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孩子个性化的教育!陈颖与她坚守十二年的“双教平台”

南方都市报APP • 教育大件事
综合2023-06-09 19:19

在日常的教育实践中,教师与学生的接触最多、影响力最大。从某种意义上说,教育质量能不能提升,关键靠教师;素质教育能不能深入下去,关键也在教师。在福田区彩田学校,有一位从教28年的班主任老师,历时12年,先后为两届学生搭建个性化成长平台,为学生终生发展赋能。

1.jpg

陈颖:深圳市优秀教师,福田区未来教育名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

“给学生表达、选择、判断的自由,也给他们犯错、承担后果以及反思学习的机会。”为学生创造一个“宽松自由的环境”是陈颖创建的“双教平台”(即教育和教学结合的平台)的初衷。

1080x317_6482e61974957.jpg


在这个平台上,她依据不同年级的特性和学生成长规律,制定了符合学生特点的活动。活动按年级有针对性、有节奏、有秩序地展开,相互衔接、关联、发展。例如,根据一年级学生写字量少、口头表达意愿强烈的特点,陈颖设计了“学生说,家长记”的形式——我口说我心;针对二年级学生喜欢涂涂画画并且已经学会简单书写的特点,她设计了绘本教学;三年级往后,学生写字量、书面表达能力会不断提升,她设计了“采撷”(日记)的形式。

800x760_6482e61974fc8.jpg


为了保持学生的参与热情,陈颖又精心设计、并运行了一系列“助力系统”,创办班刊《童言趣刊》便是其中之一。为了让每一个学生和家长都有机会使用此平台,她根据文章种类、文体、作者的不同,将班刊分为精华版、升级版、大众版,同时设置了小诗人之家、故事连载、家庭教育大家谈等多个板块。据悉,《童言趣刊》至今已出刊150余期。

1080x768_6482e7372dd6a.jpg

除此之外,陈颖还在班级推行了一种“代币系统”,作为激励机制。陈颖和学生、家长共同设计制作精美“写作卡片”盲盒,文章被录用的作者将会获得抽取卡片机会,而“写作卡片”的升级版为“写作徽章”。同时,文章被录用的作者还可获得对应数量“稿费”(代币),在班级定期开放的“小写手市场”为自己、家人、朋友选取心仪的物品。

“任何文字,只要是真实表达,都不会受到批评,这个平台更多的是鼓励和帮助。”无论哪种形式,陈颖都在设法使这个平台具备并保持这种特点。她说:“在这个平台,学生被尊重、被接纳、被信任,他们愿意积极使用这个平台,展现真实的自我。”

要做到这一点,十分不易,除了助力系统的加持,还需要班主任公平公正、理解和包容,并和学生、家长达成共识。学生在平台上的一次次自由表达,也是对平台从试探到信任不断加深的过程。

当这个平台拥有以上重要特点后,陈颖就能从中获得与每个学生密切相关的各种信息。她会对其中特别有价值的信息,进行保存、梳理、归类。至今,她已整理了近千份资料。这些珍贵的资料帮助她了解到当下各年级家长的教育观、价值观;各年级学生的成长环境、价值观、兴趣爱好、流行文化、热点问题、压力源、困惑、看问题的角度、方式、深度等等。“实践证明,学生会利用这个平台作为情绪出口,或救助、求救的‘119’。”

这些资料,有效地帮助她尽可能理解每个学生,并获得儿童视角,对学生合理定位,从中及时发现教育契机,有针对性地进行沟通、指导。沟通和指导的对象除了孩子,也包括家长。十二年间,她记录了大量“沟通”“指导”过程中的经典案例,也总结了不少沟通技巧和指导思路。

1080x626_6482e736a2ed7.jpg


“双教平台”还只是陈颖“班主任工作体系”中的一个平台,实际上,她的“班主任工作体系”是一个有系统的大架构,其中包含了多个平台,每个平台,都开展了丰富的活动。


文:朱晓芳

编辑:罗悦媛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