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童声唱响鹏城,“童声耀中华”福田民族童声合唱周收官

南方都市报APP • 福田大件事
原创2023-05-05 11:56

5月3日晚,“童声耀中华”福田民族童声合唱周闭幕音乐会——“远古与大地”多民族童声合唱音乐会在深圳大剧院举行。

来自新疆喀什的飞越彩虹维吾尔族童声合唱团、来自云南沧源的飞越彩虹佤族童声合唱团、以及来自贵州的飞越彩虹苗族跺月亮少年艺术团,跨越5400多公里的距离相聚深圳,与深圳音乐厅“小金树”多民族童声合唱团、深圳飞越彩虹合唱团同台献歌,以舞会友,还有新疆十二木卡姆艺术团、苗族青年歌手朵久央鼎力加盟。这场尽显原生态民族音乐之美的演出,为深圳市民的“五一”假期画上了美妙句点。福田区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吴欢,区政协副主席刘玉新,国家一级作曲家、中国合唱协会特聘专家、松禾成长关爱基金会音乐专家刘晓耕,深圳市合唱学会理事长、深圳群声合唱团艺术总监兼常任指挥陈光辉等合唱领域专家出席活动,深圳市委统战部民族处及福田区委宣传部、统战部等相关部门负责同志参加。

800x533_645473b5e5d7f.jpg

800x489_645473b5f13b6.jpg

800x502_645473b5ef91b.jpg

民族歌舞呈现,点燃深圳舞台

当晚,演出在苗族青年歌手朵久央与深圳音乐厅“小金树”多民族童声合唱团合作的《歌唱美丽的家乡》中开场,将传统苗岭飞歌结合现代多声部合唱,共谱民族非遗传承新篇章;此外,飞越彩虹苗族跺月亮少年艺术团带来了荣获第九届中国舞蹈荷花奖银奖的舞蹈“跺月亮”。据介绍,“跺月亮”源于苗族传统芦笙舞蹈的“跳月”,生动表现了苗族人民勤劳勇敢,热情奔放的性格,体现了苗族人民古老而绚丽多彩的生活状态,以及向善向美的追求;来自云南边陲的佤族小朋友们,则身穿红色背心短裙,头戴银色发箍手环,留着漆黑如瀑般的长发,光着脚丫走上舞台,带来拥有超过500年历史的佤族甩发舞,在热烈动感的甩发舞中,现场观众的热情也随之被点燃。

牵手边疆好友,共唱民族天籁

下半场一开场,艺术家们的器乐重奏,新疆孩子们的载歌载舞,让观众领略到来自传统非遗瑰宝——新疆十二木卡姆的独特魅力,而飞越彩虹维吾尔族童声合唱团也与深圳飞越彩虹合唱团共同演绎由德国音乐人老锣谱曲,改编自宋代诗人张栻诗作的《立春偶成》,赋予这首源自古典诗词的作品更加新鲜的火花。本次音乐会随着深圳音乐厅“小金树”多民族童声合唱团、深圳飞越彩虹合唱团的朗朗歌声圆满结束,也标志着“童声耀中华”福田民族童声合唱周正式收官!风格浓郁的传统民族音乐搭配着天籁童声,再加上美轮美奂的民族服饰,将民族非遗文化展现得淋漓尽致,给在场观众带来美妙的音乐享受。

此外,5月4日-6日,新疆孩子将前往深圳天文台参观体验,并与深圳孩子一起亮相北京大学“校庆杯”全球校友高尔夫友谊赛;佤族孩子与苗族孩子则携手深圳孩子共赴香港,与香港中小学、香港儿童合唱团等开展系列青少年文化交流活动。

相关链接

“童声耀中华”福田民族童声合唱周是福田区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全力打造的民族团结文化新名片,由区委宣传部、区委统战部、区公共文化体育发展中心主办,区飞越彩虹民族文化交流中心承办,深圳音乐厅、深圳市青少年活动中心、松禾成长关爱基金会、福田文化馆·音乐主题馆等多家机构联合协办执行,由深圳市福田区宣传文化体育事业发展专项资金资助。以童声合唱为主要艺术形式,通过音乐会、合唱大师课、专家论坛、童声合唱进校园、进社区等多种方式,传递民族文化特色,分享民族文化多彩之美。

魅之回响——“远古与大地”多民族童声合唱音乐会作为“童声耀中华”福田民族童声合唱周闭幕音乐会,贵州苗族、云南佤族、新疆维吾尔族等地民族童声合唱团以及深圳音乐厅、飞越彩虹本地童声合唱团同台演绎,该活动不仅丰富了市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更有效促进各民族交流交往交融,增进民族团结良好局面,为福田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采写:南都记者张馨怡

编辑:张馨怡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