盈利的腾讯新闻,这一年做对了什么?

南方都市报APP • 大钱进
综合2023-07-12 20:02
image002.jpg

要流量还是要精品?一直是资讯类应用的两难却又必须面对的抉择。

一年多来,腾讯新闻给出了一个转型样本。

7月11日,《真故研究室》发布报道《腾讯新闻这一年,人员内容大换血,盈利了》引发业界关注,腾讯新闻业务负责人何毅进分析了过去一年内,腾讯新闻在内容、分发、商业收益上的各项变革,以及扭亏为盈后对此项改革路径的展望。

2022年5月,何毅进接任腾讯新闻新一任负责人,面对当时大环境广告下行,腾讯新闻内部盈利压力陡增,急需降本增效的形势,何毅进提出精品化改革,即过滤掉大部分流量型内容,转而追求品质更高的资讯内容,同时找到一条商业上和精品资讯可以自洽的道路。

何毅进透露,改革在进行到半年时,腾讯新闻已首先实现盈利,接下来的关键工作,是要在商业自洽的基础上持续锻造精品资讯的产品口碑。


背景:行业巨变 盈利承压

2022年5月,毕业于清华大学的何毅进,接任腾讯新闻负责人,在美国达特茅斯学院获得工学硕士学位的何毅进,曾就职于亚马逊,2012年加入腾讯OMG(网络媒体事业群,当时腾讯7大事业群之一)下的腾讯视频,负责OMG中支撑腾讯新闻和腾讯视频的中后台业务。

上任之后的何毅进,面对的是一个迥然不同的业界环境。熟悉腾讯新闻发展史的人知道,腾讯新闻在何毅进上任之前的16年间,经历了两个不同周期。2007年—2019年,是传统内容精英主导的时代。古典主义新闻审美与工作方法在腾讯新闻得以沉淀,诞生了一批精品原创节目,比如经典图文IP《谷雨》《棱镜》、精品视频IP《十三邀》等,也吸纳了诸多传统新闻人的加盟。

2019年—2022年,腾讯新闻进入“人机协同”时代——就是重视人(编辑)生产和选择内容的同时,更多引入算法,来改造业务。

但在今日头条的猛攻压力之下,腾讯新闻面临着继续坚持精品内容、还是转向流量内容强算法分发的路线选择。

人机协同的新路线并没有让腾讯新闻在算法的大潮中逆风翻盘。同时,腾讯新闻所处的环境发生了巨变——互联网行业大环境陡变,纷纷开始强调生存与盈利,腾讯新闻也面临压力。

image003.jpg

每个人都在迷雾中追光-腾讯新闻内部实拍。


抉择:精品优先 长期主义

接手腾讯新闻后,何毅进迅速开始着手进行“精品化改革”。这个方向中,有腾讯高层的指导和参与,他需要以务实的态度把这项改革推行落地。

按照腾讯新闻的解释,精品资讯指的是“单位时间内更具价值密度的资讯内容产品”。既要效率感、又要价值感。在这之前,由于全行业的算法推行,内容行业虽然实现了海量供给,但也造成了鱼龙混杂,消费者体验下降等问题,腾讯新闻自然也不例外。

精品化的方向之下,留给何毅进的是两个具体课题。一是短期内实现平台盈利,二是将精品化拆解、落实与推进。

何毅进上任刚半年,2022年第四季度,腾讯新闻就实现了盈利,在外界看来,发生在2022年6月规模性的组织优化,是腾讯新闻实现盈利的重要方式。不过,这一点腾讯新闻内部予以了否认,“因为优化成本也很高。”

当“组织优化”消息出现后,曾在内容行业引发震动。但也有声音指出硬币的另一面:在近几年互联网强调技术和算法的发展过程中,一度存在过度工程化、过度算法化的问题,有时一个很简单的排序,也要经过复杂模型的计算,产生不必要的成本,造成模型、大数据和工程所需的运营成本居高不下。腾讯新闻对运营服务成本、内容处理成本等方面进行优化,也被认为能给自身带来切实的降本及提效的结果。

接下来的命题就是如何拆解“精品”。组织优化和提质增效,只是精品化改革的一部分,为了拆解精品,何毅进与团队组织了精品资讯专家团,与腾讯新闻管理层、生态负责人以每周或每两周一次的频率,开始了运转至今的新工作机制。

2022年7月底,一份腾讯新闻精品资讯及精品CP标准的白皮书诞生。这份白皮书回答了“什么是精品”,腾讯新闻需要怎样的精品等诸多问题。

在这份白皮书中,腾讯新闻也重新梳理了发展方向。“成为帮助用户提升单位时间价值密度的资讯内容产品,为用户提供效率感、获得感和共鸣感。”

