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加持、文化赋能高质量发展,广州荔枝“突围”行稳致远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广州
原创2023-07-01 21:22

每年6月中下旬,在市场翘首中,以中晚熟优质品种为主的广州荔枝开始登场亮相,掀起荔枝营销季热潮,以飨广大食客。

广州荔枝令人心心念念,不仅在于成熟稳定的种植品质,还有除了桂味、糯米糍等优秀“明星品种”以外,那些不断刷新市场的“新贵”,如仙进奉、岭丰糯、井岗红糯、流溪红荔、冰荔等。这既让消费者有了更多尝鲜的选项,也让广州各产区错位发展,且在产业高质量发展上做好大文章。

满树荔枝.JPG

在广州从化荔枝文化博览园,鲜红欲滴的荔枝挂满枝头。通讯员 穗农宣

就在今年6月,广州荔枝界“双喜临门”:增城仙进奉荔枝成为“2023年农业主导品种”中全国唯一入选的荔枝品种,从化太平镇成功选育的新品荔枝“水晶”通过专家鉴定,正式加入广东荔枝大家庭,从而优化广州荔枝产业结构。

但品种升级并不是广州荔枝唯一的突围之路。近几年,广州荔枝抢“鲜”走出国门,岭南荔枝种植系统(增城)成功认定为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背后还有不断走实走深的技术锁鲜、文化赋能之路。

荔农喜获丰收.jpg

广州荔农喜获荔枝丰产丰收。南都资料图

品种升级

“后起之秀”走俏高端市场

广州是广东荔枝主产区之一,全市荔枝种植面积占全省七分之一,品种达70多个,种植基地遍布多个区,从4月中下旬到8月上旬次第成熟,畅销海内外。广州市农业农村局5月30日发布了2023年广州荔枝赏味图,可见除了从化、增城两大为人熟知的荔枝主产区,黄埔、白云、南沙、花都等区也分布有少量荔枝种植基地,不乏优质品种。

这得益于,广州近年来持续优化荔枝品种结构和区域分布,产业高质量发展势头良好。全市荔枝中晚熟优质品种占93.2%,其中桂味、糯米糍、井岗红糯、仙进奉、流溪红荔等5大优良品种约38.4万亩,占全市68.1%。

各荔枝产区也依托优势错位发展,如增城区重点培育发展仙进奉,从化区侧重推广井岗红糯和流溪红荔,形成了突出的新品种区域优势品牌。这些十来年间相继育成的“后起之秀”,不仅与桂味、糯米糍等“老牌明星”媲美,还打入了高端市场,深受消费者追捧。

微信图片_20220706163801.jpg

挂满枝头的仙进奉荔枝。南都资料图

现场展示的从化荔枝.jpg

从化流溪红荔。

今年端午期间,从化井岗红糯、流溪红荔和增城仙进奉相继宣布开园售卖,价格稳定不愁销。广州市仙基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海谦表示,今年基地所产的仙进奉定价在每斤60-100元,目前已预售十多万斤,不乏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消费主力。

但要知道,荔枝育种尤为不易,一个新品从育成到改良,花费十来年也不足为奇。就说“水晶”荔枝,这是广东省农科院果树育种团队于2006年在从化区太平镇一糯米糍果园发现的一株实生变异株系。经培育,该品种与糯米糍的口感、风味不相上下,但比后者成花易、裂果率低,能丰产稳产,且成熟期较糯米糍早7-10天。

位于广州的广东省农科院果树研究所,现有全国荔枝资源最多的国家荔枝资源圃,为育种攻关提供重要支撑,“仙进奉”“冰荔”等全国荔枝界“佳品”皆诞生于此。不仅如此,该所研发的荔枝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技术,可将杂交育种周期缩短5年左右。该所党委书记钟小雄表示,希望“水晶”能成为下一个在荔枝产业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具有特殊贡献的新品种。

日积月累的坚持,广州荔枝品种升级之路越走越宽。井岗红糯曾获全国优质荔枝擂台赛金奖,仙进奉入选全国“2023年农业主导品种”,让无数荔枝育种专家和种植户看到希望。在“穗字种业”振兴行动下,增城将加强增城荔枝等特色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扩大荔枝种质资源库(圃)的规模与荔枝品种数量,预计2023年品种数量扩大至310个。

