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以文化艺术带动地域振兴?大地艺术节正在进行的中国实践

南方都市报APP • 深圳大件事
原创2023-05-29 20:03
DSC_7537.jpg

如何以文化艺术带动地域振兴?5月27日,关山月美术馆“四方沙龙”邀请到大地艺术节中国项目发起人及策展人孙倩,她以“地域型艺术节的中国实践”为主题展开分享,介绍了大地艺术节在中国的落地过程,及具有在地性、可持续发展性的实践可能与工作方法,她认为,“大地艺术节”中国项目是国际经验+本土创新的结果,艺术在当下,正迈进史无前例的新时代,艺术将更加亲切地与时代需求相结合。

南都记者了解到,大地艺术节中国项目发起人及策展人孙倩,系瀚和文化创始人。她从事艺术产业策划、创意与策展工作、参与国际文化交流二十余年,主要致力于跨领域文化创意价值挖掘与转化和地域型艺术节的实践。2016年在越后妻有创办了中国艺术基地华园;2018年和北川富朗先生共同启动中国大地艺术节计划,并主持策划实施“艺术在浮梁2021”村落计划、“艺术在樵山-广东南海大地艺术节2022”。

 

“越后妻有大地艺术节”已成为一项以文化为主导的系统工程

 

孙倩介绍,目前所指的“大地艺术节”是由国际策展人北川富朗先生创立的“越后妻有大地艺术节”,他创立的这个“大地艺术节”我们把它叫做“地域型艺术节”,我们现在把它从一个固有名词变成一个公共名词,“越后妻有大地艺术节”从2000年的第一届开始,已经有20多年的经验,在国际上也被大家称之为以艺术带动乡村振兴、地域振兴的成功模式。

“越后妻有大地艺术节”举办的区域非常广,它是在760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包含了两个行政区,一个是十日町,一个是津南町。去年是第八届,明年就是第九届了,每一届举办的时间是51-52天,非常的短暂,但由于它的举办模式和参与的艺术家的艺术作品非常有在地性,所以它现在被公认为世界上规模最大、水准最高,并且影响力非常广泛的国际当代艺术节。

 “越后妻有大地艺术节”非常具有艺术号召力,有很多国际上非常有影响力的艺术家、设计师等等,都会参与到“越后妻有大地艺术节”里面去。经过20多年的积累,在“越后妻有”760平方公里的面积里面,它已经有超过200件永久保留的艺术作品,实际上它是为当地创造了属于这个时代的文化财产,也可以叫做文化资产。

 “越后妻有大地艺术节”被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评为“2017-2030国际旅游可持续发展示范项目”,所以,经过20多年的实践,它现在不仅仅是一个带动旅游、推动地方发展的文化艺术IP,更是一项以文化为主导的系统工程。

800x534_64748a27f0e64.jpg

800x533_64748a26bbf45.jpg

800x534_64748a27c51ea.jpg

 

“大地艺术节”中国项目=国际的经验+本土的创新

 

“大地艺术节”中国项目源起于2016年,孙倩介绍,2016年8月,我在“越后妻有”一个非常偏僻的村里面成立了“中国艺术基地”,主要是面向于中国的年轻艺术家,我们把它叫做“华园”。自从华园成立之后,我们越来越多接触到当地的百姓,我们和“越后妻有艺术节”团队一起工作,越来越多地体会到艺术节是非常好的一个模式和方法。2016年之后,我们团队在推动“大地艺术节”在中国的一些宣传推广。

2018年5月,我和北川富朗先生在北京发起了“大地艺术节”的中国项目。同年11月,我们参加了在上海举办的“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博览会上我们的第一个签约项目是桐庐。在2019年5月,在桐庐就举办了“大地艺术节”的发布会。在2020年11月,因为要举办“大地艺术节”,所以桐庐也是作为文化和历史的目的地,入选了美国国家地理杂志“最值得期待的旅游目的地”。因为后来疫情来了,很多事情就发生了变化,桐庐的项目就暂时搁置了。

