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度产销下滑近三成,赛力斯光靠“华为概念”还能撑多久?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智行
原创2023-07-04 13:36

车市半年观察随着新能源汽车行业洗牌加速,技术研发的投入力度和成果转化对于车企的重要性已不言而喻。

随着近日6月销量的陆续发布,车企上半年销量成绩单也新鲜出炉。南都记者注意到,赛力斯在今年上半年的销量表现颇有些不尽如人意。与此同时,技术领域的投入不足所带来的隐忧,也在逐渐显现。

技术投入有待提高

在业内人士看来,相较于将资金投入新车研发和技术创新,赛力斯将更多精力投入到汽车营销和资本回购,颇有几分“不务正业”。

赛力斯日前公布的6月产销快报显示,当月公司新能源汽车销量达9348辆,其中,赛力斯汽车销量5668辆,同比下降25.99%。今年上半年,公司累计销售新能源汽车44800辆,同比基本持平,其中赛力斯汽车累计销量25761辆,同比增长19.37%。

微信图片_20230704122935.png

回顾这半年来赛力斯的销量表现,在表面数据同比增长的背后,是月均销量不足5000辆的危机。与去年年底期间月销多在万辆以上相比,赛力斯的销量已遭遇断崖式下滑。

在业内人士看来,技术层面的投入缺失和自研能力的不足,是赛力斯销量大幅下滑的主因。

根据此前公告,公司顺利完成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满额募集约 71.3 亿元。本次募集资金使用聚焦新能源业务,用于电动化车型开发及产品平台技术升级,加大新能源车型技术研发投入,增加公司研发核心竞争力。

大规模募资后,赛力斯的研发投入也确实有所提升。2022年财报数据显示,赛力斯研发费用为13.1亿元,较上年同比增长38.57%。

然而,对比来看,与赛力斯市值相近的两家车企,吉利和小鹏2022年的研发费用分别为67.6 亿元和52.1亿元。

“钱花哪了”,也自然成为投资者关注的焦点。财报显示,2022年赛力斯销售费用高达48.2亿元,上年同期这一数字为12.8亿元,绝对数值增长超过35亿元,同比增加276.55%。

此外,7月3日,赛力斯公告回购股份的进展情况,截至6月30日,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已累计回购股份225.90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比例为0.15%,回购成交的最高价为46.74元/股、最低价为41.16元/股,支付的资金总额为9999.11万元(不含交易费用)。

对于如何在愈发激烈的竞争中保有一席之地,赛力斯日前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致力于技术自研,坚持创新驱动,坚持长期主义,培育并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超级电驱智能技术平台(DE-i)和核心三电技术。”

显然,在新能源汽车的内卷已经深入到座椅舒适度和智能化水平细节的当下,这样的回复在业内有些底气不足。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面临销量下滑,赛力斯的股价却于6月中旬以来一路走高,多次发布股票交易异常波动的公告。

对此,赛力斯在公告中表示:“公司生产经营活动正常,未发生重大变化。公司、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不存在应披露而未披露的重大事项。”

“华为概念”能否长久

事实上,销量的下滑和技术力的缺失所带来的隐忧也在持续显现。

日前,市场传出一则AITO问界发布的“致全体合作伙伴的一封内部信”。信中提到,赛力斯与华为共同决定成立“AITO问界销服联合工作组”,自7月1日起全面负责营销、销售、交付、服务、渠道等业务的端到端闭环管理。

微信图片_20230704123012.jpg

网传AITO问界内部信。

有分析人士指出,这是赛力斯与华为的合作进一步深化的体现。

然而在更多市场人士看来,此举系华为正进一步加强对AITO问界的话语权。对此,华为则在第一时间回应表示,成立工作组与双方话语权无关,整体旨在完善问界销售、渠道、服务相关管理,提升客户体验。

梳理近期华为在汽车业务方面的动作,就在1个月前,华为方面受让21个问界商标。

华为常务董事余承东在今年4月中国电动车百人会上解释称:“目前问界由赛力斯生产,马上奇瑞、北汽和江淮也会加入,如果每家车企都采用不同的品牌,我们营销、服务、零售会很复杂,所以希望采用共同的元素和品牌。”

有报道指出,华为与江淮汽车的合作工厂将于2024年建成,定位超高端豪华纯电市场,约在 80 万-100 万元区间;加速新能源转型的奇瑞,去年宣布与华为至少有5款高端智能电动车型规划,将于2023年陆续发布;北汽蓝谷同样与华为展开合作。

与此同时,与华为的深度合作,也正成为赛力斯“甜蜜的烦恼”。

得益于AITO问界系列的热销,赛力斯2022年营收341.05亿元,同比增长104%。但赛力斯也同样面临增收不增利的困局,财报数据显示,2022年净亏损为38.32亿元,较去年同期的18.24亿元净亏损扩大110.01%,同比增亏超1倍,远超前两年亏损之和。

据媒体报道,在和华为合作的过程中,赛力斯对车辆研发、生产的数据开放度很高,一度连赛力斯工人的作息时间也采用了华为的制度。

在2023年粤港澳大湾区车展上,余承东公开喊话:“未来汽车行业的洗牌会非常惨烈,华为会帮车厂在极卷的时代幸存下来,成为巨头。未来5-10年,只有少数汽车厂家能够活下来,比亚迪会成为未来少数能够活下来的巨头之一,长远来看,和华为紧密合作的厂家也能够活下来,成为这一代少数的幸存者。”

作为被市场视为目前合作最为深度的“华为概念”车企,随着更多的车企加入华为生态,赛力斯能否保持一马当先,仍有待市场的进一步检验。

南都见习记者 于典 发自上海

编辑:王欣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