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腕处踝关节扭伤很常见,但很多人不知道,踝关节扭伤后如果不好好治疗、恢复,长年累月有可能形成软骨损伤,影响走路、跑跳,发展到后期只能手术治疗,从别的骨头“取骨补骨”。
一年前,热爱运动又留下不少运动伤的张先生就接受了一次踝关节手术治疗,解决了踝关节不稳定的问题,广州医生为他试用了一种新创术式:取一小段自体肋骨及软骨移植到其受伤的踝关节,而非按传统术式取用膝关节或髂骨。
南医三院足踝外科主任曾参军介绍“自体肋骨骨软骨移植术”。
年轻时爱运动 上年纪后发现脚腕“愈合力越来越差”
张先生今年48岁,年轻时很爱运动,经常爬山、打篮球、跑步等,对他来说,脚腕扭伤是运动常见的小问题,平时都不太在意,觉得“忍一忍就过了”,不会做特别处理,也不影响他继续打球爬山等。
等到年纪稍大以后,张先生发现,自己的脚腕“愈合力越来越差了”,还伴随着痛风、膝关节等问题,他出现运动后踝关节肿痛,随后踝关节功能逐渐下降,到后期甚至不能做跑、跳等动作,发现“踢球都变成了一件奢侈的事了”。
数年前,他曾到医院看诊,发现已产生了右距骨软骨损伤,需要进行微创手术治疗,但当时他有点抗拒手术,想着“也许休息一下它自己会好”,结果,两年后,踝关节问题并未好转,到医院一查,右距骨骨软骨损伤已经发展到5期,必须要使用“取骨补骨”的手术治疗了。
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以下简称“南医三院”)足踝外科主任曾参军介绍,1年前,张先生来就诊时被诊断为右距骨骨软骨损伤(Hepple 5期),右踝关节外侧慢性不稳。
为解决张先生的踝关节问题,曾参军团队为其行“自体肋骨骨软骨移植术+踝关节外侧副韧带修复术”。术后,张先生踝关节不稳问题解决了,疼痛消失,且慢慢恢复了运动。
今年5月17日,张先生回到南医三院,准备取出手术时留下的内固定物。
使用南医三院首创新术式:取肋骨补距骨
据介绍,张先生此次接受的自体肋骨骨软骨移植治疗距骨骨软骨损伤是该院在国内外率先开展的新技术。目前该院已使用此技术治疗Hepple 5期距骨骨软骨损伤20例,治疗结果满意。
曾参军介绍,Hepple 5期距骨骨软骨损伤患者症状较重,手术指征明确,传统手术有两种:一种是从膝关节取骨(骨软骨移植物)补到踝关节,这种手术踝关节恢复得不错,但供区(膝关节)会造成一定损伤,导致术后膝关节疼痛的发生率较高;第二种是从髂骨取骨补到踝关节,髂骨是没有软骨的,虽然有研究发现髂骨的骨膜有转化成软骨的能力,但临床实际应用观察到踝关节的软骨修复质量还是不太好。在足踝外科领域,这两个传统手术存在的问题一直未被解决。
曾参军主任带领团队反复研究和尝试,认为保留永久性软骨细胞的肋软骨是修复踝关节软骨损伤的理想材料。既往研究表明,切取少量肋骨与肋软骨不易造成供区疼痛。于是,在2021年11月为患者进行了首次尝试,一年多过去了,陆续有20位患者接受了新术式。
医生对患者进行了随访,术后3个月复查CT提示骨愈合良好,术后6个月复查核磁共振提示原病灶区软骨质量好,术后1年二次关节镜探查提示距骨穹窿软骨覆盖良好。与传统手术相比,新术式长期随访未见供区疼痛发生,且距骨软骨修复质量高,移植物可修剪成所需形状,以适配踝关节的骨软骨缺损。
2022年,“自体肋骨骨软骨移植治疗踝关节骨软骨损伤”入选广州地区临床特色技术项目。曾参军表示,该技术的逐渐普及,必将造福更多踝关节损伤患者。
医生提醒:一半的踝关节扭伤会导致距骨软骨损伤
据介绍,距骨骨软骨损伤是指距骨穹窿软骨损伤合并软骨下骨病变。据统计,高达50%的踝关节扭伤和70%的踝关节骨折会导致距骨骨软骨损伤。
距骨骨软骨损伤患者常出现踝关节疼痛及功能受限,影响行走与运动,长期未经治疗的距骨骨软骨损伤可发展为严重的踝关节炎,对生活质量造成巨大影响。
“距骨骨软骨损伤现在发病率是比较高的,人一生至少会有一次踝关节扭伤,扭伤后,内侧的距骨可能出现损伤,而且,如果恢复不好的话,这种损伤会一点一点进展”,曾参军介绍,距骨骨软骨损伤从1期至5期是逐步进展的,1期是软骨下面出现一条裂缝,2期、3期时,软骨在关节液压力的作用下发生移位、剥离,这时可以通过较小损伤的微创手术来阻止病情进展,如果发展到5期,软骨发生缺血性坏死、形成空洞,只能通过自体软骨修补的方法来进行修复。
曾参军提醒,踝关节扭伤后,早期的恢复、治疗很重要,“脚腕扭伤后最好找医生看一下,医生能指导你恢复,帮你预防这个伤发展到更严重的程度”。
同时,他也提醒运动爱好者,在运动前务必要做好准备、充分热身,提前把关节活动一下,若出现运动伤也要积极学习科学的应对、处理办法,以预防运动损伤演变成慢性疾病。
采写:南都记者李文 通讯员游华玲
编辑: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