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治理关乎城市可持续发展。东莞作为全国第十五个“双万”城市,如何实现千万人口与城市的共生共荣,如何通过城市治理激发东莞竞争力,向更高峰攀登?
即日起,南方都市报东莞新闻部推出《东莞之治·深调研》栏目,聚焦东莞经济、社会、民生等领域的问题,搭建群众与政府沟通的桥梁,反映群众心声用好群众智慧,为东莞城市发展建言献策,为东莞打造“中国之治”城市范例和样本,贡献智库媒体力量。
本期《东莞之治·深调研》,南都聚焦东莞共享单车治理。自2017年进入东莞以来,共享单车因“野蛮生长”“盲目投放”“无序停放”“粗放管理”等乱象衍生出系列问题,给东莞的城市管理工作带来不小压力,每年财政部门还要投入专项资金对共享单车“坟场”进行管理。东莞共享单车的治理将走向何方?
昨日(7月17日),《东莞市互联网租赁自行车管理办法》正式实施,多项措施出炉,东莞对共享单车的治理走向“控制规模”。新办法出炉能否解决沉疴多年的“顽疾”,企业和城管、交通等部门将如何落实?
连日来,南都记者走访调查共享单车各类乱象,值此新办法实施的时机,发挥媒体力量,搭建沟通渠道,寻找社会管理“共管共治”密匙,努力让共享单车的核心回归共享文明的初心。
共享单车无序停放衍生的城市管理难题,该如何破解?
出台政策明确对企业违规进行处罚,明确城市内共享单车适宜规模,借力科技入栏结算……广州、深圳、珠海等城市已经先行先试,总结出多种行之有效的办法。在东莞,政府相关部门和共享单车企业也采取“增加电子围栏”等多种措施,共享单车在范围外无法租还车辆,对在停车点以外的车辆收取调度费等。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政协委员、专家学者表示,只要停放点密度设置合理,管理更人性化,就能在解决城市痛点和方便市民出行上找到平衡。
东莞共享单车“坟场”。
东莞市政协常委谭福龙:
治理共享单车“坟场”
建议对企业收取停放费用
“小区绿化带、一些商业集中的地方,比如鸿福路沿线的海德广场、第一国际等地方,经常可以看到乱停乱放的共享单车。”东莞市政协常委、民建东莞市委会副主委、广州金鹏(东莞)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律师谭福龙早在2018年东莞市两会就曾提出《关于规范限制城市共享单车投放运行的建议》的提案。
早前,谭福龙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共享单车的商家投放数量太多,相关行政管理却没有跟上,这是导致共享单车乱停乱放最大的弊病。
“2018年,我们就建议东莞尽快出台共享单车管理标准与规范条例,明确政府、企业和市民的责任和义务,这个新规(《东莞市互联网租赁自行车管理办法》)可以说是千呼万唤始出来。”谭福龙说。新规进一步明确了政府各职能部门对于共享单车管理的职权分工和对于共享单车乱象的查处依据,对于企业不愿处置的车辆,镇(街)、园区也可以采取清理措施。
谭福龙称,新规出台后,有了执法依据,政府各职能部门应进一步加强对共享单车企业的引导和管理。他建议,针对共享单车超量投放等乱象,可以建立政府、企业、社会三方协同创新治理的管理模式,共管共治。相关部门可以约谈单车企业,要求其根据需求及时调整投放量、转运饱和车辆,对乱停乱放、违规投放、破损废弃的共享单车予以清理或回收。
对于共享单车“坟场”,他表示,大量自行车长期堆放,占用公共资源,政府部门可以考虑对相关企业收取停放的费用。
谭福龙还建议,相关部门还可以增划、补划非机动车停放车位,撤销个别路段可有可无的点位,坚决撤销未经批准而擅自设置的点位;快速清理整改投放过量、混乱不堪的点位,快速清理整改与其他非机动车辆争位的点位。执法人员还应加强巡查整治,对使用者随意停放共享单车行为进行教育,引导市民规范停放;同时,加大对文明骑行、文明停放良好习惯的宣传力度等。
东莞共享单车“坟场”。
城市点击
广州:明确城市共享单车适宜规模
