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 东莞作为全省第四个万亿城市责无旁贷,吹响高质量发展号角,以“快干、实干、苦干”不折不扣执行省委决策部署,努力为全省高质量发展作出应有贡献。
今年,南方都市报东莞新闻部推出《抢占质高点 东莞挑大梁》专题报道,对话各镇街、局办、企事业单位“一把手”,调研东莞高质量发展的优秀案例,深入解读东莞高质量发展战略部署,在高质量发展上走在前列、做出示范、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在此基础上,南都东莞推出《抢占质“高”点之校长来了》系列报道,深入学校探访,与校长对话,宣传展示学校在支撑服务东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助力东莞打造广东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新名片”征途上的经验、亮点和思路。
“海德双语学校高质量发展是秉承一切为了未来的理念来推进的,学校是以一切为了未来的理念来办学,为了老师的未来,为了孩子的未来,为了家庭的未来,为了社区的未来!”
东莞市海德双语学校总校长黄赛勇表示,该校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推动点主要是在课程管理和课程研发方面。除了常规课程外,学校目前开设来超过100门特色课程,满足学生艺术素养、文化底蕴、运动技能、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发展的需要,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以课程管理和研发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
黄赛勇介绍,东莞市海德双语学校于2020年9月开始招生,以“一切为了未来”为办学理念,坚持小班制教学、精细化管理,大力推进全人教育。学校以双语教育、智慧教育、科创教育和全球化教育来作为办学特色,并为此开设了多元的课程。
“海德双语学校一切为了未来的办学理念,是为了老师的未来,为了孩子的未来,为了家庭的未来,为了社区的未来。”黄赛勇校长表示,学校坚信老师的发展会给孩子无限的帮助,孩子的发展会给家庭带来更大的动力与和谐,每个家庭的和谐也会为每个社区乃至整个社会带来更大的贡献。
“学校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推动点主要是在课程管理和课程研发,课程管理是在学生课程方面有一个很大的推动点,就是在执行国家规范课程的时候,如何有创意、更高效地让这个课程在课堂里面引起学生更大的兴趣,得到更好的效果。所以学校有针对老师的常规培训课程,主要是围绕着老师们基本的教育教学方法和教育教学理念来进行。”
黄赛勇称,海德双语学校的老师在做常规课程教学时,带有更多的一些教育教学的新理念,推动孩子们热爱学习,产生兴趣与爱好。“在学科上面,学校除了知识的传授,还会在思维课程里面做功夫,学校会开展很多跟思维开发有关的课程,让孩子们在常规的教育教学外能够得到更全面的发展。”
课程研发方面,黄赛勇表示,海德双语学校主要是针对孩子们现在非常需要的课程进行开发,如阅读课程、图书馆课程;能增进孩子的体能和心理素质的一些课程的开发,目的是让孩子们能够成为一个更全面的更健康的人。
据悉,目前海德双语学校共开设超过100门特色课程,满足学生艺术素养、文化底蕴、运动技能、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发展的需要,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培养出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人”
黄赛勇认为,教育高质量发展,还需不断地做出微雕、闭环的管理。学校发展到一定程度、一定阶段时候,很多的方式、模式已经形成了,但如何做到更高效,必须是在微雕上面下功夫。
“闭环管理方面,比如说学校对老师培训,引进了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后,老师需要深入理解,进行一些教学设计、作业设计和相应的一些技能的竞赛等,之后才会把这些先进的理念和教育教学方式实践课堂当中,老师实施起来非常得心应手,孩子们也获益匪浅。”
教育高质量发展目的是培育高质量人才。黄赛勇表示,从海德双语学校培养人这一目标来说,当学校“一切为了未来”的理念能够得到很好实施的时候,就能培养出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人。具体说来,当学校的老师在学校成长起来了,他为学校的孩子、家庭、社区的发展作出贡献。当这个老师离开学校去到其他地方,继续能够为新的单位做更大的贡献,也是可持续发展的一种表现。
“对于海德双语学校的学生来说,当他们在这里完成了6年、9年甚至12年教育的时候,未来孩子升学了,或者去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才是最重要的。所以学校在平时的教育教学活动中,也是重点围绕着培养可持续发展的人这一目标来进行,进而推动孩子的全面成长。”
采写:南都记者 韩成良
摄影:南都记者 刘媚
编辑:韩成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