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年说兔”一等奖:载着民俗的一盏白兔灯

南方都市报APP • 非虚构写作
原创2023-06-05 17:38
头图.jpg

构征文活动累计收到粤港澳大湾区中小学校(含中职)学生近7000篇投稿。最终评选出结果:一等奖60名,二等奖180名,三等奖320名。本次“兔年说兔”非虚构征文活动旨在以写促读,达到高效输出,由高质量的阅读走向高质量的写作,鼓励学生探索、思考并且学会负责任地表达,学生用细腻的笔触、多元的视角,重现生活原生态。既有同学间的友好相处,也有家庭中的温馨小故事;既有美好的回忆,也有对未来的思索……哪些作品收获了评审们的肯定与广大朋友们的青睐?

一等奖:载着民俗的一盏白兔灯

◎广东广雅中学初二3班 苏艳文 ◎指导老师:张静盈

我自小便向往诗里的元宵,那“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的绚丽多彩,那“花市灯如昼”的繁华盛景,我常常期冀,却无从寻起。终于,今年的元宵,在这样一家小店,在一盏白兔灯中,得以圆梦……

兔子灯.jpg

店藏在老街,因为元宵佳节,店面两旁挂满了各式各样的灯笼,金鱼、莲花、八角宫灯,个个精巧,盏盏天工。它们的主人是一位年过半百的阿姨,我和同伴入店时,她正坐在门前的木椅上,身穿着一件绿色的围裙,背有些驼,手上正摆弄着一根根竹条,那双手粗糙得好似老松树皮,裂开了一道道口子,皮肤上的每一寸沟壑都在诉说着过往,老茧像小丘一般从原野上冒出来,给这双手增添了一道岁月的痕迹。做灯是个精细活儿,光是竹框,就得片竹、削竹、编竹,她那满是疮疤的手或许就是让那锋利的竹条划伤的。拈起一根竹条,用酒精灯炙热竹子,她小心翼翼地把控制力度将青黄的竹条弯成兔子的雏形,让每根竹条都规规矩矩、恰到好处地排好队,我在一旁屏住了呼吸,生怕竹条断裂,可她却有条不紊、姿态从容。之后,她端出一锅米糊,涂抹在竹条上,再在框架上裱上一层细棉纸,给灯笼添上灵魂——一只白兔跃进了我们的视野。她的手还没停。拿起一支毛笔,在白色的细棉纸上勾勒出墨线,白兔的轮廓更清晰了,一笔下去,一个圆圆的大眼睛给灯笼添上了活力,白兔好似有了生命,眼里透着清澈、灵动、有趣。接下来是它粉嫩的耳朵,给予兔子可爱的标签。将一小柄蜡烛放入兔灯中,暖黄色的灯光将原本雪白的灯笼染上了柔和,也赋予它生命,而那灯光似乎也格外惦记着编制它们的人。此时,夜幕正缓缓降临,灯光映在了阿姨荡漾着笑意的脸上:“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小姑娘,元宵佳节,买盏白兔灯,今晚的月色又美,你们两个小姑娘提着白兔灯一定很漂亮。”

也许是受她言语的感染,也许是这盏白兔灯的美丽,又或许是她那制灯时的专注和认真,我和同伴最终买下了这盏白兔灯。华灯已上,街上提灯的人不少,我提着白兔灯汇入人流,光与影交织,我好像溯洄到古时,节日的氛围凝聚在这灯上,让我感受到了古人诗中“一曲笙歌春如海,千门灯火夜似昼”的热闹场面。这些美好的事物、美好的传统,曾沉淀在昔日的记忆,被一页页翻过,而如今,通过这些手艺人,再次焕发出新的生机。

平台简介

南都校探公众号下属的南都非虚构写作成长平台主要面向中小学生,聚合优秀师资,提供别具一格的写作主题,鼓励学生自由表达、自主写作。每周精选部分优秀作品刊登于报纸,并邀请名师名家点评作品。同时也会不定期举办特设主题征文活动,并提供南都小记者培训课程,扫下面二维码关注南都校探一起写作吧!

B.jpg

插画:陈婷

编辑:游曼妮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智慧阅读 “文溪笔会” 非虚构征文活动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