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湛江发展,从读懂“绿色文章”开始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广州
原创2023-06-14 16:25

微信截图_20230609101028.png

“一带一路”海上合作支点城市、全国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省域副中心城市……随着广东着力构建“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格局,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不断深入,湛江这座位于粤西且与海南隔海相望的滨海城市迎来历史性的发展机遇。

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读懂湛江发展,从读懂湛江“绿色文章”开始。湛江意将“红树林之城”打造成生态文明新名片、绿美广东新亮点,将海洋生态优势转化为独特发展优势,大力发展钢铁、石化、能源产业,但前提是“绿色”,并提出: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加快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转型。

6月13日,“高质量发展调研行”广东主题采访活动来到湛江市,媒体记者走访了宝钢湛江钢铁这一为广东发展提供了“钢铁能量”的重型工业项目,还走访了当前广受欢迎的湖光镇世乔金牛岛红树林片区和湛江最北部的县域经济强市廉江市。“绿色”是它们统一的代名词。

绿色钢铁有硬气

建“零碳工厂”,打造现代化绿色临港工业

在湛江,一边是现代产业快速发展,一边是“坚持绿色发展”的重要要求,二者并向而行、协同推进。随着宝钢湛江钢铁、中科炼化一体化、巴斯夫广东一体化、廉江清洁能源等4个投资超百亿美元的重点项目建成投产或加快推进,绿色钢铁和绿色石化两大临港产业集群加速形成。

调研期间,媒体记者来到宝钢湛江钢铁有限公司(简称“湛江钢铁”),扑面而来的是满眼绿意,郁郁葱葱的高树分列两旁,厚重的高炉管道设备耸立其间。据了解,湛江钢铁通过6个维度打造花园式工厂,绿化面积超过400万㎡。在这里,环保成了企业的生命线。

“湛江钢铁从规划环节起就提出建设绿色钢铁‘梦工厂’,环保资金投入不该省的坚决不省。”湛江钢铁能源环保部党委副书记金卿介绍,一、二高炉系统工程采用了116项行业领先的节能环保技术,累计投资60多亿元,占项目总投资约16%;三高炉系统项目采用150多项先进环保技术,最大限度降低原燃料、原材料及各种资源消耗。

微信图片_20230614020759.jpg

湛江钢铁水控中心。

湛江钢铁还创下过多个环保之最。广东省首家且唯一的废气超低排A级企业、行业首家实现全流程废水零排放的企业、行业首个实现固废不出厂的钢铁企业……至此,湛江钢铁率先在行业内实现“废气超低排、废水零排放、固废不出厂”。

“湛江钢铁正规划建设国内首座百万吨级氢基竖炉,预计2023年底建成,后续氢基竖炉建成后,将探索‘氢基竖炉+高效电炉’零碳生产高等级钢板的冶金技术,打造‘零碳工厂’,这将成为推动湛江打造现代化绿色临港工业重要引擎。”金卿说。

绿色生态促发展

推动文旅产业发展,释放红树林经济效益

以高水平生态赋能高质量发展是湛江践行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的一张答卷。3月19日,湛江印发《湛江市深入推进绿美湛江生态建设行动方案》,增加了“建设红树林之城”这项行动,提出要推进建设“红树林之城”和积极策划推动开发红树林、盐沼、渔业等海洋碳汇相关碳普惠项目。

当前,全球仅剩13.6万平方公里的红树林,且面积逐年递减。红树林面积占全国23.7%的湛江又将如何保护现有资源?在湖光镇世乔金牛岛红树林片区,媒体记者找到了答案。这里是离湛江市区最近的大片红树林保护区之一,红树林片区面积 6000 多亩。

微信图片_20230614015455.jpg

湖光镇世乔金牛岛红树林片区面积 6000 多亩。

“树皮呈灰白色、阳光下有白色反光的叫白骨壤、开着一簇簇小白花的是秋茄、叶片尖尖的是红海榄……”沿着栈道步行游览,讲解员向媒体记者介绍道,岛内的红树林以白骨壤、秋茄、红海榄、木榄、卤蕨、海漆、桐花、无瓣海桑、老鼠筋等品种为主,有些树的树龄达到上百年。

