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讯 7月16日,2023中山大学全国首封录取通知书颁发仪式在广东实验中学举行,省实南山(3)班陈麒羽成为今年的幸运儿,也十分荣幸地成为中大强基计划的基础医学专业新生。据悉,陈麒羽是家族四代人中的第十位中大人。
陈麒羽本人。
“如果合适的话,在中大找到你的另一半”
“一百年前,孙中山先生谆谆教导青年人要立大志、做大事,今天我们亲手把通知书交到同学们手中,这是荣誉,更是沉甸甸的责任。”中山大学常务副校长、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院长肖海鹏教授指出,强基计划立足于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选拔培养,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中山大学为探索多维度考核评价模式,着力选拔一批有志向、有兴趣、有天赋,以“立报国大志,做强国大事”为人生追求的青年学生进行专门培养,为国家重大战略领域输送后备人才。同时,他也感谢省实多年来为中大输送大量优秀学生,期待未来有更多的省实学子走进中大。
中山大学常务副校长、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院长肖海鹏教授。
广东实验中学党委书记、校长全汉炎指出,跨越百年历程,广东实验中学和中山大学一脉相承,有着相似的文化背景和深厚的历史渊源,一百年来共同为国家培养了众多杰出人才,优秀校友遍布世界。省实学子陈麒羽同学的亲友之中,就有多位中大校友、省实校友,其叔叔陈庆生更是两所学校的校友。今天的仪式,见证着省实与中大的深厚情谊,也体现了两校对为国育才、厚植强基的共同追求。“希望省实与中大能延续百年的缘分,协同探索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的有效衔接路径,共同推进为国育才事业。”
广东实验中学党委书记、校长全汉炎。
“非常荣幸今天能够在母校,获得中山大学发出的第一封录取通知书。”陈麒羽表示,自己从小生活在一个四代同堂的大家庭,家族里有9位中大前辈,现在在各行各业发光发热,他们一直是她仰慕和学习的榜样。幼时去参加他们的毕业典礼,在“国立中山大学”的牌坊前,在马丁堂前的绿茵上,穿着学士袍的毕业生风采都在我心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当高三填报志愿的时候,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中山大学强基计划基础医学专业。”
“16年前,93岁的太爷爷和太奶奶牵着你的小手第一次走进了中大的校门。小时候你就立志要成为中大的一员,因为你说要和大家庭中九位已经从中大毕业的学长学姐一起举杯喝酒!”陈麒羽的叔叔陈庆生也来到了现场,他是省实1992届校友、中大1996届校友。他对陈麒羽喊话:“如果合适的话,必须在中大找到你的另一半,那我们家第十一名中大学生很快就可以出现啦!”
省实南山(3)班陈麒羽成为中大强基计划的基础医学专业新生,获得了今年中山大学的首封本科录取通知书。
2023中山大学全国首封录取通知书颁发仪式现场。
2023中山大学全国首封录取通知书颁发仪式现场。
2023中山大学全国首封录取通知书颁发仪式现场。
家族四代人走出10位中大学子
据了解,陈家与中山大学的缘分,最早要追溯到1977年。
1977年中国恢复高考,陈卓权(陈麒羽八姑婆的男朋友)参加了此次高考并一举考上了中山大学地理系经济地理专业。这大大激励了八姑婆,她1978年参加高考并考上了华南师范大学外语系英语专业。太爷爷和太奶奶得知陈卓权考上中山大学的好消息后,在家中摆家宴为他庆祝。二人大学毕业后结婚,陈卓权成为陈家的八女婿,也是陈家的第一代、第一位中大人。
陈家聚会的老照片。
2023中山大学全国首封录取通知书颁发仪式在广东实验中学举行,陈麒羽和家人合影留念。
据陈麒羽的父亲回忆,作为第一代凭借读书改变命运的人,陈麒羽的太爷爷陈宝藩特别重视对后代的教育。在太爷爷的九个子女中,有多人的孩子都来自中大。比如,她三姑婆的女儿张瑱、六姑婆的女儿麦倩茹、七姑婆的女儿吴欣、八姑婆的儿子陈珑、她的叔叔陈庆生……
“我们不仅跟中大有缘分,跟南都也很有缘。”陈爸爸表示,2003年陈麒羽七姑婆的女儿吴欣以及八姑婆的儿子陈珑考入中大,第二年南方都市报推出“奔赴全国寻访中大老校友”专题,便记录着陈家与中大结缘的往事,传为佳话。“感谢南都的报道,帮我们做了一个很好的记录。”
2004年,南方都市报推出“奔赴全国寻访中大老校友”专题。
“今天,中山大学这份珍贵的录取通知书,也是我站在新的起跑线上奋勇拼搏的志愿书。”陈麒羽表示,在未来的成长路上,她将以近百年来的中大前辈为榜样,践行“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的校训,刻苦学习,潜心钻研,孜孜不倦以求学;以万千共和国筚路蓝缕艰苦奋斗的科研人员为楷模,求真务实,创新突破,砥砺前行以奋进。
统筹:尹来 游曼妮
采写:孙小鹏 实习生 饶阳阳
摄影:马强
视频:蔡文茵 罗雪纯
出镜:杨晓彤
摄像:陈赟健 崔俊超
导播:杨景博
编辑:孙小鹏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专题】直击2023广东高考
聚焦2023新课标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