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圈的成长、崛起,像是孕育一场生命,抑或形容为,是一场生态变迁,从一处荒漠演化为一座热带雨林。”天河路商会会长、正佳集团副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谢萌在接受奥一新闻记者专访时,这样形容了天河路商圈的发展历程。
西起天河立交,东至岗顶,长2.8公里的广州天河路称得上是一段传奇。这短短一路,聚集着二十多个综合商贸载体,占据广州全市半壁江山的高端购物资源,日均客流量超150万人次,是中国最具规模的高端商贸集聚区之一,也是国内首个破万亿的商圈,有着“华南第一黄金商业带”之美誉。
每逢晚上,万商云集的天河路商圈人声鼎沸,车水马龙,高楼林立间灯光如昼,流光溢彩。大街小巷烟火升腾,热闹非凡,兴盛如斯。
然而,潮起珠江,巨变天河,时光倒流二十多年,当年的天河路及周边区域,却是另一番景象。闲置地大片,烂尾楼成行,直至崭新的大厦如雨后春笋般崛起耸立,这片荒芜才成为了商家汇聚的制高点。两相对比,翻天覆地巨变尽在其中。
天河路夜景图/南都图库
光阴如梭,千帆过尽,天河路商圈的成功崛起,离不开一次次商流汇聚与升级。
1996年,天河城开业,2005年正佳广场开业,亚运会前夕,太古汇与天河又一城等商业物业的筹备又让天河路商圈大面积增容,2012年天河路商会正式成立,搭建起万商链接桥梁……与此同时,五星级酒店等配套设施开门迎客,文化与科技相关企业也同步开花。聚木成林,文商旅融合发展不断添新添彩。
回头看这将近二十六年的发展,有足够多的记忆值得回望,展望未来,也有着丰富的前景可以憧憬和探索……为此,奥一新闻记者约访多位携同天河路商圈成长的工作人员,透过他们的视角,通过他们的亲身体验,来看这一令人惊叹商圈的繁荣历程。
广州天河路商圈远景图/南都图库
天河路商圈发展是一次次“认知”的迭代升级
1980年谢萌出生,2002年留学归国进入正佳集团,子承父业,挑起重担,筹备位于天河路商圈的正佳广场项目,2005年这一在国内史无前例的巨型商业中心正式落地。时光荏苒,谢萌陪伴这座“庞然大物”度过了18年春秋,自己也步入了不惑之时。
看着正佳广场从出生到成年,也看着一整个天河路商圈聚沙成塔,谢萌是天河路商圈崛起的见证者,也是实打实的开荒者、建设者。
当年,天河片区只是一片名为苗圃的荒芜之地,如今,苗圃之上已崛起商业茂林。那么,开拓者们是如何保持这片土壤二十年来朝着繁荣发展?在谢萌看来,这离不开一次次认知的迭代升级。
“商圈是‘活’着的,它要成长不是说外表如何光鲜亮丽就可以,它需要被武装大脑,需要有价值观,只有内核充实了,才能吸引大众。我特别能接受别人说正佳广场旧,因为大家不会因为一个地方‘旧’而不来,大家只会因为这个地方‘破’而不来!当然,对商圈经营的认知是需要迭代升级的,不是一蹴而就的。”
谢萌举例到,此前商会基本一年一度外出考察,这实际上就是在促进认知的迭代,认识到别的国家、别的企业为什么做得好的同时,以此学习,修正目标。再以正佳为例,起初只想做好一个购物中心,但这一认知明显不足以承载后续发展,尤其是随着电商时代的来临,购物中心面临了巨大的压力。
“如果还定义天河路是一个商圈,那这条路就走窄了。线上什么都可以买到,何必跑线下呢?所以,2016年对我们而言是一个很重要的分水岭,当时正佳也提出来,要做世界级文化旅游目的地。”
线上购物带来的冲击,购物商城愈发同质化……当这些问题摆在眼前时,谢萌给出了“去创新,去满足消费者精神需求”这一答案。在谢萌看来,商圈永远需要创新,而创新观念来源于消费者,也要高于消费者,因此要提炼消费者精神深处的东西。
“居于城市中心的人们不缺商场,缺的是精神绿洲,看到消费者内心渴求但暂时无法被满足的精神需求,不断引领消费者,推动大众生活方式进步,打造时代的空白,这才是企业要做变革。我也会彷徨,每天怀疑自己,但用户的体验感最重要,只要客户觉得做得对,那就行。”
天河路商会会长、正佳集团副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谢萌/受访者提供
