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讯 记者梁思华 5月6日,广州市黄埔区、广州开发区举行工业园区转供电改革实施方案发布暨“埔e园”平台上线仪式。
南都记者在会上了解到,黄埔区通过明确规则、建立平台、改造电表、优化服务,探索解决转供电环节不合理加价行为的管理模式。其中,全国首创“智慧平台+智能电表”管理模式,实现“平台管理、计量装置、收费规则”三个统一,重点解决工业园区普遍存在的“收缴方式不统一不透明、计量表计落后、未严格执行转供电收费规则”三大问题。
黄埔区将按计划、分步骤推进全区155家工业园区转供电改革,争取在2023年12月底前完成区属国有工业园区电表改造和平台接入工作,其余在2024年6月底前完成。全部改造完成后,6000家企业将受益。
5月6日,广州市黄埔区、广州开发区举行工业园区转供电改革实施方案发布暨“埔e园”平台上线仪式。 南都记者 马强 摄
用电信息透明化:
创新搭建工业园区智慧用能管理服务平台
转供电是指电网企业无法直接供电到终端用户,需由其他主体即转供电主体转供的行为。工业园区转供电问题是国内城市普遍面临的痛点和难点。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园区二次加价、截留国家减税降费红利、供电安全隐患等问题影响和阻碍了企业的健康发展。
数据显示,2022年,黄埔区全社会用电量突破200亿千瓦时,居广州各区之首。截至今年3月底,黄埔区已有21.8万户市场主体,其中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超过20.8万户,占比达95%。加快解决工业园区转供电问题势在必行。为此,广州开发区营商环境改革局会同黄埔供电局,先后考察4个转供电先行地区的治理经验,深入一线,走访18家黄埔工业园区,组织53家园区管理方和中小企业开展22次集体讨论,经反复论证,创新搭建工业园区智慧用能管理服务平台(即“埔e园”平台)。
“通过‘埔e园’平台小程序,我们可以查看到公司每月的用电情况、费用明细以及分摊的电费,分摊的依据等有关信息,这是真正实现了电费收取的公开、公正、透明。”广州麓鹏制药有限公司周帝说。
据介绍,园区企业可直接在“埔e园”平台小程序上查询自身用电情况、费用明细以及园区用电总体情况等,并可对园区收费标准执行、账单构成进行校验,如发现转供电加价情况可即时举报违法行为,实现用电信息透明化。
霍尼韦尔腾高电子系统(广州)有限公司负责人柳冉冉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上个月园区使用平台计费后,我们公司电费费用减少了11%左右,节省了大约7000元的费用,预计全年可以节省8万-10万元左右,这实实在在降低了我们的负担。”
当前,黄埔区已先行选取圣力科技园、视联科技园2个园区作为试点,率先为128家企业升级改造智能电表264台。自接入“埔e园”平台以来,所有智能电表运行正常,数据采集即时顺畅,平台自动抄表、自动计费等电费管理功能达到预期效果,仅2023年3月已为2个试点园区企业共节省电费6.1万元,月用电成本较改革前下降13.5%。
“埔e园”平台可实现用电信息透明化。 南都记者 马强 摄
用电管理更精准:
智能电表实现大工业用电分时计费
国内已有多座城市探索解决工业园区转供电问题。据南都记者梳理,不少地方的解决思路为“表装到户”,由供电部门对企业用电进行直接管理收费。比如,上海推出“政府出资改造配电系统、供电部门承担改造建设任务、最终实现直供电抄表到终端用户”的“转改直”模式,中山推进企业“一户一表”改造工作等。
黄埔区的解决思路为要求各工业园区统一为园区企业等终端用户分别安装智能电表,按分表计量电量收取电费。通过统一计量装置,可实现现行大工业用电的分时计费,又利于“埔e园”平台采集数据,从源头上解决园区用电计费不准确问题。
与此同时,该区进一步细化明确工业园区转供电涉及的电费单价、基本电费、损耗、公摊、供电设施维护费的计算和分摊方式等内容,规定工业园区转供电主体每月向所有终端用户收取的电费总和不得超过其向电网企业缴纳的总电费。“埔e园”平台将根据最新的收费标准,运用云端数据自动计算电费,既能准确计费又节省人力成本。
“‘智慧平台+智能电表’模式不仅能给企业降低经营成本,也同样有利于相关政府部门对各园区进行监管,以及园区降低管理成本。”黄埔区营商环境改革局三级调研员陈凯介绍。据悉,园区管理方可通过“埔e园”平台对园区的户变关系、企业信息、用电数据、能耗情况等信息进行管理,实现园区管理数字化和现代化升级。
活动现场,广州开发区科技企业加速器、华南新材料创新园、莱迪创新科技园等5家工业园区签署“埔e园”平台接入意愿书,正式开展园区转供电改造。接下来,黄埔区将推进全区155家工业园区转供电改革,争取在2023年12月底前完成区属国有工业园区电表改造和平台接入工作,其余在2024年6月底前完成。
针对2024年6月前按要求完成智能电表改造并接入平台的工业园区转供电主体,黄埔区将按照实际改造的电表数量进行改造补贴,单相电表补贴325元/台、三相电表补贴750元/台,补贴费用不超过改造总费用的50%。
“我们园区改造前有80%都是机械表,不能分时计量,不断有企业反映计费不公平,特别是24小时用电的企业,觉得应该按峰平谷分时计费更公平。我们也一直想全部更换为分时计费智能电表,但因为成本问题一直没有实施。这次刚好赶上政府有补贴,我们小投资便完成了全部的电表改造。”圣力科技园管理方赵志成说。
南都广州新闻部出品
编辑:梁思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