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散文家​夏坚勇推出“宋史三部曲”,带读者轻松读懂宋朝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文化
原创2023-06-15 22:16

近年来,以宋朝为历史背景或创作题材的图书、影视作品层出不穷,宋代士人精神高涨,市民阶层的崛起,经济文化的高度繁荣等等受到读者大众的密切关注。而在首届鲁迅文学奖得主、历史散文家夏坚勇看来:“宋朝,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从2010年迄今,夏坚勇将目光投注于宋朝历史,深耕宋史十余载,接续完成其大成之作——纵横两宋的“宋史三部曲”,包括《绍兴十二年》《庆历四年秋》《东京梦寻录》三种,带读者轻松读懂宋朝。

WechatIMG9110.jpeg

夏坚勇是散文家,也是剧作家。其作品曾获首届鲁迅文学奖、庄重文文学奖、曹禺戏剧文学奖等奖项。从上世纪90年代凭借《湮没的辉煌》走红,到本世纪初的《旷世风华——大运河传》的问世,再到近年的“宋史三部曲”,夏坚勇的写作从没离开过历史这面镜子,他的散文创作以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强烈的现代意识见长,是散文写作的代表性作家之一。而“宋史三部曲”可谓他数十年历史散文写作的大成之作。对于历史散文,夏坚勇有自己的野心与坚持,他以一己之力“拓展历史散文疆界,一头侵入小说,一头侵入学术”,作品既具小说的酣畅易读,又有史料的扎实丰沛,在当代历史散文中独树一帜。

“宋史三部曲”包括《绍兴十二年》《庆历四年秋》《东京梦寻录》三种,分别以南宋高宗绍兴十二年、北宋仁宗庆历四年、北宋真宗大宋祥符元年这三个深具代表性的历史时段作为叙事节点,从岳飞被杀、庆历新政、宋真宗东封三个富有意味的历史事件入手。三部曲叙事时间横跨两宋,举凡风俗、物价、科举、艺文、官制、改革、茶政、马政、度牒、驿传、地理、气候、天象、产业、外贸、宗室、外戚、官员,巨细靡遗,从波谲云诡的政治斗争与君臣制衡,到勾栏瓦肆引车卖浆的百态世情,生动反映两宋时代的政治风云和社会生活,堪称文字版“清明上河图”。

WechatIMG9105.jpeg

夏坚勇深耕宋史十余载,他“在自然、历史和人生的大坐标上寻找新的审美对象,也寻找张扬个体灵魂、反思民族精神的全新领地”,宋高宗、宋仁宗、宋真宗、宋太宗、宋徽宗等等,帝王君臣都是人,懂人性自然也就懂帝王,他深刻揭示出当事人的内心世界和行为逻辑,深入发掘事件背后人性幽微与共通之处,读懂人性的亘古如斯。

从公元960年陈桥兵变,赵匡胤建立宋朝,到1279年崖山海战失败后,陆秀夫与幼帝跳海身亡,南宋最终灭亡,两宋共走过三百余年的历史。面对这段不算短的历史,从哪写起、怎样切入、突出什么又弱化什么,是对写作者的巨大考验。夏坚勇没有泛泛而谈,而是深入历史横切面,从真宗朝泰山东封、仁宗朝庆历新政、高宗朝岳飞被杀这些两宋时期无法绕开的标志性事件入手,阐微发幽,抽丝剥茧,“辅以适当的延伸,巧妙地将宋朝的历史文化和内在肌理呈现出来”,聚焦中国的转折时期与“黄金时代”。

写历史尤其是写历史散文难度极大,其中既需要作者有相对扎实的历史储备,更需要作者有入乎其内出乎其外的史观,能够透过历史现象发掘其背后的隐秘真相。夏坚勇则深刻践行这一点,他浸淫宋史十余载,从朝廷正史《宋史》《资治通鉴》《续资治通鉴》,到宋人笔记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周密的《武林旧事》等,再到多种稗官野史,夏坚勇熟读40余种宋书,史料典籍信手拈来,嬉笑怒骂皆成文章。

“宋史三部曲”既有关于那个时代政治和军事方面纵横捭阖的宏大叙事,又有涉及社会生活各个层面的精微刻画,它们巨细靡遗、极其精巧地镶嵌于一个波澜起伏的大情节的框架内。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夏坚勇放眼宋史,使其作品释放出人性复杂的光泽,增添其深邃的思辨力量,也带给我们更多的历史启迪:宋真宗的东封泰山,为何会终结后世历届皇帝的封禅之路?为什么仁宗朝涌现出范仲淹、欧阳修、王安石这些灿若星河的文豪?庆历新政的开启,怎样成为北宋中期最重要的转折点?宋仁宗与臣子进行了怎样不动声色的暗自较量?澶渊之盟是屈辱外交,还是北宋长达百年和平时期的起点?功高震主?兔死狐烹?岳飞被杀的最终原因是什么?……“宋史三部曲”从细节着手,抽丝剥茧、条分缕析,大胆猜测、小心求证,带读者厘清这些局内人的行为逻辑,轻松读懂人性的复杂幽微与亘古如斯。


编辑:朱蓉婷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