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增长促转型重要引擎!广东数字化综合发展水平居全国前列

南方都市报APP • 奥一新闻
原创2023-05-23 16:54

5月23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数字中国发展报告(2022年)》(以下简称《报告》),其中指出,在经济方面,去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50.2万亿元,总量稳居世界第二;在网络环境方面,去年处置账号680余万个,下架APP、小程序 2890 余款,关闭网站 7300 多家;在数字社会建设方面,为教育、医疗、就业等带来优质服务资源共享。

此外,据《报告》显示,广东省加快数字化发展,数字化综合发展水平位居全国前列。

数字经济成为稳增长促转型的重要引擎

5月23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数字中国发展报告(2022年)》,6个篇章、14个章节,系统总结了2022年数字中国建设取得的主要成效,并展望了2023年数字中国发展工作。 

2022年数字中国建设取得显著成效《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底,我国累计建成开通5G基站231.2万个,5G用户达5.61亿户,全球占比均超过60%。全国110个城市达到千兆城市建设标准,千兆光网具备覆盖超过5亿户家庭能力。移动物联网终端用户数达到18.45亿户,成为全球主要经济体中首个实现“物超人”的国家。IPv6规模部署应用深入推进,活跃用户数超7亿,移动网络IPv6流量占比近50%。

《报告》特别指出,数字经济成为稳增长促转型的重要引擎。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50.2万亿元,总量稳居世界第二,同比名义增长10.3%,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提升至41.5%。 

数字产业规模稳步增长电子信息制造业实现营业收入15.4万亿元,同比增长5.5%;软件业务收入达10.81万亿元,同比增长11.2%;工业互联网核心产业规模超1.2万亿元,同比增长15.5%。

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融合深入推进。农业数字化加快向全产业链延伸,农业生产信息化率超过25%。全国工业企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分别增长至58.6%和77.0%。全国网上零售额达13.79万亿元,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达27.2%,创历史新高。

数字企业创新发展动能不断增强。我国市值排名前100的互联网企业总研发投入达3384亿元,同比增长9.1%。科创板、创业板已上市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中,数字领域相关企业占比分别接近40%和35%。

截屏2023-05-23 下午3.08.32.png

图源:《数字中国发展报告(2022年)》

数字社会建设推动优质服务资源共享

截至 2022 年底,我国网民规模达到 10.67 亿,较去年同期增长 3549 万人,互联网普及率达75.6%。建设数字社会是保障和改善民生、扎实促进共同富裕的有效路径。

《报告》中提到,在教育方面,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全面实施,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正式开通,建成世界第一大教育教学资源库。99.89%的中小学(含教学点)学校带宽达到 100M 以上,超过四分之三的学校实现无线网络覆盖,99.5%的中小学拥有多媒体教室。

健康方面,数字健康服务资源加速扩容下沉,优质医疗资源向基层延伸拓展,数字化向医疗健康全领域加速渗透。远程医疗服务平台已覆盖全国 31 个省份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地市级、县级远程医疗服务实现全覆盖,全年共开展远程医疗服务超 2670 万人次。

据初步统计,截至2022年10月,全国设置超过2700家互联网医院,开展互联网诊疗服务超过2590万人次。医保信息化平台覆盖范围持续扩大。全国统一的医保信息平台全面建成,接入约40万家定点医疗机构和40万家定点零售药店,有效覆盖全体参保人。 

社保就业数字化服务方面,我国也持续拓展,全国电子社保卡领用人数达7.15亿,各类人社线上服务渠道持续完善,提供服务近141亿人次。“就业在线”平台覆盖全国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和经营性人力资源服务结构,提供近4000万岗位信息,为2865万人提供求职招聘服务 1.57 亿人次。

并且,数字技术职业认定标准与培育不断扩展。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修订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2022 年版)》,首次增加数字职业标识(标识为 S),共标识数字职业 97 个,将 其中的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 13 个数字技术新职业纳入职称评审范围。 