以十年为阶段计划,把井打深,把水引来
2005年,谢萌受商场一名保安大哥提议的启发,决定学习香港,在广州的商场开办恐龙展,但后续创意如何落地是问题关键。“那时候咱也不懂,什么策展,营销,这就是认知的不足。不过,光想也没用,你要知道怎么把恐龙展示出来,后面建设海洋馆也是,如何把海水引入等等。所以,要有想象力,也要有创造力。”
认知迭代升级,具体操作也需落地,想象力与创造力缺一不可,整个商圈发展同样如此。于是,天河路商会在2012年成立之初,就拿出一份十年规划,如今,十年已过,蔚然成型,商圈基础配套设施已基本完善。
“我们希望成为世界十大旅游目的地,以此对标的是日本的银座、法国的香榭丽舍,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商圈就不单是商业性质,是商旅文结合体。起初我们便制定十年规划,前四年先建商会,后四年建基础设施。要成为世界级文旅目的地,就需要有世界级文旅该有的基础设施,目前我们天河路商圈已经有美术馆、海洋馆、雨林馆、博物馆等,基础设施趋于完善。往后新的十年,还需要继续把文商旅这件事学扎实,做扎实。只有井打得足够深,才会有泉水涌来。”谢萌介绍道。
在谢萌口中,正佳是一个慢企业,天河路商圈同样如此,“世界十大旅游目的地”的目标也好、未来希望成为世界上具备先进生产力的智能商圈也好,都需精雕细琢。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认知迭代升级,规划逐年更进,愿景因时制宜,策略群策群力,但最关键的“使命”要始终如一,在谢萌的表述中,“选对了路很重要!知道‘岛’在哪,然后大家朝着这个方向用力划船就好了。”
“对于天河路商会,这一整个商圈而言,价值观和使命可以说是100年不会变——我们希望为广州市民创造幸福富裕的生活。商场是一个大的建筑物,你要用它来连接未来的几代人,这很重要。我们也希望培育下一代消费者,比如当孩子们长大走出国门后,看到什么都不足为奇,‘哦,我小时候在天河路商圈就见到过!’”
图:春节期间,正佳大唐千灯会成广州市民新春祈福新地标/南都图库
达成共识,求同存异,差异化发展
“曾有人说过‘得天河者得广州’,20多年来天河路商圈不断扩容,如今还包括花城广场、天河中轴线上K11艺术购物中心等,可谓连成了一个高端、新潮、充满活力的购物生活商圈。”
在陪伴正佳友谊店开业至今的商场经理曾卓莹看来,早在20年前,天河已经是广州一大旅游点,吸引着本地居民以及外地游客,如今,窗见过马,更是今非昔比,短短的天河路早已横向扩张,体系庞大,天河路商圈也不再单单代表着短短一条的“天河路”。
曾卓莹(右一)与同事们在友谊商场前合影/受访者提供
也正是因为发展需要,天河路商会在2012年孕育而生,正佳集团常务副总裁余绩慧回顾到,随着天河路的扩张,需要一座桥梁,架构起政府与企业的沟通渠道,也为商圈内企业打造更行之有效的营商协商模式。
她向记者举例,以前多家购物中心为了抢一家品牌入驻,可能互相打价格战,这样做的结果是伤敌一千自损八百,但随着商会这一枢纽成立,大家形成共识,只有商圈的共荣共进才能持续向好发展,彼此会有意识地求同存异,差异化地发展。
天环广场/南都图库
作为会长,谢萌也提到,企业间的认知不太可能一致,但会有共识。
“目前大家都明白,我们不应该只是卖东西,要想如何把文化和旅游结合,让整个商圈变成一个目的地。共识达成即可,大家有竞争也要合作。至于,商会的存在,做到隐形就好,没有谁是Number one,也不是说会长就可以拍板决定什么。何况,每家购物中心的DNA不同,提供给顾客的价值也不同,商圈与其被定义统一的风格,不如不同,大家需要各自的模式。”
“比如,正佳广场,更适合家庭出游,有的购物中心更贴近高端消费,有的更贴近百货,百花齐放……此外一些剧本杀、剧场也好,各种创新的小业态,商圈也要接纳,包容,让它们慢慢地长起来。商圈的成长就如培育一座森林,不能想着割一茬韭菜就收场,你要有长远的目光,足够的耐心,允许各种物种生长,各种生态发展。”
扎根商圈,互相依存,互惠互利
