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患者肿瘤压迫上腔静脉,东莞一医院实施手术助其转危为安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东莞
原创2023-05-05 18:23

近日,一名肺癌患者面部跟上肢出现浮肿,还伴有胸闷、憋喘等症状,来到广州中医药大学东莞医院(东莞市中医院)求医,随后被诊断为上腔静脉堵塞,该院血管病与肿瘤介入科为患者开展上腔静脉综合征介入手术,通过微创介入的球囊扩张血管和支架植入,成功让“主干道”重新恢复通畅。而该例手术也是东莞市中医院开展的首例上腔静脉综合征介入手术。

患者肿瘤压迫上腔静脉

据了解,61岁的冯阿伯是一名中央型肺癌患者,近一个月来,冯阿伯发现颜面部、右上肢无缘无故出现浮肿,还伴有胸闷、憋喘等症状,并日渐明显,逐渐加重!于是在家人的陪伴下,冯阿伯来到医院血管病与肿瘤介入科就诊。

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通过胸部增强CT发现,冯阿伯的肿瘤已压迫到上腔静脉。该院血管病与肿瘤介入科范惠双副主任医师根据症状及检查结果分析,患者为中央型肺癌压迫导致的上腔静脉综合征,浮肿、胸闷等症状是因静脉血液回流受阻而致。

屏幕快照 2023-05-05 下午5.57.09.png

通过胸部增强CT发现,冯阿伯的肿瘤已压迫到上腔静脉。

“上腔静脉综合征是肿瘤常见的急症,若不及时识别处理,患者很可能有生命危险”,患者主治医生介绍称。

解决上腔静脉阻塞是首要任务

病症是因血管堵塞引起,治疗的首要任务就是解决上腔静脉阻塞的问题,从而缓解患者浮肿、呼吸困难等症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主治医生介绍,目前能迅速有效解除上腔静脉梗阻的治疗手段有外科手术治疗以及介入微创治疗。考虑到患者年龄较大,外科手术耐受力差,建议患者选择介入微创治疗。介入微创治疗是在上腔静脉狭窄处置入支架,可迅速获得可靠的治疗效果,具有创伤小、易耐受、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

随后,主治医生带领血管病与肿瘤介入科团队,为冯阿伯进行介入球囊扩张血管和支架植入治疗。术后,冯阿伯颜面部及右上肢浮肿、胸闷、憋喘等症状明显缓解。

范惠双介绍,血管遍布全身,犹如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其中,上腔静脉属于“主干道”,是血液回流到右心的主要静脉通道,这条“主干道”一旦出现堵塞,血液回流受阻,可酿成严重后果。

上腔静脉综合征是上腔静脉完全或不完全性阻塞,导致经上腔静脉回流到右心房的血液部分或全部受阻而引起的症候群,最常见的病因为胸内恶性肿瘤侵犯或压迫上腔静脉。

临床症状与上腔静脉阻塞的部位、范围、程度、发展速度以及侧支循环建立的完整与否有关,多数患者会出现呼吸困难、胸痛、脸部及上肢水肿、胸壁静脉曲张等症状,严重时还可能出现颅内压增高,出现恶心、喷射样呕吐等症状。

采写:南都记者 黄芳芳

编辑:黄芳芳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