截屏2023-05-23 下午3.31.28.png

图源:《数字中国发展报告(2022年)》

2022年处置账号680余万个

去年我国网络生态治理工作也扎实推进。“清朗”系列专项行动深入开展,集中打击网络谣言和虚假信息、整治 MCN 机构信息内容乱象、整治网络直播和短视频领域乱象、整治未成年人网络环境、治理算法滥用、整治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领域乱象、规范传播秩序。

《报告》中指出,2022年我国有效清理违法和不良信息 5430 余万条,处置账号 680 余万个,下架 APP、小程序 2890 余款,关闭网站 7300 多家,有力维护网民合法权益。

此外,我国加强网络内容从业人员管理,从行为规范、教育培训、监督管理等方面作出明确要求。开展打击网络侵权盗版“剑网 2022”专项行动,严厉打击文献数据库、短视频和网络文学等重点领域侵权盗版行为。

网络执法力度持续加大。

2022 年,全国网信系统累计依法约谈网站平台 8608 家,警告 6767 家,罚款处罚 512 家,暂停功能 或更新 621 家,下架移动应用程序 420 款,会同电信主管部门取消违法网站许可或备案、关闭违法网站 25233 家,移送相关案件线索 11229 件。

国家网信办印发《关于切实加强网络暴力治理的通知》,拦截清理涉网络暴力信息 2875 万条,提示网民文明发帖 165 万次,向 2.8 万名用户发送一键防护提醒,从严惩处施暴者账号2.2万个,有效防范热点事件网络暴力风险,进一步压实网站平台主体责任。

截屏2023-05-23 下午4.46.40.png

图源:《数字中国发展报告(2022年)》

广东省加快数字化发展

《报告》重点评估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在夯实基础、赋能全局、强化能力、优化环境以及组织保障等方面的进展成效。结果显示,浙江、北京、广东、江苏、上海、福建、山东、天津、重庆湖北等地区数字化综合发展水平位居全国前10名。

其中提到,广东省加快数字化发展,巩固提升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优势,建强鹏城国家实验室等技术创新平台,持续提升全省一体化政务服务能力,推进数字政府改革向基层延伸,开展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数据海关”等试点建设,加快推进粤港澳跨海智慧通道等重大工程建设。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从《2022 年数字中国发展网民感知情况分析报告》中看,广东在智能家居使用率、数字医疗服务使用率、数字文化服务知晓度、党政机关/事业单位数字化能力等方面,均位于全国前列。

截屏2023-05-23 下午4.04.54.png

图源:《数字中国发展报告(2022年)》

数字中国发展面临7大内外挑战

《报告》还系统总结了接下来我国数字化发展所面临的挑战。

从外部看,一是关键核心技术之争加剧数字产业链动荡局势。围绕关键核心技术和产业实力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全球数字产业的产业链供应链的发展与稳定面临多重风险。

二是数字领域国际标准体系和治理规则面临深刻变革。传统与非传统安全问题交织频发,数据跨境流动、数字主权、安全与数字税等领域的理念、制度、规则之争愈加激烈,数字领域国际合作格局面临更大幅度调整。

三是新技术、新应用持续涌现带来新挑战。以Web3.量子计算、卫星通信、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等为代表的新技术加快实现从研究探索到商业落地的跨越,在驱动生产生活方式变革的同时,也进一步放大和凸显了隐私泄露、技术滥用、价值渗透等科技伦理问题,为社会组织架构、劳动力市场、治理监管等带来了严峻挑战。

从内部看,一是数字技术创新潜能有待深入挖掘。关键领域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尚未根本改变。数字创新体系整体效能不强,创新资源存在分散、重复、低效等问题。

二是数字化发展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亟需提升。数字中国建设横向打通、纵向贯通、协调有力的一体化推进格局尚未形成。

三是数字治理体系有待深度优化。网络空间经济和社会组织方式发生深刻变革,随着网络空间活动的进一步深入,其影响将愈发凸显。

四是数字包容体系尚需健全完善。数字鸿沟从“接入鸿沟”转向“能力鸿沟”,城乡间、地区间、领域间、人群间的数字化发展应用差距依然较为明显。

采写:奥一新闻记者 刘婕

编辑:刘婕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