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公常路改造工程日前在黄江动工,工程南起莞深交界,北至常黄路与常平大道交叉口,全长19.14公里,其中黄江段13.91公里。项目采用集散型一级公路标准,主线采用双向6车道,辅道采用双向两车道。按照规划,改造工程预计将于2025年建设完工。
根据改造工程规划,该项目沿线共设17座人行天桥,其中黄江段12座。天桥方案按照“门户亮点、舒适和谐”的总体原则,结合路景观及周边环境进行打造;主桥及梯道均设置顶棚,同时为满足无障碍出行需求,每侧设置一台升降电梯。
同时,项目结合周边环境打造节点口袋公园,全线设置11处。沿线结合途经的黄江森林公园、水库保护区、常平建成村落特色,按自然宜居理念,建立自然生活共融的花园式口袋公园。
黄江镇规划管理所总工程师乐能武介绍,公常路升级改造首先将对沥青路面进行翻新,重新划线;其次计划把断断续续的慢行道路全部连贯起来。
同时,沿途将重建新建12座人行天桥,天桥除要求提升外观外,还要全部加无障碍电梯,方便老年人和婴儿车出行。此外,还要加装视频监控,便于日常管理。在绿化景观方面,中分带和侧分带均要进行更换和提升,部分路段还会建设碧道、口袋公园,以此全面提升美化沿途景观。
乐能武总工程师介绍,公常路是跨市干线,因此升级改造工程保证主车六车道,在相对宽敞的路口将修建辅道,辅道主要是满足沿线的产业发展需要。同时,将在主要的路口设展宽车道,加装护栏,方便机动车、非机动车和行人各行其道。此外就是建设港湾式的公交站。
据悉,公常路升级改造工程预计2025年全部工程建设完工,改造完成以后将连接松山湖科学城(黄江有约13平方公里属于松山湖科学城管理范围)和深圳光明科学城两个科学城,加快承接深圳的优质产业转移,加快打造莞深科技创新合作示范区。
升级改造工程施工方称,项目建设总工期为两年,施工期间将有交通疏解措施,设置交通分流的路径,尽量避免影响出行。但管线迁改等工作可能会对市民出行造成一定影响,希望市民理解支持。
采写:南都记者 韩成良 (来源于“写意黄江”)
编辑:韩成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