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7日晚间,对蚂蚁集团的监管处罚“靴子”落地,金融管理部门对蚂蚁集团及旗下机构处以罚款高达71.23亿元。在相关整改落地后的第二天,蚂蚁集团宣布将启动股份回购。此次开展股份回购,被业内认为是蚂蚁集团在进入常态化监管后的自主商业行为,同时也是资本市场常规操作。
据7月7日人民银行官网消息,近期,针对蚂蚁集团及旗下机构过往年度在公司治理、金融消费者保护、参与银行保险机构业务活动、从事支付结算业务、履行反洗钱义务和开展基金销售业务等方面存在的违法违规行为,对蚂蚁集团及旗下机构处以罚款(含没收违法所得)71.23亿元。
具体来看,央行针对支付宝(中国)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合计罚没超30亿元。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开出的1号罚单显示,没收蚂蚁科技集团违法所得11.29亿元,罚款26.32亿元,罚没合计37.62亿元。证监会处罚决定书显示,对蚂蚁(杭州)基金销售有限公司处以7368万元罚款。上述处罚行动,是由中国一行一局一会联合发出。
针对上述处罚,蚂蚁集团随后发布公告表示对此诚恳接受、坚决服从,并将进一步夯实合规治理水平。同时也披露,自 2020 年以来,蚂蚁集团在金融管理部门指导下积极推进各项整改,目前已完成相关整改事项。蚂蚁集团也进入发展新阶段。
7月8日上午,蚂蚁集团宣布将以自有资金回购现有股东的部分股份,总回购比例不超过总股本的7.6%。回购的股份将转入员工股权激励池。
蚂蚁表示回购股份主要出于两方面的考虑,一方面是为了更好吸引人才。蚂蚁方面表示,将回购股份用于补充员工激励池,有助于更好地吸引优秀人才,提升公司用科技服务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据了解,近两年来,蚂蚁集团持续加大科研投入,其2022年研发投入达到204亿元。
另一方面则是为了满足股东流动性需求。公开信息显示,蚂蚁集团持续以合适方式为股东提供可行的流动性方案,截至2022年底已实施两次分红。本次发起回购,所有股东均可在回购比例内自愿选择是否参与。值得注意的是,蚂蚁方面透露,基于对公司长期发展的承诺和信心,杭州君瀚和杭州君澳的自然人股东已自愿放弃参与回购。
根据回购方案,蚂蚁集团本次回购的价格对应公司估值约为5671亿元人民币,较2018年C轮融资估值(约9600亿元)下降约40%。蚂蚁集团认为,在目前国内互联网公司估值较低的情况下,这一变化符合市场预期。
出品:南都大数据研究院 数字金融研究中心
采写:南都研究员 谢小清 熊润淼
编辑:谢小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