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圣归来》出品人路伟:未来将把电影的产业中心放在大湾区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娱乐
原创2023-07-17 19:15

2015年7月,《大圣归来》以2D、3D、巨幕形式在国内公映,迅速爆红,单日票房便超6500万,总票房9.56亿元,被称为“近年来最良心动画”和“国漫新希望”,连摘2015年第30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美术片奖和第16届中国电影华表奖优秀故事片奖两项桂冠。

《大圣归来》的火爆也带火了这部影片背后的影业公司——天空之城影业。彼时,两个月后,又一个好消息传来,该司出品的一部纪录电影《喜马拉雅天梯》打破了国产纪录片票房难过百万的魔咒,以1156万收官。

天空之城影业成立4周年的时候曾有一项数据盘点:成立4年,投了4部影片,其中有3部打破了国内类型电影纪录,有一部还保持着票房纪录。作为天空之城影业创始人,路伟是如何带领团队做到这些的呢?近日,南都记者特别约访了天空之城影业创始人路伟,一起谈谈高品质动画电影的幕后故事。

微信图片_20230717171619.jpg

1

电影和其他的行业并没有本质区别”

初见路伟是在今年6月份的增城。第二十三届全国院线影片推介会在广州市增城区开幕,增城区白水寨一家酒店里,挤满了来自全国各地的电影人,有出品人、制片人也有院线经理人、影投管理人,还有来自全国各地电影协会的朋友以及媒体人。

微信图片_20230712233018_副本.jpg

和其他片方一样,天空之城影业也带来了自己的新电影《黄貔:财神的味道》。“黄貔是一只神猫,是《大圣2》中的一个重要配角。从原设上来讲,黄貔的故事是天空之城影业关于西游题材的外传系列,聚焦的是一些小鬼小妖小神仙的角色”。天空之城影业坚持从中国神话故事中寻找新元素,用新视点来创作新故事,笃信“传统里藏着未来”这一创作历史观。

初访是在推介会的茶歇时间完成的,记者与之相聊《黄貔:财神的味道》这部电影的来历,不足数小时的简单照面,专业出品人认真的态度令人印象深刻。他对于动画电影产业链的分析,对于“动画电影是一个作品、产品、商品”的见解,多元又深刻,融入了很多经验积淀上的思考。

听坊间传言,2018年,高瓴资本之所以会领投了天空之城的A轮融资,就是因为高瓴资本创始人张磊觉得,路伟遇到电影,是找到了他自己人生追求的归宿。天空之城影业因此成为高瓴资本投资的唯一一家电影公司。

因为热爱,所以有归属感,所以路伟才能把短期生意当作事业来做,创作看远景,投资看长线,才会拥有创造现象级成就的可能性。

路伟说,商业电影的本质是一门生意。从这角度来讲,电影行业和其他行业一样,并没有什么本质区别。电影不一样的,是把文学、艺术、技术、商业能力杂糅在一起的行当。“出品人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找人、找钱、找朋友,把作品变成产品,把产品变成商品。出品人是个集‘产品、作品、商品’于一体的‘三品大员’。电影是个高风险的行业,没有商业上的成功,未来就很可能没有做新电影的机会了。”

2

结果的不同可能源于三万小时与一万小时的区别”

7月份,南都记者又跟路伟约了专访,采访时间几经更改,这段时间他正忙着在大湾区组建一个新机构,聚焦于IP衍生潮品业务的厂牌。

20年前,初涉电影投资时,他第一个项目就是中国第一部三维动画电影《魔比斯环》,通过这个项目,他把好莱坞的数字电影行业的未来发展做了个深度的研究。2015年他通过“电影众筹”的模式出品了《大圣归来》和《喜马拉雅天梯》,这几个项目的底层逻辑都是和他的金融背景有关。

“这里面没什么玄学,在同等的条件下,在一件事情上,一个做了三万小时的人与一个做了一万小时的人相比,结果有些不同是正常的。”路伟总结道,“动画电影的生意本质上是一个多元复利的生意,不仅仅是票房的生意,这一点很多人并没有看到。”

3

未来我们把电影的产业中心放在大湾区” 

“电影是一门不容易做好的生意”,路伟说,电影是个偏主观的行当,想要做好太难了。

在路伟看来,中国动画电影市场非常大,“供给远远小于需求”,作品的供应量不足,优质作品的供应量更少。这个问题的底层原因是投资不足,更深层原因是有产业经验的投资人不足。而动画电影成本又普遍偏高,动辄上亿元的投资让很多电影公司望而却步。一部动画电影的预算在很多人眼里可以拍好几部文艺片或商业类型片,把鸡蛋放在不同的篮子里,是一类人的投资逻辑。我不是,我是All in。”

