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爸爸做这事上热搜!“社牛”女儿帮忙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大数据研究院
原创2023-05-17 18:27

茂密的大树下,戴着“哈利波特款”黑色圆框眼镜,郝博伟正在解释“为什么猫、狗这类哺乳动物没有绿色的”。

这是郝博伟抖音账号“清华圆子爸爸讲科学”的一则短视频,源起于女儿圆子的疑问,引发网友共鸣,收获了20万点赞量。

今年4月,“清华爸爸被5岁女儿问懵了”冲上热搜。毕业于清华大学的郝博伟因在短视频平台的青少年科普内容受到关注。5月11日,在以“内容向上 未保向新”为主题的网络内容生态高质量发展交流会上,他分享了自己关于青少年内容创作的经验与思考。

微信图片_20230517175234.jpg

网络内容生态高质量发展交流会上,郝博伟发言。

该活动由中国演出行业协会、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指导,南方都市报社、南都大数据研究院主办,旨在研讨如何构建健康良好的网络内容生态,涵育未成年人网络素养。

埋下科学精神的种子

直播与短视频平台已是未成年人网络生活的重要阵地,平台内容对未成年人价值观塑造的影响不容小觑。而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的工程,离不开每一种角色的参与与付出。郝博伟认为,短视频是很好的儿童科普载体,它直观、易懂,容易普及。作为青少年科普内容创作者的他,坚持着短视频创作这件事。

毛毛虫和青蛙是绿色的,猫和狗这些哺乳动物为什么没有绿色?郝博伟在短视频中解释,“哺乳动物的身体里没有绿色素,只有真黑素、褐黑素和白化基因,只能产生黑、棕、白这三种颜色”,因此没有绿色、蓝色等颜色。“如果变异能让物种有生存优势,它们会朝着那个方向演变。而哺乳动物的天敌也是哺乳动物,都是红绿色盲,绿色没有优势,也就不能进化出绿色的哺乳动物了。”

微信图片_20230517175241.jpg

郝博伟在抖音发视频解释哺乳动物的颜色。

评论区里有家长表示,将圆子爸爸的答案告诉女儿后,女儿继续追问,“为什么没有绿色素?那些动物为什么和人不一样?它们为什么是色盲?为什么狗狗有四只脚?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郝博伟回复道,“很棒,她有很好的思考”。

在郝博伟看来,做青少年科普不一定要孩子在当下把某个具体问题搞懂,而是在潜意识里埋下科学思维的种子。将来再碰到同个话题,他记得小时候看过,有熟悉的感觉,没有理解上的阻碍,从而继续产生学习兴趣。

从清华毕业后在互联网公司做软件研发,又在创业潮中从“大厂”辞职,从事教育智能硬件研发,再到现在抖音上收获近70万粉丝,女儿圆子帮了郝博伟“很大的忙”。

“我女儿比较‘社牛’,她愿意跟人聊,愿意去问各种各样的问题。”郝博伟说女儿思维活跃,她的“十万个为什么”基本都成为了自己短视频账号的选题。

而圆子问的,常常也是其他小孩儿会问的,只是家长们难以“应对”。“我最近刚做了‘是不是所有的毛毛虫都会变成蝴蝶’,家长就在底下评论,‘太好了,昨天闺女刚问完这个问题,现在可以跟她解释了’。”郝博伟一方面回应家长的科普需求,选择共鸣多的问题,一方面希望孩子们了解比较前沿的科学新展望。比如介绍CHATGPT,探讨人工智能时代如何培养小孩;当科幻片《流浪地球》上映时,给小孩科普引力弹弓、洛希极限等物理、天文学知识。

为家长“减负”

在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中,家长无疑是最重要的一环。如今,直播与短视频平台已经成为未成年人获取新闻消息、学习知识的主要渠道之一,光建“防火墙”已无法满足需要,更关键在疏导,平台需要从青少年视角出发,多供给优质的精神文化产品,而家长也要引导小孩获取健康向上的内容。

在郝博伟的视频评论区,有这样的内容——“小时候总是问我爸为什么,我爸不耐烦,说不知道,后面我不再敢问”,另一网友评论,“我就是这样的妈妈,整天被问得烦死”。爸妈有没有时常被孩子“稀奇古怪”的问题难住?是否有认真对待孩子的每一个“为什么”?

郝博伟认为这是家长的痛点和需求。他的粉丝群体多是24岁到40岁之间的家长,他们的孩子在两三岁至12岁之间。部分家长没有足够的时间、精力或知识储备来解释孩子的每个提问,而郝博伟深入浅出的知识输出为家长节省了输入的时间,减轻家长的负担,同时能够保护孩子的好奇心。

微信图片_20230517175248.jpg

网络内容生态高质量发展交流会上,郝博伟发言。

短视频科普不仅减轻家长在知识科普上的负担,还帮助家长与孩子产生更亲近的连接。有粉丝看完视频后觉得“好,学习了,又可以让我女儿崇拜了”,可以让孩子对家长产生骄傲感。

如今短视频平台上针对青少年的内容不断丰富,不仅有科学知识,还有艺术普及、传统文化普及、手绘讲解建筑结构等等,家长可以利用的资源越来越多。

平台与创作者合力“未保”创新

郝博伟自己的科学启蒙,最早来自动画片《咪姆》。咪姆是计算机世界中的虚拟精灵,每一集都会通过一件小事向剧中的小朋友讲述人类发展史上的重要发现和发明。“我小时候跟着这个小精灵穿越到以前的科学世界,看莱特兄弟如何发明飞机,弗莱明和弗洛里博士,了解微生物之父巴斯德……这个动画片对我影响至深,以至于我长大后一直有一个愿望,拍一套给孩子的科普动画片。”

这个愿望很难,但郝博伟觉得,它以另一种形式实现了。

“短视频的形式降低了创作者的成本”,而平台人工智能算法,可以让产出的内容更容易地找到相符的受众,他说,“我开始在短视频平台输出内容时,首选就是做青少年科普内容。”郝博伟还参与录制了抖音与少年儿童出版社共同推出的《十万个为什么》系列短视频。他也向家长传递自己的教育理念,尊重孩子的“为什么”,启迪科学思维,保护孩子的好奇心与探索世界的勇气。

平台还有哪些举措可以向青少年输出更多正能量优质内容?抖音发起“萌知计划”“星河知识计划”等,通过流量扶持、运营指导、活动联动等多种手段扶持知识创作者,产出适合青少年人群消费的知识文化内容。郝博伟也是“萌知计划”的参与者。

短视频单位时间所承载的全面性、有趣性和互动性使之成为大众接受知识的有效方式。正如中科院院士褚君浩所说,科普工作很有意义,因为好的科普,可以影响青少年的一生。


出品:南都大数据研究院

采写:南都记者 李雨佳

编辑:李雨佳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