如何控制共享单车在城市内的投放规模?南都记者梳理公开资料发现,广深对于共享单车在市内投放的规模和数量都有明确的预估。其中,广州更是将共享单车投放从超过100万辆控制到65万辆以下。
媒体报道显示,在共享单车初入广州无序投放的巅峰时期,广州的共享单车投放总量超过100万辆,既挤占抢夺有限的停放场地资源,也引发运维不及时导致车辆大量淤积的情况。
因此,在2019年6月广州中心六区共享单车企业准入实行公开招标时,投放总量以配额的形式确定下来,确定总量为40万辆。
2022年3月启动新一轮公开招标前,广州重新对全市共享单车的适宜总量做了评估,确定2022年至2025年期间,广州全市互联网租赁自行车适宜规模为45万-65万辆,中心六区互联网租赁自行车适宜规模为30万-40万辆。
就在今年7月3日,深圳联合产权交易所官网也挂出《深圳市互联网租赁自行车经营者及车辆投放数额招标公告》,拟以公开招标形式投放深圳(不含深汕合作区)10区的互联网租赁自行车运营配额45万辆,经营权有效期为三年。
深圳:出台政策,明确对企业违规的处罚
南都记者梳理发现,广州、深圳等地很早就出台了针对共享单车管理的相应规定,都明确规定了对企业的罚款和违规车辆的处置。部分城市的规定、方案还经过多轮更新。
每一千辆共享单车企业配备的维护人员不得少于5个;将违规停放车辆纳入深圳“数字城管”平台统一处理;城管可根据相关规定对企业罚款并没收车辆……2017年,深圳市交委、市城管局、市公安交警局三个部门联合印发《深圳市互联网租赁自行车规范管理整治行动实施方案》,该方案在当时也被媒体称为“史上最严的共享单车整治方案”。
2021年,深圳又出台实施了《深圳经济特区互联网租赁自行车管理若干规定》,规定明确了互联网租赁自行车行业管理的主要核心问题,包括总量控制、停放管理、扣押及处置违法车辆等。
2020年11月,《广州市互联网租赁自行车管理办法》出台,办法提到,由城市管理综合执法部门负责指导互联网租赁自行车按照城市容貌标准停放,查处影响市容环境的违法停放行为。
珠海 入栏结算,借力北斗定位防范乱停放
共享单车方便了市民出行“最后一公里”,但随意乱停放也给城市带来治理上的痛点。如今,走在珠海市香洲区的大街小巷,随处可见共享单车整齐划一地停在划定的“格子”里。
共享单车停放突然“变乖”的原因,正是当地城管牵头联合多方共管共治。2021年6月8日,珠海香洲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印发了《香洲区更换高精度共享单车实施方案》,决定全面更换高精度单车,借力北斗定位技术解决共享单车乱停放的问题。
2021年下半年,珠海香洲区实现了100%共享单车搭载北斗定位系统,并试行“入栏结算”。
按现有停车点位设置,用户基本能在100米范围内轻松找到停放点位。2022年8月1日起全面启用这一功能。
珠海此举并非“首创”。在广东省,2020年深圳率先在个别区利用北斗技术试点共享单车“入栏结算”,2021年10月在全市推广。数据显示,深圳共享单车“入栏率”从试点初期的77%到目前已上升为99%。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教授李树杰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共享单车“入栏结算”利用北斗系统精准定位及电子围栏技术,有效解决了单车乱停放带来的城市痛点,先后在北京、深圳、珠海等城市试行效果显著。事实证明,从技术上讲,精准定位和电子围栏技术上现在都不是问题,只要设置的停放点密度合理,管理更人性化,就能在解决城市痛点和方便市民出行上找到平衡。
监制:戎明昌 刘江涛
策划:刘岸然 谢江涛
统筹:何永华 梁锦弟
执行统筹:莫晓东
采写:南都记者莫晓东 唐国轩 田玲玲 曾奕静 实习生 伦健聪 吴宝怡 仲伟帅 刘宇晨
摄影:南都记者 刘媚
南都东莞新闻出品
编辑:唐国轩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东莞之治·深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