微信图片_20230713122634.png

虽然做动画电影并不容易,但动画电影衍生产业链是个好生意,又是业内公认的事实。

“我相信市场,我相信市场经济。中国动画电影观众可能是全球最好的观众,他们支持国漫、包容国漫,他们知道我们传统的文化优势,也理解我们眼前的技术局限。我们把内容做好,让电影值回票价;我们把潮品做好,除了满足功能价值,还能为粉丝提供情绪价值。”

做《大圣归来》时,天空之城团队发明了“自来水”这个正能量粉丝的代名词。做《冈仁波齐》时,他们又把读书人、行路人拉到电影院做了一次集体的心灵SPA。在寻找目标观众和提供情绪价值方面,天空之城团队一直在低调潜行,“社会在变,情绪在变,唯一不变的是我们的追求,就是一直创作能够‘温暖世道人心的电影’。”

这段时间,路伟一直从北京往返广州、深圳、东莞等地,探访这里的IP供应链工厂,希望“从内容IP产业化的角度,做出我们这个领域的一个小小里程碑。”

南都娱乐×路伟

好的文学作品、好的电影剧本,其背后都是文化”

南都娱乐:为什么会选择电影这个行业?

路伟:人不管做什么,一定要选择一个自己能长期坚持的事情,最好是能做一辈子的。我学了四年金融、做了四年金融,金融带给了我很多启发,特别是看问题的方式和维度。金融的本质是服务,电影的本质是作品,相对来讲我更喜欢从事有创造感的工作。金融从业的尽头是企业家,电影从业的尽头是艺术家,我喜欢艺术多过喜欢商业。

所以我更希望这个行业能够健康、有道德地往前发展。少做急功近利的事,要有延迟满足的心态。无论当下还是未来,我们都愿意做一个电影产业的价值创造者和分享者,不愿意做一个价值转移者。

南都娱乐:除了排片规则制约外,动画电影上座率不够高,还有其他原因吗?

路伟:电影不够好啊,就是没办法把观众吸引到电影院里来。中国的电影院其实可以算是全世界最好的电影院了,但是我们生产的高质量作品太少了,我们票价又很贵。如果票价能够降低一半,可能未来会有更多人走进电影院,长期来看,电影市场也会更好一点。

微信图片_20230713122634_2.png

南都娱乐:如果想要做一部好电影,需要从哪里下手?

路伟:好的故事好的演员,再有一个就是比较恰当的发行方式。做一部好电影,首先要创作出一个好产品,然后卖出去变成一个好商品,但是这两个环节都很缺关键人。

南都娱乐:在人才稀少、培养难度大的现状下,如何平衡选人和制作?

路伟:做电影没有折中,只有极致。要好的故事、好的美术、好的导演甚至好的投资人。现在每个行业发展都很难,电影只是其中一个相对更难的,但是我们没有必要给它上价值、上情怀,在时代面前,每个行业都一样。

南都娱乐:虽然聊到电影时,你没有谈情怀,也没有讲太多豪言壮语,那么到底是什么力量支撑你在这个领域精垂发展?

路伟:做什么都是做,与其换个行当不如继续做这个,它就是一份工作、一份职业。找到一个自己喜欢的,坚持下来就是最重要的,不喜欢才是煎熬。

很多人到目前为止还在研究套路,研究所谓的“成功的公式”,我不喜欢套路,我喜欢改造套路,爆款都是不走寻常路的。好莱坞电影在国内市场曾经很领先,但现在他们被自己套路了。中国观众是很厉害的,当大家意识到你老是换汤不换药的时候,他们就会放弃你。

回到电影本身,电影的核心还是人物,现在都在看桥段怎么样、起承转合怎么样,拼的都是聪明劲儿,很少拼文化和智慧。中国人看人,首先看的是这个人做过什么事儿,这是我们的文化背景。如果这个事儿没有建设人、没有提供足够的信息、没有和观众建立情感的关联,那是很可悲的事情。好的文学作品、好的电影剧本,其背后都是文化。

采写:南都记者 吴凤思 实习生 谢心月

图片:受访者提供

编辑:刘芳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粤电影 粤精彩
粤港澳大湾区动画电影高质量发展论坛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