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部分行业和企业的裁员或降薪情况引起社会关注。在5月18日举行的CMF宏观经济月度数据分析会上,上海财经大学校长刘元春从企业、居民和政府的资产负债表角度谈到对当前一些经济数据变化以及对未来形势变化的看法。
他提到,当前中国经济复苏已全面启动,但由于结构性分化,资产负债表修复还没有全面展开。企业资产负债表分化方面,大量资金涌入到国有企业,民营中小微企业的资产负债表和利润并没有得到改善,预期不足。此外,一季度居民的收入实际增速不及GDP增速,大量资金用于投资而没有用于消费,收入分配进一步偏向于企业和政府。对消费起支撑作用的年轻人,其失业率实际上是在持续上扬,工资性收入相对疲软,这要求我们必须高度重视目前各行业所形成的“降薪潮”,不能让“降薪潮”形成一种潮流。
上海财经大学校长刘元春。
企业资产负债表修复分化大,民企预期不足
对于经济复苏的进程,刘元春此前在多个场合提到,它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社会秩序与交易复苏,体现为一些“流量”的复苏;第二个阶段体现为利润的修复和资产负债表的修复;第三个阶段是在此基础上出现资产负债表的扩张。
刘元春认为,这一轮中国的经济复苏与通常所说的周期性复苏有很大的区别,三年疫情对社会运行的模式,对资产负债表的存量,对社会心态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当前中国正进入到社会修复和交易修复的阶段,5月份的数据已出现明显的上扬,但还没有步入到第二个阶段。
在这个过渡的特殊阶段,企业资产负债表的修复出现了非常大的分化,国有企业一季度利润总额达到了1万多亿元(11247.1亿元),同比增长12.4%。但中小企业,尤其是一些下游端和服务类的中小企业,并没有出现全面的交易修复,其利润是负增长的。同时,整体的小微指数从2月份反弹到高点之后出现了明显的回落。
此外,大量的资金涌入到国有企业,但一些民营企业,特别是以房地产为主体的民营企业,在这一轮复苏里面也没有出现资产负债表的改善。刘元春分析,房地产整体的资金来源虽然有所改变,去年底到春节时其全面恶化的状况也就是最危险的时期已经度过,但4月份其资金来源依然是负增长的。房地产资金流动性有结构性的调整,但总体还是较差的。
刘元春指出,由于民营企业的资产负债表、利润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善,那么它的投资增速从去年底的0.9%回落至今年4月的0.6%左右的水平,也就能够解释了。复苏的进程以及扩张性的政策,还没有从根本上触及民营企业在利润和资产负债表作出调整,因此它的预期也很难出现大幅度的上扬。“从这企业整体状况的分化,资产负债表改善的分化,能够看到目前政策的实施力度可能还不足以进行全面启动,政策传递的速度比想象的可能要慢。而不是一马平川。”他说。
5月19日,在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涉外学院,应届毕业生与招聘人员(右)交流。新华社发
居民收入增速低于GDP,要关注农民工和年轻人就业
第二张资产负债表是居民。刘元春认为,居民一季度收入同比增长5.1%,但实际增速3.8%,要高度关注,因为3.8%明显低于4.5%的GDP增速。国民收入分配中出现收缩性的状况,也就是说大量资金用于投资,而没有进一步用于消费资金。而这种状况过去三年已经出现,收入的下降会影响需求,影响价格,影响利润。这种循环如果出现对于下一步复苏并不好,居民收入增长速度过度低于GDP的增长,收入分配进一步偏向于企业和政府,会导致消费提振难以具有宏观格局上的支撑。
刘元春指出,从中低收入人群来看,虽然目前外出务工人员的比重在上涨,但是我们也看到引领社会消费的年轻人的失业率,实际上是在持续上扬,这对相关的消费启动会有明显的收缩效应。因此很重要的要关注农民工和年轻人的收入增长、就业以及资产负债表的情况。刘元春认为,4月28日政治局会议对于消费政策十分明确指出,简单的消费刺激不是我们的重点,让大水漫灌来进行消费刺激更不是我们的选项,而是要在增加居民收入的基础上来进行消费的修复和扩张。
高度重视目前各行业降薪情况,避免成为潮流
刘元春认为,我们必须要有一个中期视角,通过对居民收入4个部分的有效征收机制的形成,来进行短期政策的构建和中期预期的调整。
第一,工资性收入是几大收入里面相对疲软的。“这要求我们必须高度重视目前各行业所形成的降薪潮。如果让“降薪潮”形成一种潮流,对于预期,对于消费的修复,在目前价格水平下滑的状况下是非常糟糕的,不能让这种价格下降收入下降的螺旋机制形成。”刘元春说。
第二个很重要的是经营性收入,下降比较厉害,主要体现在小微企业和业主。因此在中小微企业低迷持续蔓延的状况下,要加大帮扶力度。刘元春指出,虽然目前从国务院和地方都出台了政策,但我们一定要认识到帮扶的力度不能是递减,某种程度上可能还要加力,帮助它们突破目前的难关。
第三,财产性收入也很重要。资产价格的稳定与反弹,对整体居民资产负债表的改进相对来说是一个利好。而物价下降,金融产品价格下降,对于居民预期可能是有压力的。最后一项是转移支付。这几年尤其是今年转移支付的增长速度比平均收入增速还要低,刘元春认为,民生型政府一定要到位,积极的财政政策一定要在转移支付上更积极,这是稳社会的关键,稳安全网的核心。
刘元春认为,从目前来看,居民的资产负债表没有改善,3.8%的实际增速,如果考虑结构性因素,对于消费起支撑作用的一些边际人群,他们的资产负债表不仅没有改善,反而出现恶化,这个值得高度重视,要求我们在目前出台中期定位的收入增长的一些方案极其重要。
一季度财政收入转正是重要信号,财政在总量上要有进一步宽松的调整
第三张资产负债表是政府。刘元春表示,从整体来看,一季度财政收入转正,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信号,是中国经济复苏的重要基石。但如果考虑结构,考虑到发达地区和内陆地区,考虑到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地方政府考虑到省级和县级的财政,可以看到统计的支出,也就是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加上基金类的支出,实际上增速远没有达到预期的6%左右,反而是低于1%的低水平。
“因此积极的财政政策从广义财政支出来看,依然是不积极的。考虑到总体的不积极,再加上结构性的约束,我们看到地方政府尤其是县级政府资产负债的情况,导致很多宏观政策难以在基层落地,难以形成微观的渗透性。”刘元春指出,这就要求财政,在节奏上要靠近发力,在总量上要有进一步宽松的调整,在结构上中央发力,中央担当相应的重任在目前进行阶段转换的中间还是重要的。
刘元春认为,目前中国经济复苏已全面起来,但由于结构性分化,由于资产负债表修复没有全面展开,4月5月出现一些参数的回调和波动很正常,这就决定我们在向利润修复和资产负债表修复的进程中,政策一定要着眼于资产负债表的一些变化,着眼于结构性主体在相应的资产负债表以及行为变异上的分化,从自身的角度来分析宏观运行的新机制、新现象、新规律,同时在政策上给予相应的调整。
采写:南都记者 陈秋圆 发自北京
编辑:梁建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