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管部门守护城市“烟火气”。7月14日晚,东莞34名镇街(园区)城管分局局长结对前往虎门虎集小镇,“化身”普通游客,打卡该网红夜市,体验虎门夜市烟火气,零距离倾听市民群众和市场主体的心声。据统计,全市城管系统直接参与管理引导的户外经营点共有256处,摊档约7700个,大部分为今年新增。
城管分局局长打卡网红夜市
虎集小镇位于虎门公园旁,由闲置场地改造而成,共有集装箱、后尾箱、餐车三种餐位类型,经过装修、装饰之后,形成众多创意空间,如今已成为虎门一处独具风格又接地气的“打卡点”和夜市新地标。
当天晚上,结束半年工作总结会议的34名镇街(园区)城管分局局长,“化身”普通游客,打卡该网红夜市,零距离倾听市民群众和市场主体心声,思考城管执法部门服务公众需求的新思路和新对策。
大家走近各个摊位,自费购买小吃和商品,体验夜市服务,询问摊主经营状况,并与市民进行交流互动。
“城市管理工作是一项高度民生的工作。城管部门的履职过程,往往伴随着两个刚好相反的声音,管得严了,被质疑缺乏温度,管得松了,又被质疑不履职不作为,如何实现最佳的平衡,既兜住底,又尽可能满足市民诉求,是一个需要长期探索实践的课题。”莞城城管分局局长张毅刚说。
城管管理的摊档数共约7700个
今年以来,东莞城管部门创造性提出助力打造“包容友善之城”的目标。以服务城市烟火气为例,城管部门通过推进三项措施,最大限度平衡公众需求与城市秩序之间的矛盾。
其一,组织城管力量,联合其他有关职能部门,通过主动开展管理,包括环卫保洁、秩序维护等,最大限度保障市民夜经济活动需求。据统计,全市城管系统直接参与管理引导的户外经营点256处,摊档约7700个,大部分为今年新增。
其二,有序强化参与夜经济的有关主体义务责任,主要是通过省内首创的“小微执法”模式,综合运用劝导教育、普法宣讲、包容免罚承诺、简易处罚等“柔性执法”手段,对参与夜经济的市场主体不履行保洁责任等行为,形成服务为先、包容审慎监管、处罚兜底的闭环管理机制,从而助力营商环境的进一步优化。
其三,对个别不符合管理要求的流动经营活动进行劝止,主要是针对个别安全隐患较大、政府管理难度和成本较高、公众意见较集中的新增临时流动经营点,坚持开展源头疏导,引导有关主体转入现有的集中流动经营点开展经营活动。
今年,全市城管系统在城管工作领域全面践行“包容审慎”执法理念。今年上半年,共处置轻微违法案件11145宗,其中79.4%的案件通过书面劝导教育、包容免罚承诺的形式,现场整改到位免予处罚,实际处罚案件2291宗,包括处罚对象在内的群众满意度接近100%。
“城市管理工作,必须以安全和有序为前提。城管部门释放管理诚意,并付出了具体行动。”虎门城管分局局长郭建华称,也希望市民对城管部门的工作予以善意回应,构建城市管理共建共治共享格局。
东莞城管部门表示,接下来,将继续秉承服务为先、包容审慎的柔性执法理念,让城市“烟火气”既热闹又有序,让广大市民进一步感受到城市的包容、友善。
采写:南都记者 田玲玲
编辑:田玲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