何毅进开始实施一系列果断的改革——总体上是在做精品内容上的加法、劣质内容的减法、重视用户长期价值、品牌价值与商业价值的乘法。

image004.jpg

要什么,不要什么,必须做出选择


变革:关停账号 流量重塑

2022年12月,马化腾曾在腾讯内部会议上点名腾讯新闻,表示如果腾讯新闻不能自负盈亏,甚至还有很多问题的话,那留给腾讯新闻的时间也就不多了。而对于腾讯新闻后续的改革及扭亏为盈,马化腾似乎是满意的。

短短一年内,腾讯新闻平台方面就停止对超过10万个流量型低质账号的分发,流量向剩下的精品CP更多倾斜。同时,考核体系也被重塑。

“算法时代,大家看的更多是CTR(点击率)、消费量,现在则会看给用户能提供怎样的长期价值,包括信息浓度、价值感等。”何毅进说。

改革必然带来阵痛。腾讯新闻后台统计,由于诸多账号减少,腾讯新闻点击量一度下降了14%左右。但过了一段时间,后台监测数据又逐渐回升了起来,何毅进把这总结为是好内容在发挥长效效应。

腾讯新闻这一年的精品化改革,砍掉流量党+点击量触底回升+盈利,让腾讯新闻在腾讯内部重塑了信心。而这也阶段性证明了在流量时代下另一条路径的存在——即精品资讯这条路,是能走的。

它不用依靠腾讯总部输血,能实现自己在内容追求与自我发展之间的自洽。

何毅进表示,腾讯对腾讯新闻接下来的期待是:在商业自洽的基础上,持续锻造精品资讯的产品口碑。

作为老牌的四大门户网站之一,腾讯新闻被看作腾讯的门面招牌。2003年,腾讯网成立,通过QQ首页弹窗,它迅速与数以亿计的年轻用户建立了紧密联系。腾讯深圳总部大楼上一度还长时间挂着腾讯网的logo。2020年起,仍属于腾讯内容产业重要组成部分的腾讯新闻,也同时出现在了腾讯ESG(即“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中。运营部员工王杨参与的辟谣栏目《较真》,就被作为社会价值范例,写进了当年的财报之中。

腾讯开始这样为腾讯新闻定义价值:“从内容的健康发展来看,腾讯新闻坚持对原创内容的深耕,打造优质IP,持续与品牌共创美好内容,用内容成就商业与用户之间的美好链接,进而实现认知价值和商业价值的提升。”

王杨在腾讯新闻工作了10余年,她知道腾讯新闻过去发生的一切,她在这里成就过自己在原创领域的职业高光,也曾因算法席卷一切而迷失过。

这一切随着腾讯新闻重新确立起新方向,终于变得踏实起来。

image005.jpg

路线不再纠结,这个转折点来得并不容易


行业:生态共建 内容共创

对于腾讯新闻的精品化改革,行业内容机构仍着重关注着流量与变现。

对此,何毅进表示,目前腾讯新闻对内容合作伙伴总体希望形成的思路是“生态共建”,希望借平台的品牌积累、为伙伴们养足影响力,同时通过多种方式帮助伙伴成长,伙伴也能参与到平台迭代发展的过程中,共建共生,就像一座购物中心与其中的品牌店那样。

至于生态伙伴关注的商业化变现,目前腾讯新闻仍然以内容采买和流量补贴为主,同时也计划继续为合作伙伴提供各种项目合作机会,扩大机构的营收来源。未来也不排除采用付费会员阅读、打赏制、内容共创后验分账等多种为机构增加收益的可能性。

目前已经有一些项目制合作的尝试,比如2022年腾讯新闻请了一位内容机构大V,为腾讯视频推出的《三体》电视剧做报道,既提供了好内容,也为机构创造了收益。不过这些项目尚未形成常态化、规模化的收益。

何毅进表示,“腾讯新闻重视具体解决合作方的关切方向,目前释放的各项举措不会一蹴而就,而是有一个发展的过程。”

如何服务内容合作伙伴,腾讯新闻目前形成了一套新的机制,即“先验+后验”。先验就是腾讯新闻建立了“对接人运营机制”,来深入了解内容合作机构、创作者的资质背景,以便提供更有针对性的合作与服务。目前,被认定有精品化创作能力、并保持活跃的内容创作者,在腾讯新闻内有上万家。后验就是通过技术与算法,来辅助创作者、内容合作机构更有效地进行内容生产,和及时了解用户的内容消费反馈。

目前对于腾讯新闻的精品化改革,市场上有多面声音。

有人说,内容精品化或是反人性的一种产品,因为更多大众要的就是爽感。但也有人不以为然,认为教育、职场工作本身皆是反人性的一种社会安排, “不会有人觉得这种反人性没必要。”

暂且不论腾讯新闻接下来是否能在精品化改革上走向成功,一些业内人士认为,这个方向值得鼓励。

在信息爆炸和同质化的时代,有人愿意去走最难的那条路,无疑大众就多了一个阅读选择,多了一项思考福利。

(南都综合报道)

编辑:戴越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