“红树林群落形成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涵养多种生物资源,有利于维护生物多样性。由红树林形成的‘海上森林’,孕育了鱼、虾、蟹、贝等各类水产经济动物,吸引白鹭、青鹤、勺嘴鹬、黑嘴鸥、海鸭等多种鸟类到此栖息;此外红树林扎根于沿海滩涂,能够防风削浪,还可以净化空气、水质。”麻章区自然资源局副局长涂江如是谈及红树林的意义。

微信图片_20230614015436.jpg

由红树林形成的“海上森林”,吸引白鹭、青鹤、勺嘴鹬、黑嘴鸥、海鸭等多种鸟类到此栖息。

为保护红树林,麻章区镇村三级层层签订红树林保护责任书,明确划定红树林保护责任区域,落实专门管护人员。同时实施红树林营造修复项目,谋划营造修复红树林约15000亩。项目预算总投资4.7亿元,采取营造修复和生态养殖耦合的可持续发展模式,结合生态旅游,改善近岸海域环境,提升周边基础配套设施,推动区域实现绿色生态高质量发展。

湖光镇逐步把红树林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经济优势。“我们今年计划在金牛岛片区营造修复红树林6000多亩、拓宽改造373省道进金牛岛的道路、拓展建设红树林科普基地,完善周边配套旅游设施,逐步打造成一个独具特色的网红点、打卡地,提升金牛岛红树林片区的旅游吸引力,释放红树林的生态教育价值和经济效益。”湖光镇镇委书记黄志超说。

绿色经济添底气

县域经济排头兵力争5年GDP翻番

廉江市是位于湛江市最北部的县级市,是当地县域经济发展的排头兵,县域竞争力位列全国400强。媒体记者抵达廉江市良垌镇中塘村的时候,现场正举办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文明实践大篷车”进基层活动,多个职能部门派出志愿队伍现场摆摊,为群众带去各具特色的志愿服务,十分热闹。

微信图片_20230614015421.jpg

廉江市良垌镇中塘村正举办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文明实践大篷车”进基层活动。

借广东全面推进“百千万工程”,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东风,廉江市为自己定下了5年GDP翻番的目标:从2021年的533.14亿元,力争用5年时间实现GDP突破1000亿元。廉江市委书记陈恩才表示,“压力很大,但是我们的动力也很足。”

廉江小家电产业集群被国家工信部认定为2022年度全国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电饭煲、电水壶产销量占全国30%,配件销量约占全国三分之二。除了工业产业强,廉江市现代农业实力也十分突出,11个特色农产品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建成4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建成“一镇一业、一村一品”国家级示范镇1个、省级专业镇4个、省级专业村49个。

廉江市的“绿色资本”也为其发展“绿色经济”增添了不少底气。全市有大小河流342条,水库星罗棋布,拥有广东省最大的“人造海”鹤地水库。廉江市还拥有樱花公园、田园寨、中塘乡村旅游景区等国家3A级旅游景区。

陈恩才介绍,这些位于廉江市东部的纵向分布的3A级景区,将于今年因100公里美丽乡村旅游公路的建成而串珠成链,是廉江市规划的“东部乡村旅游走廊”。

此外,廉江市还在北部规划了“北部生态经济走廊”,在西部规划了“西部海洋经济走廊”。“绿色经济”环绕“中部城乡融合发展区”,为廉江市发展带来“绿色动力”。

广东全面推进“百千万工程”后,廉江市感受到一波大的发展机遇的来临。陈恩才表示,在最近的招商引资中,已有不少珠三角地区的企业选择回到廉江落户,是广东推进“产业有序转移”的直接受益者。

为了做好承接工作,廉江市除了大打乡土“感情牌”,还大力提升营商环境,推行首席服务官”暖企服务机制,安排市领导班子、法检“两长”担任首席服务官,对全市重点民营企业开展暖企服务。


南都广州新闻部出品

采写:南都记者 代国辉 李竹

视频:南都记者 丁治加 马青 

编辑:李竹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专题】“高质量发展调研行”广东站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