2021年5月,我们在景德镇市浮梁县寒溪村,一个非常小的村落里举办了“艺术在浮梁”。因为“艺术在浮梁”的举办,也让大家看到了这种地域性艺术项目的魅力。所以我们在前年接到了南海区政府的邀约,做了差不多一年的筹备,在去年的11月18日,“广东南海大地艺术节”开幕,整个的正展期是3个月。

孙倩表示,很多人在问“大地艺术节”它从日本进来会不会水土不服?其实我们现在做这个项目经过了将近10年的摸索,它真的不是简单地移植、复制、照搬。国情不一样、社会发展的需求也不一样,所以,我们在国内实际上做了比较适合于国内的全新探索,就是把国际的经验+本土的创新,我们去助力乡村振兴。

孙倩表示,与传统艺术项目不一样的地方,“大地艺术节”前期对地域的研究是所有后续工作开展的一个基础,如“广东南海大地艺术节”,我们对南海做了比较长时间的调研和研究,这个调研主要是对在南海区7个镇街去做实地的考察,同时也会去做一些文献的分析。在我们调研最后结果,形成了比较集中并符合南海的重要的几个代表性的词语:江山、源流、衍派、往来。同时,我们对南海提炼了18个文化的关键词,能够让大家快速地了解南海。其实我们对南海一开始不是太了解,我们都是北方人,我们的团队是北京的团队。经过了对南海的调研,我们觉得南海就像一个宝藏,在地理、历史、文化、思想、生态、经济等多元的维度遍览之下,我们提炼出了展览的主题叫《最初的湾区》。

“我们说艺术是可以作为坐标的,我们会用艺术把大家带到想要了解的地方。艺术家的创作也是通过不同的形式来向本地的文化致敬。另外,我们也有很多的作品面向儿童,让大家体验乡土和自然。” 孙倩介绍,广东南海大地艺术节,虽然开幕的时候是在疫情防控期间,但在展览期间疫情就结束了,到新年到春节这一个多月,观众“报复性”地到南海参观。在3个月的展期中,游客有110万人次,30%来自广东省外的一线城市,70%是粤港澳大湾区的。

 

地域型艺术节是创造以文化为驱动力的新文化消费场域

 

在孙倩看来,大地艺术节实际上是一种“地域型艺术节”,这个模式的核心是以解决问题为出发点,通过“为地域策展、在地创作、在地长期发展”等在地性原则和方法论而实现。大地艺术节在中国的落地,除遵循上述基本宗旨之外,大量的工作实践面临新的挑战。这实际上是一种在中外文化背景、社会制度与发展水平差异化前提下所必须开展的探索。中国现在的主要课题还是发展,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就是解决发展和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她认为,大地艺术节在中国需要围绕这个方向来开展,并付诸针对性的行动。

孙倩表示,“地域型艺术节”从形式来看,它是一个艺术展览、文化活动,也有人把它归纳到文旅项目,但它首先应该是一项长期性的地方文化工程。“地域型艺术节”,我们确实不能把它简单地把理解为乡村艺术节,通过文化艺术的方式推动发展的地域都可以举办,既可以是乡村,也可以是城镇和城市的街区。

“我们在说艺术很重要,但艺术本身不是目的,在我们做的‘地域型艺术节’当中,艺术它是一个介质、是工具和方法。当代的艺术所持有的关键性、场景化、互动式的表达语言,实际上是释放本地价值的放大器。” 孙倩说。

孙倩总结了“地域型艺术节”包括的5项要素:针对当地的文化研究;以解决问题为目的和框架的整体策划;因地制宜+高水准的艺术策展;以地域活化+综合提升为目的的地域创新;推进可持续发展。她认为,地域型艺术节是创造以文化为驱动力的新文化消费场域。艺术在当下,正迈进史无前例的新时代。定义、功能与可能性都在发生根本的变化,艺术将更加亲切地与时代需求相结合,投射于新的场景,为更多的人创益、并叩启未来。

 

采写:南都记者 谢湘南

编辑:谢湘南

2
对这篇文章有想法?跟我聊聊吧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