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湛高铁为何通广州站?双桥烟雨如何续写?四问珠江大桥改建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广州
原创2023-06-09 22:00

广湛高铁兴建,将利用广茂铁路通道进入广州站,所涉及的广州市历史建筑——有着羊城八景之一“双桥烟雨”美誉的珠江大桥或迎来“保西改东”的改建形式,即拟对珠江大桥的西桥原址原状保护,对东桥局部适应性改造,部分构件迁于大坦沙岛的双桥公园实行异地保护。

东西桥效果图.png

珠江大桥东西桥设计效果图。

6月9日,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召开《广湛高铁所涉珠江大桥历史建筑保护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征询意见公示媒体解读会。除上述信息,南都记者从会上获悉,东桥原桥将升级改造为高速铁路桥,广州枢纽段由原二线普速铁路升级为四线高速铁路,也就是东桥将变成四线高铁桥。该《方案》从6月6日起公示一个月,将于7月7日召开听证会。

为何选择“保西改东”?为何有必要将“二线变四线”?为何新建广湛高铁必须引入广州站?如何接续“双桥烟雨”的历史记忆?南都记者逐一解答。

 

一问:为何“保西改东”?

珠江大桥于1958年10月施工,1960年6月竣工,同年10月正式通车。其原为公铁两用桥,2005年大桥两侧放射线的开通,机动车道改为非机动车道。

何谓“双桥”?大桥横跨大坦沙岛东西两侧,分为东桥及西桥,其中东桥由中山八路跨越珠江至大坦沙岛;西桥由大坦沙岛跨越珠江接广佛公路和芳村大道。这是串起珠江东、西两岸的重要通道,也是广州与佛山衔接的重要节点。

根据保护方案,珠江大桥西桥原桥将保持原貌,广湛高铁新桥则位于原桥两侧,立面延用原有的钢桁架形式。原桥延续人行与非机动车通道功能,铁路功能移至新桥。因此,原本的铁路通行空间内可增添漫步、展示、零售等休闲功能,打造串联西起芳村、经大坦沙、延伸至中山八路的慢行系统,为行人提供了更多的活动场景,给原桥注入新的活力。

微信图片_20230609204749.png

西桥示意图。

微信图片_20230609204746.png

西桥设计效果图。

而东桥原桥则改造升级为高速铁路桥,延用原桥钢桁架形式,保持原有风貌。为满足通航要求,原桥须拆除2处旧桥墩,原址保留4处旧桥墩,对于保留的旧桥桥墩,拟采用门式墩形式进行抬高保护,并进行修缮维护,新旧桥墩并存。1榀钢桁架和2处桥墩拟于双桥公园异地保护,并作展示利用。

微信图片_20230609204754.png

东桥示意图。

微信图片_20230609204752.png

东桥设计效果图。

微信图片_20230609204758.png

对于保留的旧桥桥墩,拟采用门式墩形式进行抬高保护,并进行修缮维护。

为何如此“保西改东”?会上,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名城保护处二级调研员姜彦军具体解释道,二线铁路桥最低宽度要求16米。经前期勘测分析,东桥与两侧公路桥间距为6.27米,不具备两侧各新建两线铁路桥的空间,西桥与两侧公路桥间距17.02米,具备两侧各新建两线铁路桥的空间。

东桥全长337米,有5孔,每孔约50米;西桥全长416.5米,有7孔,每孔约50米。根据航道、行洪最低限制要求,东桥的新旧桥墩须纵向对齐,通航孔至少150米宽,而西桥的新旧桥墩纵向对齐,通航孔至少100米宽。因此,东桥原桥须拆除2处旧桥墩。“这些路桥、航道数据,为我们后期制定保护方案提供了重要依据。”姜彦军说。

微信图片_20230609204802.png

东桥、西桥桥墩平面图。

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介绍,此前已就《方案》多次组织专家咨询会,并于4月25日召开专家评审会,对“保西改东”方案进行了充分论证。专家组认为,方案资料翔实,依据充分,内容完整。“保西改东”方案较好平衡了历史建筑保护与社会经济发展等多因素,原则同意通过。建议进行优化设计,充分延续“双桥烟雨”文化景观。

 

二问:为何有必要将“二线变四线”?

作为广茂铁路上由佛山三眼桥进入广州站的必经之路,珠江大桥上建设广湛高铁,将使其由一座二线普速铁路桥升级为四线高速铁路桥。

《方案》指出,广湛高铁在三眼桥进入广州西段的线路,修建四线是必要工程。《方案》也指出,四线铁路桥最低宽度要求为24米。其原因何在?

据了解,广湛高铁广州西至三眼桥段承担8条线路,包括贵广铁路、南广铁路、广州南联络线、广佛肇城际,广州至广州东规划三、四线铁路,从东西向通道能力匹配、运量等方面要求看,二线铁路已不满足枢纽发展要求。

微信图片_20230609204808.png

区域交通规划设计示意图。

中国铁路广州局集团有限公司广州工程建设指挥部总工程师唐重平在会上解释称,广州西至三眼桥段是广州枢纽西向、南向列车进出广州站的必经通道,也是枢纽东西向、北西向通过车最顺直的径路,随着白云站改扩建完成、广州站改扩建工程拉开帷幕,届时,既有双线铁路120对每日的运输能力,将成为制约两个特大型客运站往枢纽西向发车的瓶颈。

从运输组织上分析,广州西至三眼桥段承担了广湛高铁全部车流,以及贵广、南广、广州南联络线、广佛肇城际等铁路部分车流引入广州站、白云站的需求,近远期的客运量可以达到194/235对每日。

广州市交通规划研究院副院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马小毅在接受采访时表示,2005年通车的珠江大桥公路桥,是广州内环路广佛放射线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广佛同城的重要交通走廊和广州主城联系芳村地区的最重要通道。

