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飒即将上市,预售13.98万元起,新车难解北京现代困局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智行
原创2023-06-07 19:17

许久未见大动作的韩系品牌,近期终于再度有新车发布。

据悉,北京现代将于6月中旬正式发布ix35的换代产品——沐飒MUFASA。对于一款新车型,差异化以及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而仍未跳出传统燃油SUV的竞争圈层,无疑是沐飒MUFASA面临的主要挑战。

显然,随着车市竞争愈发白热化,留给合资车企的机会越来越少,特别是对那些不以性价比和价值感见长的韩系品牌。对于北京现代而言,沐飒MUFASA能否成为走出销量困境的关键先生,仍有待市场的进一步检验。


性价比不明显,市场表现待检验

对于即将上市的沐飒MUFASA,北京现代无疑是寄予了厚望的。

在业内人士看来,同为基于i-GMP平台生产的紧凑型SUV,北京现代“2025向新计划”战略下的首款产品沐飒MUFASA显然是作为ix35的继任车型登场。

图片1.png

就近期公布出的内视图来看,沐飒MUFASA留给消费者最为深刻的第一印象或许会是显眼的中控按键。

在智能化浪潮全面席卷下,现代的全新车型依然停留在实体按键控制都方式。对此,现代汽车设计负责人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决定保留物理按键控制方式的原因是出于安全考虑:“当车主驾驶时,很难控制触摸屏,而当它是实体按键时,车主可以一触即达,很容易操作。”

究竟是触控屏存在安全隐患,还是现代在车机技术和智能化水平方面仍有待提高,或许注定是一场难有结果的讨论。但显然,在近年来自主品牌的旗舰车型中,物理按键已经越来越少出现。

另一方面,在如今的中国市场,品牌间的竞争愈发白热化,自主品牌车企不断推陈出新,释放新技术和新价值,使得12万-16万价格区间的SUV市场成为自主品牌贴身肉搏的“红海竞技场”。面对自主品牌集体冲高的背景,沐飒MUFASA的价格优势并不明显。

据了解,沐飒MUFASA的预售价格为13.98万-14.98万。梳理这一细分市场的各类车型销量,乘联会数据显示,4月比亚迪元PLUS的月销量接近3万辆为2.89万辆,广汽AION Y、长安CS75 PLUS和比亚迪宋PLUS等车型的销量均在2万辆以上。

微信图片_20230607184112.jpg

北京现代官网页面上的预售介绍。

在竞争激烈的销量支柱市场,沐飒MUFASA的性价比似乎并不明显,其表现或许仍有待正式发布后市场的检验。


销量持续下滑,面临产能过剩

对于近年来较少公布月销量数据的北京现代来说,连续两个月在月初便公布销量,无疑是对近期销量较为满意的。

数据显示,5月北京现代整体销量继续攀升,同比增长86%。其中,第七代伊兰特5月销量11307辆,同比增长154%。第五代途胜L和全新ix35两款车合计销量9155辆,同比增长128%。

但仔细梳理北京现代近年来市场表现,国内销量已经连续六年走入下坡路。自2016年全年销量达到114万辆、迎来了自己的高光时刻之后,北京现代的销量出现了断崖式下跌。

销量数据显示,北京现代的销量一直下滑,2017-2022年的销量分别为81.6万、79万、71.6万、50.2万、38.2万和28.4万辆。

对比来看,现代品牌在海外市场的表现则是一路持续增长。数据显示,现代汽车集团去年全球销量共计684.5万辆,位居日本丰田(1048.3万辆)和德国大众(848.1万辆)之后,首次跻身全球销量榜第3位。

中国国内市场的表现不佳,无疑让北京现代的人事变动更加频繁。就北京现代常务副总经理这一职位,从2017年开始已经换了4次,依然没能阻挡北京现代销量下滑的趋势。交强险数据显示,2023年,北京现代一季度销量继续同比下滑。

频繁人事变动的背后,依然难掩北京现代当前的核心问题。在产品力上的缺失,才是韩系车型在华销量持续下跌的关键。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北京现代销量暴跌主要源于产品创新力不够,市场营销不能及时匹配,转型速度缓慢导致品牌在激烈竞争中落后。

北京现代常任副总经理吴周涛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坦言:“从2017年开始,北京现代的销量逐渐走低,原因是过去北京现代一直在过度追求销量,没有把产品的竞争力提升上去,也没有在真正做品牌,所以当市场出现变化的时候,销量下滑是必然的。”

与此同时,销量的下滑也让产能过剩成为北京现代必须直面的问题。官方资料显示,北京现代生产基地位于北京、河北、重庆三地,五座整车工厂年产能力超过百万辆,员工总数11000余人。

日前,有市场消息指出,沧州工厂今年6月也将面临停产,沧州工厂的相关设备已在运往北京顺义。相关数据显示,北京现代的产能利用率为12.7%。


现代并未放弃中国市场

市场分析人士认为,当前韩系品牌可以通过专注于海外市场,来避免与自主品牌在国内市场的直接竞争。

但显然,无论是全球领先的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还是近期跨国车企掌门人的密集到访,中国市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现代汽车也十分清楚,未来的汽车发展中心必然在中国,想要保证在全球市场的地位,需要持续深化中国布局,谋求进一步的发展。

现代汽车方面同样用实际行动证明了其对于国内市场的重视。

2022年3月,北京现代宣布,北汽集团旗下北汽投及现代汽车已签署协议,拟按各自所持股比向北京现代共同增资9.42亿美元(约60亿元)。这一举动也被市场评价为“输血救急”。

业内人士指出,对于越来越少出现在国内消费者购车备选项中的韩系品牌,如何凭借产品力重回消费者视野,才是北京现代的当务之急。

采写:南都见习记者 于典 发自上海

编辑:石力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