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高考语文作文该怎么写?来自深圳大学附属中学高中部的语文老师袁翠对2023年全国新课标I卷高考作文题进行分析,并写下一篇同题作文。
她认为,试题文字简洁,不在审题立意上设置门槛。同时,题目既贴近考生生活实际,也鼓励考生个性化表达。她写的高考同题作文,题目是《传承好故事,谱写新故事》。
作文原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好的故事,可以帮我们更好地表达和沟通,可以触动心灵、启迪智慧;好的故事,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可以展现一个民族的形象……故事是有力量的。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受邀教师】袁翠,硕士研究生、中共党员,2018年毕业于武汉大学。现为深圳大学附属中学高中部语文老师,曾获深圳市中小学教师微课大赛二等奖,多次指导学生于叶圣陶杯作文大赛、深港澳读书随笔大赛中斩获奖项。曾为深圳市张会琼名班主任工作室成员,曾获深圳大学附属中学读书节写作大赛一等奖,多次获深圳大学附属中学“最受学生欢迎教师”称号。
【作文解析】贴近考生生活实际 鼓励考生个性化表达
材料分解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分号前,“我们”是命题人对以考生为主的时代青年群体的称说,这里的故事“好”在口头交流和深度交流方面,其力量作用于精神层面,起到增量效果;第二部分是分号后,这里“一个人”是命题人立足于人全面发展角度的考量,“一个民族”是命题人立足于民族发展高度的衡量。
总体而言,第二部分比第一部分更抽象,更具有哲学层面的意义。省略号可以是第二部分的延续,也可以成为独立的第三部分,需要考生产生更多的遐想。材料的末尾一句重点落在“力量”二字上,这一句可以说是对上面几个层次的总结。
试题文字简洁,关键词“故事”“心灵”“智慧”“命运”等人人皆知其概念意义和适用范围,即不在审题立意上设置门槛。此外,“故事的力量”考验考生是否能贴着材料联想和思考一个问题——“故事中的什么堪称力量”,而不是肤浅地、机械地将“故事”或“好的故事”生硬结合。考生可以进一步思考,“力量”是否可以阐释为“心灵能量”“自愈能力”或“奋进动力”“民族秉性”等,这里考生可发挥的空间就多了。可见,题目既贴近考生生活实际,也鼓励考生个性化表达。
材料的叙述走势从具象到抽象,从微观到宏大,这引导学生从关注社会生活做起,联想或引申到坚定理想信念层面,以期选拔具有高阶思维品质的优秀作文。
【同题作文】传承好故事,谱写新故事
一个好的故事,不仅好在有吸引人的外壳,更好在有坚实的内在力量。
好的故事,如春雨,如夏风,滋润人的内心,启迪人们成长。
小女孩在睡前听妈妈讲完白雪公主的故事进入甜美梦乡;小男孩听爸爸讲着奥特曼的故事在心里埋下拯救世界的梦想种子;孩子们听着老师讲长鼻子匹诺曹的故事从而懂得要做个诚实的人,也都会在课本上读到达·芬奇画鸡蛋的故事从而明白学习和做人要脚踏实地。
好的故事因其曲折而吸引人,又因其情感而打动人,更因其内核而启迪人。于个人的教育和成长而言,一个好的故事胜过千百句道理,好的故事往往触及人心最柔软处,在潜移默化中给人以影响和改变,充盈着精神力量,滋养出美好心灵,有时甚至会改变人的一生。
好的故事,如浩歌,如雅韵,塑造民族文化,承载民族精神。
愚公移山让我们领悟到坚定心中纯粹目标的坚持不懈;岳母刺字、天祥赴死让我们体会到国难面前以躯抵抗的民族大义;苏轼被贬“发明”东坡肉的故事让我们品味到面对逆境的乐观和韧性;梁祝化蝶、《牡丹亭》人死复生让我们感受到对美好浪漫的追求与执着;《窦娥冤》让我们明白国人心中那善恶因果的朴素观念……
中华民族历史中一个又一个好的故事,汇聚成民族文化的底色。正因为如此,好的故事在民族文化里扮演着重要角色,在国人灵魂里镌刻着深刻印记,在历史演进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君不见,在那动荡危亡之际,鲁迅弃医从文,用写小说讲故事的方式,刻画国民群像,以图唤醒国民沉睡麻木的灵魂;陈寅恪不惜花十年时间搜集、记录一代歌伎柳如是的故事,发掘其民族大义,只为激励国民抗战意志。一言以蔽之,好的故事可以内蕴民族秉性,展现民族形象,凝结民族力量,推动整个民族发展向前。
好的故事,不光是要传承好,更应当用超越的方式来致敬。
古有人世轮回、因果报应的故事,今有莫言写就《生死疲劳》等大作斩获诺贝尔文学奖,莫言坦言自己就是“一个讲故事的人”,他以古老神话、民间传说、戏曲故事为营养,创造性地讲出了独具中国韵味的新故事;古有嫦娥奔月、蛟龙潜底的故事,今有“嫦娥号”登上月球、“蛟龙号”潜入深海,这些由国人自主研制的“大国重器”,不仅是对古人浪漫神话故事的致敬,更是对浪漫神话的超越与升华!好的故事引发一代代科学家成为一代代逐梦人,上天入地,探索不息。
好的故事流传不止而历久弥新,创造故事的人则“代代无穷已”,我们作为新时代的新青年,不仅要传承好过往的好故事,同时更应该以好故事为力量来源,踔厉奋发,谱写出更多的中国新故事!
采写:南都记者 伍曼娜
编辑:董淑云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专题】直击2023广东高考
聚焦|2023深圳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