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届广州大学生电影展圆满落幕,向中国电影发出青年声音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娱乐
原创2023-06-27 16:24

6月25日下午,第19届广州大学生电影展圆满落幕。本次广州大学生电影展以“阅影向未来”为主题,热爱电影的大学生共聚一堂,向中国电影发出青年声音。当天,各级领导对广州大学生电影展的工作进行了支持与肯定,称大影展对文化强省建设、文化文艺事业高水平、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并表示大影展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已成为广州一张具有重要品牌影响力的文化名片。

image001.jpg

省、市级领导与大影展各单元承办高校代表老师合照。

第19届广州大学生电影展(以下简称大影展)学生原创单元自开放征稿后,共收到作品1359部,展现了中国青年学子对电影的热情和创造力。历经多个月的评选,最后共有275部作品进入终审,其中大学生原创作品《万仕大吉》、《光亮》、《野蛮生长》以及《我的造口像朵花》等拔得头筹,获得各学生原创单元的第一名。

本届大影展活动首次设置了“追梦路上”特别单元,主题围绕大学生在追逐“中国梦”的路上勇于奋进、创新、开拓的故事,来自河北传媒学院的晋军、肖霞同学以《爱的承诺》荣获本单元第一名。

image003.png

广东省影协主席团成员、广州大学人文学院影视艺术研究中心主任周文萍与广州市委宣传部文艺处副处长陈思为学生原创剧本单元、影评单元获奖学生颁奖。

由百所高校电影社团+网络投票评选出的“最受大学生欢迎电影”尘埃落定,多位电影人及多部年度佳片分获殊荣,并由学生社团代表宣读奖项,凸显了“大学生评”的原则。《人生大事》、《长津湖》与《雄狮少年》均获得“大学生欢迎年度影片”荣誉。此外,由饶晓志执导,张译、王俊凯、殷桃领衔主演的《万里归途》,取得国庆档票房冠军的优异成绩,累计票房收入达15.93亿元,获得了众多学生的喜爱。同时该片在本届广州大学生电影展中也提名5项荣誉,最终成功拿下“最受大学生喜爱的导演”荣誉和“最受大学生欢迎女主角”两大重磅荣誉。

未命名.png

去年以来,多部关注普通人命运、关注大时代中的“渺小”个体的现实主义题材影片接连上映,如《人生大事》、《奇迹·笨小孩》和《雄狮少年》等,在坚持艺术探索的同时,也获得了较好的市场效果。上述电影都将镜头对准了在日新月异的世界里普通人的心灵世界变化,体现出了电影艺术的人文价值。

image009.png

第十九届广州大学生电影展首次设立了青穗创作训练营(以下简称“青创营”),邀请了8所高校的青年创作团队,开展为期3天的创作训练营。首届青创营以“湾区寻根,青年筑梦”为主题,探讨在文化上同根同源、经济上相互依存、情感上相互亲近的粤港澳大湾区不同切面,呈现当下大湾区青年无愧于自我与时代的筑梦故事。

image011.jpg

广州大学周明朗同学分享参加青创营的经历。

闭幕式上还播放了青创营的优秀作品合集。在影片放映结束后,来自广州大学的周明朗同学分享了自己参加青创营的创作心得。本次周同学带来的作品是《凝雨》,他深感青创营为他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创作平台,让他能够与行业专业人士进行深入互动和交流,并强调了导师们对他的作品提出的宝贵经验,这些经验帮助他进一步完善自己的创作,使得《凝雨》能够达到较高的完成度。

本次第十九届广州大影展,联合广州大学发布了《2022年中国大学生观影趋势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针对大学生的观影群体画像、观影行为与偏好、线上线下观影特征与需求洞察以及观影趋势与未来期待四个维度,进行了数据收集与分析,深入了解大学生群体对于电影的认知和态度。

image013.jpg

广州大学张灵敏老师讲解《2022年中国大学生观影趋势白皮书》。

来自广州大学的张灵敏老师针对白皮书为观众带来了精彩演讲,结合大数据为观众解读了大学生观影趋势。其中,白皮书指出在2022年由于疫情影响,院线消费受到了抑制,但是大学生群体依然将大众院线作为自己最期待的观影渠道,沉浸式观影效果与社交属性是线下观影不可替代的王牌。

在电影的内容选择上,大学生群体更加偏爱制作精良的主旋律题材电影、关注小人物的剧情电影以及轻松幽默的国产动漫电影。白皮书的发布也为后续电影产业创作方向带来了有力的支撑——除喜剧、科幻、悬疑等类型电影之外,动漫电影最受大学生观影群体关注,爱国题材与历史题材的国产电影也是未来可以重点发展的电影类型。大学生群体期待未来涌现更多制作精良、演技过硬、反映社会公共议题的高质量电影。

采写:南都记者 蹇玥

编辑:陈逸芬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粤电影 粤精彩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