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宝商家卖日本“核食”?平台称客服说错了,疑虑怎么解?

南方都市报APP • 奥一新闻
原创2023-07-12 16:57

7月7日,海关总署表示,为防范受到放射性污染的日本食品输华,保护进口食品安全,禁止进口日本福岛等十个县(都)食品。而今年以来,多个商家也曾因售卖日本核辐射区进口食品被罚,近日,顺德一公司就因销售采购自日本长野县的“不二家白桃饮料”等被罚款1万,如今还被列入严重违法失信企业名单(查阅相关报道)。

奥一记者近日在淘宝发现,有商家销售的“不二家白桃饮料”疑似来自“日本长野县”。对此,淘宝平台相关人员回应奥一称是“乌龙事件”,指是商家客服弄错了。

商家、平台说法不一,让消费者难以判断。对于面对网络平台上市场上琳琅满目的日本进口食品,消费者该如何鉴别呢?

 

客服回复,产地竟是日本核污染区

当前,日本政府不顾国际社会的质疑与反对,执意强推核污染水排。据悉,早在2011年,我国就开始对日本福岛县等可能遭受核污染影响的日本进口食品进行入境管理,国家原质检总局发布的相关公告明确指出,禁止进口日本福岛、群马、宫城、茨城、枥木、琦玉、千叶、东京都、长野、山形、山梨、新泻 12 个县的所有食品和饲料。

11.png


奥一新闻曾报道,专家提醒消费者购买前要注意鉴别产地。

因近期有公司因销售采购自日本长野县的“不二家白桃饮料”被罚,奥一记者以该产品为例在网购平台进行查询,发现这款产品在多家电商平台均有销售。不同的是,有些商家会在明显位置表明具体产地,还有些商家会强调是“非疫区”,但也有不少商家只标注产地为日本。

不二家1.jpg

某电商平台上的商品介绍截图

 

不二家2.jpg

某电商平台上的商品介绍截图

记者随机选取几家没有标注具体产地的商家,以消费者身份,就“具体产自日本哪里”咨询商家客服,有客服明确回应产地为“日本山口县”(非禁止区域);也有客服表示不清楚具体产自日本哪里,但强调“正规渠道进货没有问题才能进过来的”。

22.jpg

值得注意的是,有一名淘宝平台上的商家客服称该店销售的“不二家白桃饮料”产地是“日本长野县”。

客服2.jpg

与客服聊天记录截图

当奥一记者追问“长野县不是被禁止进口的地区吗”?该名客服表示“不太了解”,随后又改口称“产品上只标注了原产国,也有可能是山口县。”

 

平台回应,客服说错了产地

奥一新闻记者就此采访淘宝平台,据工作人员表示,已连夜进行排查得知“这是一起乌龙事件,该产品不是来自长野县。”此外,他表示平台定期会对涉日本核污染区商品进行排查。

作为进口食品销售人员为何会不了解这一禁令?相关食品究竟产自哪里?面对记者的疑问,淘宝工作人员表示,“这名客服人员因为不了解,不小心说错了产地。产地是日本山口县。”

白桃饮料.jpg

客服口中来自“日本长野县”的产品。

记者从这名客服提供的商品照片上看到,中文标签显示“原产国家日本”,没有具体产地。这让不少消费者心存疑虑,如果不是来自“日本核污染地区”,为何不能详细标注产地?

 

违规售卖屡屡被曝光

尽管福岛核事故过去了12年,但相关的放射性危害并没有完全消失,有关日本海鱼放射性元素超标的新闻,屡见不鲜。据日本共同社报道,今年5月,在福岛第一核电站港湾内捕获的海鱼,被发现体内放射性元素超标,含量是日本食品卫生法规定标准的180倍。此外,日本福岛核电站泄漏事故还对当地食品农产品造成严重污染,日本政府也曾从多个地区的有关食品农产品中检出放射性物质严重超标。

然而,一边是核辐射超标的情况屡屡被曝光,另一边有些企业却公然进口日本核辐射食品。今年5月,广东佛山顺德一家百货公司被发现销售日本某核辐射县区的食品,被处以万元罚款。根据处罚记录,这个百货公司从广州食品经营商采购了产自日本长野县的“不二家白桃饮料”,产自日本群马县的“ORIHIRO 蒟蒻果冻”,产自日本新潟县的“布尔本豆乳威化饼干”。这几个产地全都是明令禁止进口食品的日本核辐射县区。而在被查之前,这些来自辐射区的食品“大部分已售卖”。

此外,今年以来,成都、青岛等地也都有商家因为出售核辐射区食品被罚,出售的产品包括:产自日本福岛县的“大七酒”;产自东京都的龙角散白桃味夹心糖果、薄荷味夹心糖果;产自日本千叶县的威士忌。

据处罚公告显示,在一些违规案例中,有公司在产地上弄虚作假,甚至篡改原产地。如商品外包装上的中文标签显示产地为“日本”,但是揭开中文标签后,露出的产品真实产地却是“东京都”等禁止进口地区。

央视财经.jpg

央视新闻截图

此前,央视新闻也曾报道,深圳一家超市售卖的一款日本进口食品,外包装标注显示为“北海道产的白米饭”,但是当稽查人员揭开中文标签后竟然发现,真实产地为禁止进口的新泻县。

 

建议购买日本进口食品留意原产地

据《食品安全法》要求,食品经营企业应当建立食品进货查验记录制度,如实记录食品的名称、规格、数量、生产日期、保质期、进货日期以及供货者名称、地址、联系方式等内容,并保存相关凭证。此外,进口的预包装食品、食品添加剂应当有中文标签,还应当有中文说明书。

针对目前国内市场上的进口食品,中文标签只标明原产国,未注明具体产地的情况,我国多地市食品药品监管局曾通知要求:经营者标明日本进口食品的详细产地信息,以此避免日本核污染食品流入。为进一步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和安全消费的权利,早在2017年,深圳市就要求所有日本进口食品应当详细标明食品生产者名称及生产者所在地,具体到都、县。

此外,查验进口食品的中文标签也是区分是否从正规渠道进口的有效方法。有关专家建议,消费者在购买日本进口食品时,应选择有营业执照、食品经营许可证、市场信誉度较高、经营状态稳定的商家。同时要特别留意所购食品的原产地。如果发现购买到食品产地为禁入区域,可以保留相关证据并向市场监管部门反映,拨打12315举报,保护自身的权益。


采写:奥一新闻记者  管玉慧

 

 

编辑:管玉慧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消费反光镜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