者与市场铺设桥梁;同时深化与北京国际体育电影周的合作,与创投板块联动设立“体育电影项目扶持基金”。

image079.jpg


6

激发青春力量

成为电影人才“摇篮”

北影节积极促进电影交流、培养青年电影人才,真诚为青年导演做实事,已形成青年导演培育体系的“正循环”。“项目创投”组建近几年国内“最强创投终审评委阵容”,中国香港导演陈可辛领衔评审团一起发掘新人新作,鼓励内地青年影人共同探索合作新模式。同时,继续加强人才交流,去年与香港国际电影节首次签约后“开花结果”,今年不仅有四个香港项目入围北影节创投,吸引了中国香港青年导演积极参加,两大电影节还再度签约合作。

1268x845_644e75c3b25f1.jpg

1267x615_644e75c3b81d6.jpg

不仅如此,各领域评委齐聚“注目未来”,世界青年影人奔赴北京;ReelFocus真实影像计划嘉宾阵容强大,为青年影人提供全产业链支持,为新人开设专项赛道,打造人才交流市场;从“项目创投”脱颖而出的青年导演“反哺”电影节,导演徐磊执导了北影节的主题短片,顾晓刚作为复审评委出席“项目创投”等,都是青年导演培育体系日渐完善的体现。更通过华语中小成本艺术电影展映及论坛系列活动,展现、激发青年影人创作力量,助力中小成本艺术电影突围;启动“中国纪录电影放映计划”活动,扩大纪录电影的传播影响力,推进新时代中国纪录电影的高质量发展;举办春季招聘会,为行业发展来对接人才,注入活力。

1269x846_644e75dbe5081.jpg

1266x845_644e75dbe21c5.jpg

今年,电影节还与产业园区、朝阳国际文化原创青年人才会客厅等达成长期合作协议,全年不定期组织创投分享会、行业沙龙等活动,激活周边影视产业资源,把北影节办成“永不落幕的电影节”。

在这过程中,北影节的“年轻态”越来越深入人心,吸引大量青年群体参与互动。第三十届大学生电影节“向光而立”,举办八大板块丰富活动,不仅为优秀国产电影提供了展示成就的舞台,也为中国电影培养了众多电影人才,推动了中国电影事业的发展。北影节与100所高校千余名高校师生的联动,令北影节更加生机盎然。

编辑:郑若琳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