森林生态系统是充满智慧的,有洞察力,有交流能力。泥土之下,植物根部紧紧连接,编织一张精密“树维网”,通过这张网络,树木之间互相依存、互惠互利。广州天河路商圈可作这一类比。
友谊正佳商店与正佳广场便同步开业,互惠互利近二十年。这期间,友谊一直秉承自身理念,将“服务”放在第一位的同时,扎根商圈,依托商圈,走出了更具活力的友谊之路。
“客流是相互吸引的,依托商圈和正佳,友谊正佳店的优势在于活动多样,引进的品牌年轻,客群也越来越年轻化,有时看到穿着汉服以及一些新潮服饰的小姐姐,我也会觉得很新奇。去年年底,天河路商圈还入选首批全国示范智慧商圈。我们现场很多品牌都有加入数字化、智能现代化的服务,比如用设备去帮顾客匹配合适的化妆品等,让顾客在线下可以有更新鲜的体验。”曾卓莹分享这些年在商圈工作看到的最显而易见的变化。
工作中的曾卓莹/受访者提供
“这二十年里,商圈的人流逐渐增加。我们还经常根据商圈客群开展音乐表演、模特走秀、美妆课堂等现场活动,周边居民对我们很熟悉,觉得我们的企业文化特别厉害,很有朝气。如今,商圈是华南区第一,但我觉得商圈会越来越先进,越来越国际化,给到我们客人更好的购物体验,更好的生活模式,我对商圈未来满怀期待。”
展望未来,回忆过往,陪伴友谊正佳店走过二十余年的曾卓莹,还是会清晰记得刚开业时的情景,她告诉记者,那是广州的一月,初春时节,天上飘来细雨,很安静,前一天晚上她和同事们通宵达旦筹备,而开业那一刻她觉得内心很充盈宁和,“这是一个很安静的季节,一切都将萌发出来。”
“我们是基石,任何一环节,都要避免出错”
在森林“树维网”中,每一节点都是维系整一生态系统运行平稳的关键。十二年前,退伍军人洪友选择进入正佳物业,成为商圈一环,负责安保工作,维护购物中心的治安,为顾客创造安心可靠的购物环境。
如今担任正佳物业总经理助理的洪友从自身工作视角出发,分享了他这十二年来最直观的感受,“整个商圈不光营商环境有了很大的转变,治安环境也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提升。”
正佳物业总经理助理洪友/受访者提供
“安全最重要,我们是基石呀!”洪友提到,以前商场内都会有他们这些安保担任便衣,每年打击很多涉嫌偷盗的嫌疑人,有的是盗窃店铺物品,有的是偷取顾客财物,近几年随着政府和企业下了很大的功夫后,偷盗情况基本少见。
但,这并不意味着安保工作难度降低。“商户自然是希望客流越多越好,这代表着生意兴隆,但对我们而言,肯定工作压力是和客流成正比的。”
购物节活动在天河路商圈举行/南都图库
“人流这么大,各种情况都可能遇到。特别是每次商场举办什么大活动我们都要慎重对待,仔细认真地去做好预案,任何一个环节,都不能够出一点点的差错,不过现在商圈内,消防、保安等系统,都有逐渐智能化、科技化、数据化。比如通过统计,我们可以了解到商场不同时间段的客流,然后在高峰时采取相应的方案。”
据洪友介绍,目前十几家商场载体都有形成联动,保安巡岗时,一旦发现需要紧急处理的情况,也可以及时呼叫隔壁购物中心寻求支援。就正佳广场自己来说,也有与派出所以及指挥中心形成三岗联动,组成最小单元。
多年以来,商圈内的企业与单位配合默契,运作有序,即便是遇到一些户外棘手的突发事件,商场作为社会治安力量一部分,也会迅速调度,积极协助相关部门处理。目前,正佳广场作为天河路商圈最小应急单元组长单位,已被上报中央,作为学习示范点进行全国推广。
约访的短短半小时内,洪友的对讲机与电话基本没有噤声,他时不时起身,大步流星走出办公室,处理工作,这是他持续了十几年的日常状态。
临近采访尾声,洪友还告诉记者,他最近成为了新广州人,在商圈工作十多年后,祖籍安徽的他选择安家落户广州,让小孩也来广州接受教育。
共同努力,共享美好,这座商业茂林的郁郁苍苍,离不开顾客、企业、品牌,以及扎根其中的每一位奋斗者。
客如云来,因商而兴,脚踏实地创新路,科技赋能谋发展,天河路商圈下一个二十年,又会是怎样的繁荣新面貌?每一位参与者都拭目以待。
采写:奥一新闻记者 刘婕
编辑:刘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