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瞩目的汇丰股东大会投票结果,终于出炉。5月5日晚间,汇丰控股发布了相关公告,汇丰控股股东投票否决了由中小投资者代表提出的股息调整与业务重组计划。
南都湾财社记者看到,从具体投票来看,超过80%的股东反对结构性改革(包括但不限于分拆、战略重组和重组其亚洲业务)和股息恢复至疫情前水平这两大议案。
5月7日,对于上述公告,平安资管方面回应:“我们尊重汇丰股东的选择,同时建议汇丰董事会及管理层以开放的心态,虚心听取来自股东的建议,不断改善经营管理,提升公司价值。”
这个结果意味着,汇丰控股与大股东平安资管及小投资者联盟关于“亚洲板块战略重组”的分歧争议,暂时尘埃落定,告一段落。
南都湾财社记者注意到, 股东大会前夕,汇丰刚公布了今年一季度财报,财务数据超预期。财报显示,2023年一季度,该集团营收201.71亿美元,同比增长64%;除税前利润为128.86亿美元,预估86.4亿美元。同时,汇丰宣布,派发2019年以来次季度股息每股0.1美元。
据记者观察,这份成绩单,也成为汇丰对此前外界关于“多年来业绩表现不佳”回应。
实际上,就在4月份,在这次股东大会之前,汇丰控股与其主要股东平安资管之间就“是否重组汇丰亚洲业务”已经隔空论战多时。
4月18日晚间,平安资管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黄勇发表了《平安资管公司关于汇丰控股的原则和立场》的声明称,自2015年起,平安资管逐步增持汇丰,成为汇丰的长期投资者。投资初期,汇丰的业绩表现乐观,然而,随着汇丰经营业绩恶化、表现显着落后合理同业对标组、对股息政策进行破坏性调整、市值持续下滑、对全球商业模式挑战反应迟缓,平安资管日益感到担忧。
黄勇认为,推动汇丰亚洲业务战略重组,把总部设于香港并独立上市,将为汇丰的所有股东带来诸多收益,包括亚洲业务估值倍数重估释放的巨大价值、ROTE的提升、成本协同效益以及资本减免效益。
“战略重组后汇丰仍然是亚洲汇丰的控股股东,汇丰仍是一家各地业务相互协同的全球银行,不会造成汇丰的环球价值损害、增加运营成本、及法律障碍等问题。” 他强调。
不过,汇丰控股方面态度颇为强硬。4月19日,汇丰控股发言人向南都湾财社记者回应表示:不认同这些结构重组方案能为股东带来更大价值,“我们的结论得到第三方财务和法律顾问支持,亦经第三方认证。相反,这些结构重组方案会损害汇丰的价值。”
按照汇丰相关方面的说法,由平安资管提出的转变汇丰亚太区业务结构的建议,会严重影响汇丰环球业务策略的成效,并且大大蚕食集团的收益、回报、股息及股东价值,损害汇丰独有的环球业务的定位。
值得玩味的是,日前汇丰主席杜嘉祺在公告中称,“我很高兴绝大部分汇丰股东以压倒性票数支持银行的策略,并拒绝再讨论银行的架构。”
按照公开资料,作为长期投资者,平安资管截至去年年底是汇丰的第二大股东,持股比例超过8%。
采写:南都湾财社记者 卢亮
编辑:卢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