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投资成市场主旋律 “广州特色”为何吸引创投圈关注?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科创
原创2023-07-14 11:08
750x375_6280e56986810 - 副本.jpg

“我们发现广东、广州其实有很多传统优势产业里的优秀企业,可以把它们的先进技术应用到新兴产业比如新能源汽车、新型储能中。”德同资本合伙人张湘宁说,这次来穗,他也特别关注这类“广州特色优势领域”的投资机会。

微信图片_20230714094317.jpg

峰会活动现场。

7月13日,由广州金融控股集团主办的2023粤港澳大湾区(广州)创投峰会在广州举办。南都湾财社记者现场观察发现,此次峰会吸引了不少和德同资本一样总部位于广东省外的创投机构参加,创投机构参与广州项目投资的热情高涨。

广州金控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聂林坤在开幕式致辞中表示,举办创投峰会旨在集各方之智、汇各方之力,完善以科技金融为主线的产业创新支持体系,用好广州科技创新母基金及直投基金,引导社会资本投早投小,营造“天下资本投广州、投资兴业在广州”的生动局面,为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征程上走前列作示范贡献创投资本的力量。

“中国股权投资行业呈现多区域协调发展、创投加速新兴产业崛起、创投资金向科创领域集聚的特点,同时科创投资仍会是股权投资市场的主旋律,未来其投资布局将渐向精细化延伸。” 清科集团创始人、董事长、清科创业CEO倪正东会上分析表示,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迈入高质量发展阶段,股权投资的方向也从商业模式的投资,到投资科技,投资先进制造为主。

在科创投资成为市场主旋律的背景下,倪正东认为广州有其特色优势。“粤港澳大湾区作为投资市场热点之一,近十年股权投资机构数量实现了接近5倍的增长。”倪正东说,“广州在过去十年期间累计投资案例数达3,130起,投资金额接近3,000亿。广州确实是中国最具创投吸引力的城市之一。”

与此同时,广州市也在加大力度支持新兴产业加速崛起。今年以来,广州立足自身优势,打造特色产业。两只千亿母基金设立,已经成功推动一批新兴产业项目落地广州。

经济学家朱嘉明也在会上分享了对于广州如何形成创投优势的看法。他认为,粤港澳大湾区要在中国新的经济格局中构建出全区域覆盖的创新系统。“从高效率的政府及政策体系、高等院校、高科技研究机构、各种类型的高科技企业来看,大湾区具有构建区域创新系统的基本条件。中长期来看,大湾区可基于内在资源禀赋比较优势,形成‘多元化’格局。”

其中,广州在未来将在多个方面起到率先作用,包括有望率先构建大湾区经济全面复苏的基础、有望率先修复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均衡关系、有望率先修复连接国内和走向国际的供应链体系、有望率先创造新一轮投资的高产等。

会上,多位一线投资机构投资人分享了对于广州创投吸引力的看法。峰瑞资本创始合伙人李丰认为,在当下技术创新的时代,投资前沿科技需要新的投资逻辑。他指出,中国有多条产业链和多种类型的消费市场,竞争激烈且完整度高,因此十分看好中国产业结构升级带来的科技创新机会,尤其是在交叉学科与跨界创新领域。而广州具有的多学科、传统产业技术积累深厚等优势,有望在交叉学科与跨界创新领域发力领先。

而作为科技成果转化方面的代表专家,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副主任王德保为创投机构投资科技成果转化早期项目提出了几点期待。王德保表示,早期科创投资风险较大,希望投资机构能为早期项目提供更高的容错率,以及较长的投资周期,陪伴项目成长。此外,对于一些社会价值突出的科技创新项目,王德保也希望投资机构不单从项目能带来的经济回报率来考虑投资决策,而是从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结合的角度,支持更多能对社会经济发展做出贡献的科创企业成长。

广州市科技局党组书记弓鸿午表示,当前广州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已分别突破1.23 万家、1.67 万家,以战略科技力量支撑的高质量发展正稳步推进,锚定“科学发现、技术发明、产业发展、人才支撑、生态优化”的全链条创新发展路径,建立以科技金融为主线的市场化企业支持体系,围绕科技企业全生命发展周期,构筑“创、投、贷、融”科技金融生态圈,助力广州科技企业高质量发展。

出品:南都湾财社·科创工作室

采写:南都·湾财社记者 徐劲聪 实习生 陈汉森

编辑:徐劲聪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