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在北京金融街15号正式揭牌。这意味着,运行了5年的银保监会正式退出历史舞台。至此,我国金融监管体系从“一行两会”迈入“一行一总局一会”新格局。
业内人士认为,此次在原银保监会基础上整合其他监管部门部分职责迭代升级为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可谓顺势而为之举,旨在消弭过往监管重叠、监管真空、监管套利等窠臼,有利于统一监管标准、整合监管资源、提升监管质效,进而更好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以及切实维护金融消费者和投资者正当合法权益。
将带来哪些监管新变化?
中央财经大学证券期货研究所研究员杨海平向南都·湾财社记者表示,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挂牌,意味着新的监管框架开始运行了。预计将带来以下监管变化:
金融监管总局职能大大强化,官方表述中所提的强化机构监管、行为监管、功能监管、穿透式监管、持续监管,意味着原有监管职能的升级和变革。
各类金融活动将全部纳入监管,监管力度相较于之前将进一步增强,交叉领域、跨市场风险、新型金融风险将被重点关注,监管真空地带或盲区将大大缩小,中央和地方的监管资源将更好地协调。
提高政策协同效能,避免令出多门
“总体而言,新模式相比旧模式更为条线清晰、分工明确、各司其职,有助于全面提升我国金融监管制度创新能力,促进金融业服务实体经济与时俱进。”独立国际策略研究员陈佳告诉南都·湾财社记者。
杨海平也表示,在统筹金融发展与安全的主题下,金融监管总局的成立,将堵上之前存在的监管漏洞,提升监管效能,进一步巩固前期风险化解成果,通过强化监管,维护金融安全稳定。通过督促金融机构优化公司治理,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并更好地服务于实体经济。
从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架构分析,陈佳认为,金融监管部门遵照货币政策、金融市场、各细分市场的条线划分进一步明确了机构职能与改革方向。“尤其是原来由央行和证监会负责的一部分职能统筹规划到了新的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是本次改革的一大亮点!”陈佳表示,它提高了政策协同效能,缩短了决策链条,避免了令出多门,从根源上治理了金融市场政策套利的风险。
陈佳提到,这次改革优化了原来部分人行、原银保监会、原证监会的部分交叉重叠职能设置,统分统筹到国务院职能体系框架之中;同时也对国务院干部队伍建设进行了精编。
利好广大中国企业债市融资活动便利化
“不仅如此,本次改革将公司/企业债券审核发行的重任交由新的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这是中国债券市场发展甚至是中国金融市场发展的关键一步。”陈佳向南都·湾财社记者表示。
从微观层面来看,这项改革不仅极大推进了企业债券发行注册制改革,利好广大中国企业债市融资活动便利化,更对梳理前期债市堵点痛点,深化我国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一步发展直接融资以支持实体经济加速修复,都有着极为重大和长远的意义。
从中国金融监管层积极参与全球货币政策与金融监管改革与发展角度分析,陈佳认为,在货币政策合作层面,新的监管框架下人行与国际同业对标合作将更为清晰明确;而新的金融监管总局、证监会和外管局架构则更符合现代国际金融监管创新方向。
展望未来,陈佳表示,中国这套新的金融监管框架将在深化国际金融监管合作、促进跨境资本合理有序流动、打击跨境洗钱诈骗赌博等经济金融非法活动,维护各国金融繁荣稳定方面起到更为积极的作用。
采写:南都·湾财社记者 罗曼瑜
编辑:罗曼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