冷链加持

“抢鲜”海外再获新突破

农历三月是广州本土最早熟荔枝“三月红”上市的季节。5月10日,首批重达2.2吨的三月红经冷鲜处理后,从增城飞往欧洲,与世界人民共享。

几天后的5月17日,2023广东荔枝丝路行活动在从化举行,包括外国驻广州总领事馆、海外粤商会在内的中外各方代表参会。巴拿马驻广州总领事馆总领事叶明明现场品尝新鲜荔枝后赞不绝口,“我们十分喜爱这颗美味、安全的岭南佳果”,并表示希望让荔枝进入更多巴拿马人的家庭和餐桌。叶明明或许还未料到,远在巴拿马的人民也有机会尝到鲜如新摘的荔枝。

乘着“一带一路”倡议和RCEP东风,广东荔枝加快出海步伐,当中少不了广州荔枝的身影。据广州市农业农村局介绍,广州荔枝大量销往欧美市场,以增城荔枝、从化荔枝为龙头的区域荔枝品牌成为全市荔枝高质量发展“两驾马车”,仅2022年就引领出口创汇1300万美元。从化区委副书记、区长赵龙介绍,2022年从化荔枝销售额超10亿元,其中出口1465吨、金额9050万元,出口量排全省前三。

要开拓海外市场,“抢鲜”成了广州荔枝产业发展的重要使命。在广州大力推动荔枝科技自立自强之下,从化于2021年已研发出荔枝保鲜40余天的高端技术,今年更是喜获新突破。

“荔枝出口最大的问题不是市场,而是保鲜。”丝路行活动现场,从化华隆果菜保鲜有限公司董事长欧阳建忠分享称,“我们成功研发了超低温冷冻锁鲜技术,能够将荔枝冷冻保鲜期从40天延长至一年左右,突破了产业发展难题。”新技术保存了新鲜荔枝的色泽和风味,既可用于全年鲜果销售,又可用于全年加工生产的原料供应,今年将在从化投入生产,首期年产量约3000吨。

荔枝冷鲜保存车间.jpg

从化荔枝冷鲜加工车间。南都资料图

新兴技术加持之下,降低冷链运输成本,让荔枝卖得更远、更好,成为荔枝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又一门槛。位于黄埔的广州粮玉鲜技术有限公司在全国首创量子休眠功能保鲜材料,包装之后可抑制荔枝呼吸和代谢,并抵制微生物侵染。该公司副总经理张文霓介绍,在此条件下,常温运输可保鲜6-8天,冷链运输可保鲜15-60天,包装和运输环节成本也可下降40%左右。

随着冷链系统不断升级,广州更加注重延伸荔枝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已建成每天可收购加工400吨荔枝的产业链条,规模为全省之最,从“小水果”向“大产业”跨越式发展。

文化赋能

以荔枝之名冲刺全球重要农遗

不论是杜牧的“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还是苏轼的“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千百年来,荔枝撩动着文人墨客的情怀,孕育了一方地域文化。那天,叶明明尝完荔枝也感叹,“广东荔枝不仅有味,还有文化,为广东荔枝提供了生生不息的品牌力量。”

广州荔枝文化同样源远流长,最具代表的增城荔枝,其栽培历史已超过2000年。2020年,增城荔枝种植系统以广东岭南荔枝种植系统之名,入选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中国优秀农耕文化的代表。

为打好荔枝“文化牌”,广州注重普及优秀荔枝农耕文化,将其写入38.4万字的《广州市农耕文化资源本底调查报告》中,并展开多维度宣传。增城也以仙进奉荔枝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为载体,引入5家市场主体,建成古荔枝景观大道、荔枝农耕文化园、荔枝文化博览馆,以及不少周边配套设施场所和文化科普教育基地,打造遗产地休闲旅游精品路线,实现农业文化遗产活化利用。

pic_1357285

仙村荔枝小镇。

华南农业大学广州农业文化遗产研究基地常务副主任、岭南荔枝种植系统(增城)申遗专家组组长赵飞曾表示,荔枝类农业文化遗产极具中国特色和全球影响力,岭南荔枝种植系统(增城、东莞、茂名)可以联合省外相关遗产地(或单独)申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以推动荔枝遗产的保护与宣扬,让世界人民更加了解和热爱中国丰厚的荔枝文化。

广州正有此意。据广州市农业农村局介绍,广州已建议将广东4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中最具岭南地域特色的“广东岭南荔枝种植系统”(含增城、东莞、茂名)进行整合,拓展覆盖全省各大荔枝主产区,加快申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除了传统农耕文化,从化的“北回归线”地域文化、南沙的沿海“妈祖文化”也被以不同形式融入当地荔枝中,让广州荔枝更具文化底蕴,“香”飘全球。


南都广州新闻部出品

采写:南都记者 莫郅骅

编辑:莫郅骅

1
对这篇文章有想法?跟我聊聊吧
莫郅骅1.59亿
南方都市报记者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