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海珠湿地获授“世界最佳自然保护地”,全球仅61处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广州
原创2023-07-19 20:13

近日,2023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在贵州省贵阳市举行,来自海内外的嘉宾围绕“共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推进绿色低碳发展”主题,共商生态文明建设。本次论坛公布了中国入选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IUCN绿色名录》的13个自然保护地,并举行授牌仪式,广州海珠国家湿地公园(以下简称“海珠湿地”)赫然在列,成为全国首个入选IUCN绿色名录的国家湿地公园。

01 2023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 会议现场.jpg

2023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会议现场

据了解,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是我国唯一以生态文明为主题的国家级国际性论坛,自2009年举办以来,长期致力于推动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传播与实践探索,已经成为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国际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也是世界了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窗口。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是世界上规模最大、历史最悠久、在自然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领域享誉盛名的国际组织。其公布的《IUCN绿色名录》是按照全球适用的严格标准对“管理有效、治理公平、对人类和自然产生长期积极影响”的自然保护地进行认证,以促进自然保地生物多样性保护为目标而制定的全球计划。目前,全球共有61处入选绿色名录世界最佳自然保护地,其中有13处位于我国。

02 世界最佳自然保护地 牌匾.jpg

“世界最佳自然保护地”牌匾

海珠湿地占地16500亩,总面积相当于3个纽约中央公园,是全国唯一一个位于超大城市中轴线上的国家湿地公园,被誉为“广州绿心”海珠湿地获此殊荣,是对其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果的肯定和认可,更是对海珠湿地可持续发展的鞭策与鼓励,与有荣焉。

2019年,广州市园林建设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州园建”)作为海珠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修复工程的施工单位,因地制宜地开展一系列湿地修复与保护措施,运用7种新工艺,完成了对海珠湖鸟岛、海珠湿地二期垛基果林、南门景观设施提升等重点区域的保育修复。

在工程养护期间,广州园建强化湿地生态要素、建设宜居湿地生态,引得各种生物在此栖息繁育,生物多样性得到显著提升,并在修复的垛基果林中发现两个世界新物种,这是湿地生态修复的良好成果,也是工程质量优良的有力证明。

ff5fb34e2c436a2ded6e718fe2e2a53.png

湿地二期鸟瞰

72ab152ca8861d9ad90d0105ed5eb22.png

海珠湖观鸟栈道

近年来,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已经成为国家的重大发展战略。广州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加快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作为“城市生态守护者”,海珠湿地始终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充分发挥国际重要湿地生态资源优势,赋能环海珠湿地价值圈,为花城呈现出一幅湿地与城市互生共荣,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丽图景。

 

南都广州新闻部出品

采写:南都记者 代国辉

编辑:代国辉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3