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年台风大数据告诉你,“泰利”有什么特点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大数据研究院
原创2023-07-17 19:28

7月15日8时,今年第4号台风“泰利(Talim)”在我国南海东部海域生成,并向西偏北方向移动。据@广东天气 消息,“泰利”已于7月17日22时20分前后在湛江市南三岛沿海登陆,成为今年首个登陆我国的台风。

南都大数据研究院梳理历年登陆我国的台风数据发现,今年“初台”较常年偏晚20天;2008年4月18日的“浣熊(Neoguri)”是1949年以来最早“初台”;广东最受台风“青睐”,平均每年有近4次热带气旋登陆。

“初台”姗姗来迟:

今年较常年偏晚20天

据@广东天气 消息,7月17日22时20分前后,今年第4号台风“泰利”在湛江市南三岛沿海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13级,达到38米每秒的风速,成为今年首个登陆我国的台风。

当年首个登陆我国的台风一般称为“初台”。据中央气象台统计,“初台”登陆我国常年(1991-2020年)平均日期为6月27日,按照“泰利”的登陆时间7月17日来看,偏晚20天左右。

虽然今年“初台”登陆我国时间偏晚,但并不具有极端性。统计数据显示,1991年以来,大部分“初台”登陆时间集中在6-7月,最晚“初台”是1997年8月2日在香港登陆的“Victor”。

2008年4月18日在海南文昌登陆的“浣熊(Neoguri)”是最早“初台”,性急的它于当年4月15日在南海南部海面上生成,4月18日22时30分登陆海南文昌,4月19日14时以热带低压强度再次登陆广东阳江后,在广东境内减弱消失。

微信图片_20230717181419.jpg

气象专家分析称,今年登陆我国“初台”偏晚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前期西太平洋副高持续强度偏强,面积偏大,西伸脊点偏西,导致在台风生成源地附近盛行下沉运动,对流活动少,导致生成台风少。

统计数据还显示,“初台”一般在低纬度沿海地区登陆,最常登陆地为广东、海南以及台湾。

此外,我国“初台”的平均登陆强度为28.5m/s。虽然“初台”大部分以热带风暴或强热带风暴级别登陆,但2016年的“初台”“尼伯特(Nepartak)”曾以超强台风级的强度登陆台湾,给台湾以及粤东等地带来狂风暴雨,造成严重灾害。

最“懒”台风:

2004年12月4日登陆

中央气象台多项统计数据均显示,今年已生成的台风表现不算特殊。1949年以来,登陆我国台风数量最多的一年是1971年,共有12个台风登陆;数量最少的则是1950年,仅有2个台风登陆我国。

如果统计最晚登陆的台风,当数2004年的“南玛都(Nanmadol)”,其于当年11月29日才在西北太平洋洋面上生成,12月4日7时30分登陆台湾屏东,之后在台湾以东洋面减弱消失。

若从登陆强度来统计,2014年的“威马逊(Rammasun)”堪称“风王”。其于当年7月12日在西北太平洋洋面上生成,7月15日登陆菲律宾中部,7月17日夜间在南海北部加强为超强台风级,先后于7月18日15时30分、7月18日19时30分、7月19日7时10分登陆我国海南文昌、广东徐闻、广西防城港,造成巨大破坏。

降水量来看,2009年的“莫拉克(Morakot)”是过程降水量最大的台风。其于当年8月7日登陆台湾花莲,登陆后移速突然减慢,在西南季风、台湾特殊地形和双台风效应共同作用下,台湾中南部出现极端强降水,其中8月5日1时至8月10日24时阿里山6天累计降水量高达3059.5毫米。

风速来看,1961年的“Betty”曾在台湾兰屿测得74.7m/s的10分钟平均风速,在我国台风单站平均风速历史极值表上占据榜首。

微信图片_20230717181732.jpg

广东最受台风“青睐”

74年热带气旋登陆273

台风属于热带气旋的一种。热带气旋是发生在热带或亚热带洋面上的低压涡旋。我国把西北太平洋的热带气旋按其底层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风力(风速)大小划分为热带低压、热带风暴、强热带风暴、台风、强台风和超强台风六个等级。

据中国气象局热带气旋资料中心公开数据,自1949年以来,共计有664个热带气旋在我国登陆881次。北至辽宁,南达海南,均能“捕捉”到热带气旋身影。其中,广东平均每年遭遇约3.7次热带气旋登陆,是最受“青睐”的登陆地区。

微信图片_20230717181408.jpg

具体来看,大部分热带气旋登陆广东时强度在热带风暴至强热带风暴级之间,仅有2014年的“威马逊(Rammasun)”和2015年的“彩虹(Mujigae)”以超强台风级登陆广东,具体登陆地均为湛江。

微信图片_20230717181413.jpg

湛江为广东之首

1991以来27个台风登陆

统计数据显示,1991年以来,平均每年有约6.9个台风登陆我国,其中约四成曾在广东登陆。具体到广东各地市,则以湛江居首。1991年以来,已有27个台风曾登陆湛江地区。

微信图片_20230717181427.jpg

2023年以来,西北太平洋和南海共生成4个台风,截至7月15日,生成台风个数较常年同期偏少1.3个;其中,上半年(1-6月)总共有3个台风生成,较常年同期偏少1个,登陆我国的台风较历史同期偏少1.4个。气象专家表示,虽然今年生成和登陆台风个数均偏少,但在标准差范围之内,并不算特殊。

据国家气候中心预计,今年7月下旬,副热带高压北抬后,热带气旋活动会迎来活跃期。盛夏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热带气旋生成数为6-9个(常年同期为9.4个),其中有3-5个登陆我国(常年同期为4.2个)。盛夏热带气旋活动路径以西行和西北行为主,可能影响我国华南和东南沿海地区。

微信图片_20230717181423.jpg

台风命名有何规律?

2000年以来已有4个“泰利”

其实,“泰利”作为台风名字并不是第一次出现,2000年以来已经出现过4个“泰利”。 

1997年,世界气象组织(简称WMO)台风委员会决定规范台风的命名,其中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的热带气旋采用具有亚洲风格的名字命名,并决定于从2000年1月1日起开始使用新的命名方法。

命名方法是:由亚太地区的14个成员国和地区各提供10个名字(共140个名字)制定一个命名表,然后按顺序循环重复使用。当某个台风造成了重大的灾害或人员伤亡而声名狼藉,将被从命名表中删去不再使用,并增补其他名字替换。

按照平均每年26个热带气旋,大概5到6年,同一个命名会重复出现。 “泰利”是菲律宾提供的10个名字之一,英文名为Talim,是尖锐及锋利的意思。

统计数据显示,2000年以来,已先后出现了4个名为“泰利”的台风,具体分别出现在2005年、2012年、2017年和2023年。 其中,2005年第13号台风“泰利”登陆我国台湾后,于9月1日再次登陆福建莆田,登陆强度为12级(台风级)。 


出品:南都大数据研究院

数据采集分析:李伟锋 实习生 谢文迪

制图:张许君

数据来源:中央气象台、中国气象局热带气旋资料中心、国家气象中心台风与海洋气象预报中心、台风论坛、微博@广东天气 等

编辑:李伟锋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关注台风“泰利”

3
对这篇文章有想法?跟我聊聊吧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