“从交通流量来看,进、出城日交通量分别约为5.7万辆和5万辆,高峰小时交通量约分别为3600辆和3200辆,且呈逐年增加态势,反映了珠江大桥公路桥在广州过江桥交通系统中的重要地位。在全部通过交通量中,与佛山联系的车辆约占1/3,也说明珠江大桥公路桥对广佛同城的重要贡献。”马小毅说,珠江大桥公路桥也是大坦沙岛进出市区的唯一通道,高峰小时交通约2300辆车通过该桥进出市区。广湛铁路桥建设期间,珠江大桥公路桥的交通作用将进一步凸显。

微信图片_20230609204805.png

区位示意图。

广州铁路集团公司原总工程师潘濬源也提出,根据预测列车开行需求,未来广州西至三眼桥段列车开行频次将达到243对每日,甚至提升至273对每日,已远远超出两线铁路的运输能力,迫切需要将该段现状的两线普速铁路升级为四线高速铁路。“这一举措有助于满足广州西向日益增长的运量需求,加强大湾区和粤西、海南、北部湾地区以及西南、西北方向的联系,进一步加强粤、港、澳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促进广佛同城,推进珠三角地区协同发展。”

 

三问:为何广湛高铁必须引入广州站?

广湛高铁即广州至湛江高速铁路,是广东省铁路机场重大工程建设项目。据悉,该工程计划于2025年12月通车。

潘濬源介绍,作为国家重点工程,广湛高铁是“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湛高铁引入广州站,向东连接广汕高铁,一同构建时速达350公里的沿海铁路客运大通道。

广湛高铁引入广州站后,原广茂铁路普客及货物列车将停运,开行动车组列车,平顺性更高,铁路噪声影响总体呈降低的趋势;并在环境敏感点附近增设声屏障等降噪措施,进一步改善铁路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同时,在高铁与非机动车道并行段,充分考虑了安全防护措施,以保障行人、铁路旅客出行安全。

为何广湛高铁必须引入广州站?潘濬源归纳了几点原因,包括方便旅客出行,升级城市功能,适应粤港澳大湾区的高质量发展,完善国家铁路网布局。

他解释称,首先是旅客乘车更加便捷。广州站位于广州市的中心城区,地铁2号线、5号线、11号线、14号线、22号线在广州站设有换乘站点,并有多条公交线路接驳,这意味着无论从城市的哪个方向,都可以通过公共交通轻松到达广州站。车站附近商圈众多,旅客可以随时购物休闲;金融、酒店、餐饮等配套设施也十分完备,为旅客提供了更多的便利条件。

其次是有助于提升广州的城市功能。广州是南方重要的交通枢纽城市,广湛高铁的引入将有助于提升广州的城市功能。高铁替代普铁,实现“客内货外”,可以拓展经济发展新空间,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路基升级为桥梁,可以减小铁路对城市的阻隔。

此外,粤港澳大湾区是推进珠三角地区协同发展的国家战略,广湛高铁引入广州站,更适应大湾区高质量发展,促进区域间融合和互联互通,加快粤西地区经济发展,让粤西百姓更方便地融入珠三角核心区。

 

四问:如何接续“双桥烟雨”的历史记忆?

“那时候,大桥两侧没什么高楼,基本都是农田,雨天江面烟波浩渺,就有了‘双桥烟雨’的景象。”姜彦军在会上介绍。

珠江大桥以“双桥烟雨”入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首次评选的“羊城八景”,于2014年成为广州第一批历史建筑。粤剧名家陈笑风曾在所创作的同名粤曲《双桥烟雨》中这样吟唱:“江山胜景描难尽,丝雨晴烟看双桥”,可见景色甚美。

微信图片_20230609204738.png

如今的珠江大桥航拍图。

“作为承载了广州与佛山、粤西联系的历史记忆的一条铁路,在高铁时代仍能发挥功能,对历史的传承非常重要,新建的双桥在形式上仍用原来的钢桁架形式,又完整保留了西桥,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传承双桥烟雨的景观价值和历史记忆。”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规划研究中心主任王建军表示。

根据《方案》,目前改造初步构想为,钢桁架放置在双桥公园西园与东园之间的桥中南路上,可与人行天桥功能结合,作为珠江双桥历史展示长廊;桥墩拟活化利用,进行历史文化展示;双桥公园与西桥原桥、东桥通过城市漫步道进行串联,叙述双桥百年历史。

改建后的珠江大桥采用原桥的钢桁架形式,延续其传统风貌,作为“双桥烟雨”的新物质载体,延续了双桥在民众心中的历史形象及城市情感记忆,一并构建联系芳村和西关老城区、跨越大坦沙岛的铁路历史文化空间廊道,接力创作百年双桥历史故事。

王建军认为,历史建筑的保护工作,最重要的不是为保护而保护,而是活化利用,继续发挥它的历史价值和功能,该大桥的概念规划下一步还需要跟周边交通、产业、服务等功能融合,异地保护的构件通过活化利用发挥其历史价值。

广东建筑文化遗产保护研究院院长刘峰对《方案》表示认同,认为在广湛高铁具有高度必要性和紧迫性的非常时期,方案能做到遵循应保尽保的原则,是十分有意义的。他建议,在后期方案实施过程中,临迁阶段的保护,钢构架和景观步行系统的衔接需要做得更到位。

公示图.png

公示图

 

南都广州新闻部出品

采写:南都记者 莫郅骅 通讯员 穗规资宣

图片:通讯员提供

编辑:莫郅骅

3
对这篇文章有想法?跟我聊聊吧
莫郅骅1.57亿
南方都市报记者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