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白酒头部企业相互博弈的情况下,“产区”或成为区域酒企实现振兴的关键点。
在日前举行的首届中国芝香白酒产业价值峰会(下称芝香峰会)上,南都湾财社-酒水新消费指数课题组记者留意到,多名与会专家认为,目前全国白酒市场进入存量博弈阶段,包括山东在内多个白酒消费大省竞争激烈。鲁酒要从龙头酒企的“夹缝”中实现振兴并走向全国,需要聚焦资源,以全产业链打造品牌、打造品牌产区进行突围。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1至5月,全国白酒累计产量为186万千升,同比下跌13.6%,白酒总产量连续多个月呈双位数下跌,这也意味着白酒的消费量正持续下降,同时白酒产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市场头部企业存量博弈的趋势愈发明显;不过与之相对的,在消费量持续下降的同时,白酒消费却持续向区域集中,其中广东、山东及河南是全国白酒消费的三甲。
南都湾财社记者注意到,上述提到的三大白酒消费省份,但这些市场主要被四川、贵州和江苏酒企占据,本省白酒品牌在当地并非处于强势地位。整体来看,这三个省份不但没有白酒上市公司(除了上市公司并购的酒厂外),而且其省内酒企占有的市场份额并未过半。
以广东为例,根据广东省酒类行业协会统计数据,该省的白酒销售收入为308亿元,但当地白酒收入100亿元左右;山东市场方面,其整体容量600亿元左右,但该省知名白酒企业“寥寥可数”,规模的酒企寥寥可数,其中知名酒企景芝酒业的规模10亿元左右;河南方面尚无相关数据披露。
当然,外省龙头“群雄逐鹿”,“本身白酒的振兴”成为了广东、山东等省份当地酒企的口号,但具体采取策略上,这些省份存在差异,例如广东是“与狼共舞”,即积极引入外省优秀酒企,从而倒逼粤酒进行产品结构和渠道升级。山东方面,南都湾财社记者在芝香峰会中注意到,产区抱团、聚焦品类是山东采取的策略,当地酒企以产区概念进行抱团突围,其中芝麻香也被推举为提升山东白酒影响力和鲁酒振兴的代表。
公开资料显示,诞生于新中国成立后的芝麻香白酒,是目前真正意义上的创新香型白酒,其融合浓香、清香和酱香的相关工艺自成一体。根据《中国芝香白酒价值白皮书》显示,中国芝香白酒核心产区为山东潍坊安丘市景芝镇浯河、渠河之间,自然形成的长5.8公里,宽2.6公里(合计15平方公理)的狭长生态产区。
对于打造芝香产区振兴鲁酒,相关从业企业的负责人表示认同。华润啤酒(控股)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会主席侯孝海在芝香峰会上表示,鲁酒振兴不仅仅是景芝酒业要崛起,而是鲁酒的数个品牌、数个企业的崛起,“景芝要做鲁酒抱团崛起的先行者”。目前,华润啤酒是山东景芝酒业的控股方。
南都湾财社记者注意到,在打造知名产区的倡议下,山东芝香酒企发起“抱团”。与会期间,由山东省白酒协会发起,包括景芝酒业在内的25家鲁酒芝麻香型白酒生产企业,共同成立“中国芝香白酒发展战略委员会”。
“芝香白酒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优势产区,如山东、江苏、安徽等。山东作为中国白酒的产销大省,酿酒历史悠久,理应酿出代表山东的好酒。”中国酒业协会理事长宋书玉表示,解决问题的关键是要塑造并放大芝香白酒“大产区”的优势。产区价值是中国白酒的核心,未来白酒产业发展也已经明确,即向优势产区集中,向优势产能集中,向优势品牌集中。“这需要产区政府、名酒企业、协会共同努力,从原料,到酿造,到文旅、文创,再到消费、体验全产业链打造产区品牌,提升产区价值”。
目前,广东、山东、河南等均是白酒消费大省,这些省的白酒企业发展现状如何?这些省份的酒企又需要面临哪些方面的机遇和挑战?南都湾财社-酒水新消费指数课题组记者将进一步深入报道。
南都湾财社记者 贝贝
编辑:贝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